清代前期,分布与散落在南北各地的皇家行宫、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等建筑群体,是清代帝后、士绅大贾们进行政治巡幸、消暇与居住生活等活动时的居止场所。同时,这些建筑群体的不同风格、气势、构建与独具魅力,也是清人在居住生活中,等级性、宗教性、炫耀性诸特点的真实反映,更是清代帝王居住文化与民间居住文化、世俗建筑文化与宗教建筑文化、北方园(苑)囿文化与江南园林文化、汉族建筑文化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中国建筑文化与外国建筑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生动体现。诚然,这些建筑艺术本身,也是清代多彩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
清前期,风格独具的皇家行宫与园(苑)林,其最著称者为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盛京行宫、扬州行宫;西苑、南苑、圆明园、绮春园、畅春园等。它们是历朝帝后外出巡游、围猎、祭祀或避暑、赐宴、赏赍、召见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头人所居用的宫苑建筑群落。
(一)热河行宫(避暑山庄)苑林
热河行宫亦名承德避暑山庄、承德离宫。它是清代皇帝与帝后避暑、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地方。山庄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始建,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步建成。乾隆时期又进行过大规模的改造与扩建。先后经过80余年,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最后将主要工程完成。行宫总面积为560万平方公尺,周围修有“虎皮墙”,墙随山势起伏,长达10公里。宫内殿阁楼台,星罗棋布,共有各式建筑百余处。从行宫内部的布局看,大体可区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在整个行宫(山庄)的南部,是清代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四组宫殿建筑。其中,“正宫”中的“澹泊敬诚”殿是山庄的主殿,皇帝过生日,正式接见文武大臣、国内少数民族王公贵族以及外国使节等大典,均在此殿举行。“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宫,嘉庆帝就病逝于此。寝宫东西各有一个小院,与寝宫有侧门相通,称为东、西所,是皇帝的后妃居住的地方。清前期,热河行宫初步建成之后,康熙皇帝与乾隆帝,几乎每年来此地避暑,处理政务。一般是每年五月来,九、十月返回京师。他们每次来承德,都带领大批军队围猎比武,如在木兰围场举行“木兰秋弥”,或“秋弥大典”,同时指令蒙古王公贵族轮班陪同打猎。木兰秋弥期间,清帝在围场随时宴赏随围蒙古王公,颁赏缎匹、布匹、白银等物品,组织摔跤、骑射、赛马等活动。清代前期边疆的许多重大问题,均在此处理。苑景区在山庄北面,包括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湖区是行宫风景区中心。湖沼总称塞湖,被洲、岛、桥、堤分割为澄湖、长湖、如意湖、银湖和镜湖等几部分,主要建筑有水心榭、“月色江声”、如意洲、烟雨楼和金山等。湖区东北角有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自东向西有“甫田丛樾”、“莺啭乔木”、“濠濮间想”、“水流云住”四亭和万树园、试马埭、永佑寺塔等建筑;西部有仿浙江“天一阁”建筑的“文津阁”。山区在行宫西北部,约占行宫面积的五分之四,松云峡、梨树峪、榛子峪、西峪等奇峡幽谷,清雅幽静。“四面云山”、“锤峰落照”、“南山积雪”几个观景亭坐落在山峰之巅。“行宫”宫苑依山面水,群峦起伏,草木葱茏,湖沼洲岛星罗棋布,宫殿亭榭掩映其中。三十六景各放异彩,广采我国南北方园林建筑布局与艺术风格,使行宫成为八方胜迹缩影,与山庄外巍峨雄峙的外八庙构成一个宽广辽阔、风韵独具的清代皇家园林区。
避暑山庄烟雨楼
(二)盛京行宫苑林
盛京“行宫之建,在未入关以前,屋不宏敞,约百余间,四重四厢而已,一曰大清门,二曰崇政殿,三曰凤凰楼,四曰清宁宫。”“行宫藏有古物,皆在翔凤、飞龙二阁,翔凤藏珠宝服饰,飞龙藏皮羊鼎盘,别有瓷器库,藏古名瓷。翔凤阁有高宗(指乾隆帝)佩刀两柄,约长尺许,柄以金刚石为之,长四寸许,套以金饰之,光彩夺目,又有朝珠、珍珠、龙袍、盔、瓶、文具、大刀、铜器等物。”[39]
(三)扬州行宫苑林
乾隆皇帝一生六次南巡,“驾幸”扬州,并要商人们出资为他建造皇家行宫园林,作为巡幸时休憩游乐之所。扬州行宫皇家园林合计建造宫殿楼廊5154间;亭台196座。行宫里面的古玩珍宝、花木竹石不可胜数。平山堂行宫中本无梅花,乾隆帝首次南巡时,盐商们耗银植梅万株,专供皇上观赏。
(四)南苑园林
