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史:清前期卷 08绪言(1 / 1)

清朝是由满族贵族联合汉族地主阶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建立的封建王朝,封建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清朝前期又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晚期,面临着向近代社会的转折,暴露出更多的衰败景象。清前期还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尽管满族贵族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但是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融合还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满族贵族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在思想文化方面,既实行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又迭兴文字狱。这一切,都使得清前期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和以往封建社会不同的特点。

清前期的历史开始于顺治元年(1644年),结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总计197年。从政权的兴衰考虑,清前期历史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建立并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第二阶段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朝走向盛世。第三阶段从乾隆三十九年到道光二十年,清朝统治由盛转衰。

清前期第一阶段的历史,主要内容是在满族贵族民族压迫政策下,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以及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统一台湾。此外,就是清朝统治者民族政策的缓和。

清军入关后,以武力进击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和陆续建立的南明各政权。在用武力统一全国过程中,清军对敢于抵抗以及不降服的汉族军民采取屠杀政策,强迫他们剃发易服。不仅如此,满族贵族入关以后,还多次大规模圈地,用汉人土地满足旗人的需要。与此同时,又用投充、掳掠、赏赐等办法把大量汉人变成满族贵族的奴隶。这种野蛮的民族压迫理所当然地遭到广大汉族军民的反抗。参加抗清斗争的,既有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及其余部,又有南明王朝各个政权,还有郑成功的抗清武装,以及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力量等。从顺治元年开始,到康熙三年(1664年)结束,这场广泛的抗清运动长达20年之久。农民军的抗清斗争成为整个抵抗力量的中坚。农民军余部和南明各政权的联合抗清,还多次形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抗清斗争最终失败了。史可法、李定国等抗清英雄,为后人所景仰,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意义更加深远。

平定三藩之乱是这阶段清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三藩即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和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在镇压了农民军和南明各政权的抵抗之后,三藩势力强大,各镇一方。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发动叛乱,耿精忠等先后响应。三藩之乱延续8年之久,危害国家统一,影响经济发展,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生活。清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终于取得了平叛斗争的胜利。

康熙统一台湾是这阶段清朝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不久病死。郑经及其后人割据台湾,已经失去了抗清的积极意义,转变成地方割据势力。不仅如此,郑经还参加了三藩之乱。在这种情况下,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统一台湾,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

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标志着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已经巩固。

应当说明的是,在这一阶段里,随着满族贵族民族压迫受到广大汉族军民的顽强抵抗,清朝统治者也逐渐采取措施力图缓和民族矛盾。由于一度相当激烈的民族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进入了有序的发展轨迹。

清前期历史的第二阶段,统治者在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国家的统一事业也有了发展,这一切使清朝全面走向“盛世”。

在政治方面,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了。康熙帝建立的密折制度,在雍正帝当政时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康熙帝把讨论学问的场所南书房变成参与机密的重要办事机构,雍正帝更建立了军机处。康熙帝和雍正帝都曾通过抑制朋党、惩治贪污、建立制度等措施,巩固内政,加强皇权。乾隆帝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政权机构,完善各种制度,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向了顶峰。

在经济方面,这一阶段清朝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康熙帝改革赋役制度,实行“圣世滋丁永不加赋”;任用靳辅等人治理黄河,变水害为水利;大力垦荒,增加播种面积。雍正帝实行“摊丁入地”政策,使地丁合一,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业发展;成立会考府,整理财政,减免亏空。乾隆帝在垦荒和兴修水利等方面做出了新成绩,特别是新疆统一后,采取多种形式屯田垦荒,推动了那里的农业发展。在内地,推广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新的城镇在各地不断涌现。

国家的统一事业有了发展。康熙帝三次亲征漠北,打败噶尔丹,为解决准噶尔问题奠定了基础。康熙朝末年进行的驱准保藏的斗争,有利于清政府对西藏的治理。雍正帝即位不久,平息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巩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雍正朝清政府对准噶尔分裂势力的斗争,使解决准噶尔问题有所前进。驻藏大臣的设置,对清政府巩固在西藏的统治尤有重要意义。还应当指出,康熙、雍正两朝,清政府和俄国签订北部边界东段和中段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和《中俄恰克图界约》,对抵御外来侵略势力、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起了重要作用。乾隆帝当政后,两次对准噶尔用兵,最终统一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

清前期历史的第三阶段,统治阶级的生活越来越奢侈,吏治日益败坏,鸦片输入剧增所造成的危害也日甚一日。随着社会问题的愈益严重,民变不断发生,终于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使清朝统治由盛转衰。在清朝统治由盛转衰的阶段,社会的经济生活仍然在缓慢地向前发展。这是因为,劳动者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统治阶级的束缚,带来了更新的创造力。由于推广了精耕细作和复种制,普及了高产作物,棉花、烟草、大豆等经济作物所占比重增大,农业还是有所发展。手工业生产也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在棉纺业、丝织业、造纸业、采矿业等行业中,都出现了雇工生产。商业也有所发展,许多商人把资本投向手工业生产。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这些活力,使得清政府统治能够继续维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而文化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清前期文化既是当时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清前期发展的第一阶段,社会仍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政权的更迭,战争的持续,使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证。社会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人们去思考,也迫切需要学术思想界对各种现实问题做出回答。此外,统治阶级对思想文化控制相对说来比较薄弱。这一切,使清前期第一阶段思想文化具有许多时代特点,比如学术文化的空前活跃,学术思想的深刻批判性,学术文化的求实性,中西文化的融汇性等。

清前期发展的第二阶段,清朝的统治秩序已经稳定,经济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一方面发展封建文化,另一方面又加强思想控制,屡兴文字狱。于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乾嘉考据学应运而生。这阶段学术文化的显著特点,一是编纂书籍之多前所未有,二是文化专制空前残酷,三是考据之风充斥学术的各个领域,四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总之,这阶段取得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许多古籍遭到破坏,知识分子受到空前的磨难。这种极为矛盾的现象,正是统治阶级文化政策造成的。特别是在思想领域,显得那样枯燥和沉寂,远不如第一阶段充满活力。不过,还应当看到的是,这一阶段城乡人民的反抗斗争逐渐呈高涨趋势,既包括农民的反抗斗争、奴婢的反抗斗争,也包括城镇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反抗斗争。这种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不能不有所反映。换言之,反对封建专制的呼声终究是压抑不住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戴震,文学领域诞生了曹雪芹。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批判统治阶级提倡的理学,揭示封建专制必然崩溃的命运,在沉闷的学术文化领域,宛若惊雷,给人以启示和力量。

清前期发展的第三阶段,清朝统治已经走上衰微的道路,国内危机四伏,国外西方殖民主义开始叩击国门。国家和社会所面临的新的形势,考据学派无能为力。于是,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经世思潮崛起,经世致用之学受到提倡。这样,经世致用便又成为这阶段学术文化的显著特点。

本卷由赵云田主编。绪言,第四章第一节,第十章第一节、第五节(材料由马汝珩先生提供),第十一章第五节(材料由马汝珩先生提供),由赵云田撰写;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由汪学群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由赵云田、汪学群共同撰写;第七章、第八章,由武才娃撰写;第四章第二节、第三节,第九章,第十三章,由佟洵撰写;第十章第二节至第四节、第十一章第一节至第四节、第十四章第二节至第三节,由曹兴信撰写;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一节,由林永匡撰写。赵云田对全书修改定稿,