南苑“在京城南,为元时南海子故址,亦名飞放泊,广百余里,国初(指清初)作东西二宫,有珍禽异兽,奇花佳果。乾隆以后,谒陵回跸,辄于此行春蒐之典。晾鹰台在苑之迤南,蒐毕,命虎枪营人员殪虎于此。乾隆时孝圣后、道光时孝和后皆尝一幸南苑。”[40]
(五)圆明园苑林
圆明园“在挂甲屯北,距畅春园里许,园为世宗(即雍正帝)居藩邸时赐园。康熙己丑(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高宗(即乾隆帝)六巡江浙,罗列天下名胜点缀于园,其中四十景俱仿各处胜地为之,万几余暇,题为《四十景图咏》,命词臣校录刊之,颁赐王公大臣。园有门十八……为闸三:西南为一空进水闸,东北为五空水闸,为一空出水闸。园水发源玉泉山,同西马庙入进水闸,支流派衍至园内日天琳宇、柳浪闻莺诸处之响水口,水势遂分,西北高而东南低,五空出水闸在明春门北,一空出水闸在蕊珠宫北,水出苑墙,经长春园出七空闸,东入清河。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门前河形如月,中驾石桥三,其水自西来东注如意门闸口,会东园各河而出。”[41]
(六)绮春园苑林
清代,皇家园林绮春园“在圆明园东,有复道相属,仁宗(即嘉庆帝)三女庄敬公主厘降时,赐于此。公主薨,额驸索特那木多尔济照例缴进,又以成哲亲王寓园西爽村均并入绮春园中。道光时,宣宗(即道光帝)尊养孝和后于绮春园”[42]。
此外,清代京西的御园皇家苑林中,有所谓三山最著称,一为“清漪园,以瓮山得名,后因孝钦后(指慈禧太后)办六旬万寿,改名万寿山,就其址修颐和园”。二为静明园,“以玉泉山得名,当年园林分十六景”。三为“静宜园,以香山得名,有二十八景”。它们自“乾隆以来,皆为游幸之所”[43]。
二、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
清代前期,京师与江南地区的独具魅力、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多属贵族、官僚、地主、富商大贾、士绅们所有。这些园林,构建不同,建筑风格与气势亦各异。
(一)清代京师的私家园林
清代京师的私家园林中,最著称者有京师城内及郊外的勺园、尺五庄、怡园、万柳堂、三贝子花园等。在京师的私家园林中,“道光以前,京师西北隅近海淀有勺园,明末万钟所建,结构幽邃,后来改集贤院,为六曹卿二寓直之所。右安门外有尺五庄,为祖氏园亭,清池一泓,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又名小有余芳,春夏间,时有游人宴赏。其南王氏园亭,颇爽垲,多池馆林木之盛,嘉庆辛酉(嘉庆六年,1801年),为水所冲圮,明保得之,力为构葺,缮未终而明遽卒,池馆半委于荒烟蔓草中矣。”[44]
怡园私家园林。清代前期,“京师北半截胡同潼川会馆南院有石山,曲折有致,昔与绳匠胡同(后名丞相)毗连,为明严嵩父子别墅,北名听雨楼,世蕃所居,南名七间楼,嵩所居也。康熙间,相国王熙就七间楼遗址构怡园,中饶花木池台之胜,其听雨楼遗址则归查氏,诸名士文酒流连无虚日,不及百年,池塘平,高台摧,地则析为民局面,鞠为茂草,仅余荒石数堆,供人家点缀,潼川会馆之石山即东楼故物也。”[45]
(二)清代江南的私家名苑
清前期,除京师外,扬州、苏州、杭州、上海、桐城、桂林,以及松江、嘉兴二府,都是当时江南园林荟萃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有:江南金陵(南京)的随园、薛庐、胡园、又来园、韬园;苏州的拙政园、绣谷园;上海的昧莼园(亦名张园)、愚园、西园、徐园、扆虹园、东园、西园;扬州的大虹园、洁园、王洗马园、卞园、圆园、贺园、冶春园、南园、郑御史园、篠园(此为清初“八大名园”),片石山房、个园、寄啸山庄、小盘谷、逸圃、余园、怡庐、蔚圃等;安徽桐城的逸园;桂林的李园等。这些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建造的私家园林,其主人多系王公贵胄之家,或退隐官僚、文士,或盐商巨贾。这些名苑园林精美雅致,山石竹木,别有情趣。
苏州留园小鸟凉亭
2.胡园私家园林 胡园又名愚园,“在江宁城中凤凰台花盝冈之东南,为胡煦斋太守所筑。中汇大池,周以竹,因高就下,置亭馆数十所,地极幽僻,树木扶疏,正门内亦有竹。历房廊至正厅,厅三楹,厅后叠石为小山,据地不及亩许,而曲折回环,出人意表,且有亭台可憩。假山尽处为亭轩,曲折尽致,仍达于正厅之后,厅旁有室曰水石轩,厅外有隙地,陈列盆景,护以石栏,栏外有方塘,曰秋水。石栏之西通一小径,绕塘蜿蜒,循径左有一水榭,右为菊山,山巅有合抱之古松,数百年物也。松旁有古石矗立,相传为六朝遗迹。山之背,竹篱茅舍,鸡犬桑麻,名曰城市山林。循菊山而南,水中有舟亭,迤东有家祠,曰栖云阁。再东有海棠春睡轩,牖外芭蕉数本,又有鹿栅一、孔雀栏一。稍南竹深处有小屋数椽,曰竹坞。”[47]
3.绣谷园私家名园 清代,苏州阊门内有私家名园绣谷园,“嘉庆中,为福州叶晓崖河帅所得,后归谢椒石观察,又后归王竹屿都转。此园在国初(即清初)为蒋氏旧业,偶于土中掘得绣谷二大字分书,遂以名其园,园中亭榭无多,而位置极有法,相传为王石谷所修。康熙己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尤西堂、朱竹垞、张匠门、惠天牧、徐征斋、蒋仙根诸名流曾于此作送春会,王石谷、杨子鹤为之图,时沈归愚尚书年才二十七,居末座。乾隆己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有作后己卯送春会者,则以沈为首座矣。先是,蒋氏将售是宅,犹豫未决,卜于乩笔,判一联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不解其义。迨归叶氏,而上语应,后叶氏转售与谢氏,谢又转售于王氏,而对语亦应。一宅之迁流,悉有定数,亦奇矣哉。”[48]
4.片石山房私家林苑 片石山房私家林苑,又名“双槐园”,是清代扬州著名园林之一。据《履园丛话》卷二十载:“扬州新城花园巷,又有片石山房者。二厅之后,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其地系吴氏旧宅。”
5.个园私家江南名苑 个园是清代扬州的著名私家江南名苑,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盐商两淮总商黄庆泰(至筠,别号个园)所筑。据清人刘凤浩所著《个园记》称:该“园系就寿芝园旧址重筑”。园内植竹万竿,清风徐至,万竿摇碧,流水湾珠,恰似“人间仙境”。
此外,个园还以假山堆叠的精巧而出名,园内假山以石斗奇,采取分峰用石的手法,号称“四季假山”。它在堆叠时,体现出如下的画理:即所谓“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同时,亦有新的艺术情趣与意境。
注释
[1] 本节在撰写过程中,曾参考《中华文明史》第9卷(清代前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杨伯达:《清代院画》(紫禁城出版社,1993)二书的部分内容,谨此致谢。
[2] 本节在撰写时,曾参考《中华文明史》第9卷(清代前期)中部分内容,谨此致谢。
[3] 《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
[4] 同上。
[5] 同上。
[6] 《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
[7] 同上。
[8] 《律吕正义后编》卷五十八。
[9] 《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
[10] 《律吕正义后编》卷五十八。
[11] 同上。
[12] 同上。
[13] 《律吕正义后编》卷五十八。
[14] 同上。
[15] 《律吕正义后编》卷五十八。
[16] 同上。
[17] 本节在撰写过程中,曾参考杨应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中华文明史》第9卷(清代前期)二书的有关内容,谨致谢忱。
[18] 《清代北京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19] 同上。
[20] 同上。
[21] 《清代北京竹枝词》。
[22]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23] 《清代北京竹枝词》。
[24] 同上。
[25] 同上。
[26] 《清代北京竹枝词》。
[27] 《北京风俗杂咏》,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28] 《清代北京竹枝词》。
[29] 《清代北京竹枝词》。
[30] 《清代北京竹枝词》。
[31] 参见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2]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
[33] 参见刘如仲、苗学孟:《清代台湾高山族社会生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34] 参见《中华文明史》第9卷(清代前期)有关内容。
[35] 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6] 同上。
[37] 焦循:《花部农谭》。
[38] 参见周妙中:《清代戏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39] 《清稗类钞》第2册,“宫苑类”,“奉天行宫”。
[40] 《清稗类钞》第2册,“宫苑类”,“南苑”。
[41] 《清稗类钞》第l册,“宫苑类”,“圆明园”。
[42] 《清稗类钞》第1册,“宫苑类”,“绮春园”。
[43]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44] 《清稗类钞》第1册,“园林类”,“勺园”。
[45] 《清稗类钞》第1册,“园林类”,“怡园”。
[46] 《清稗类钞》第1册,“园林类”,“隋园”。
[47] 《清稗类钞》第1册,“园林类”,“胡园”。
[48] 《清稗类钞》第1册,“园林类”,“绣谷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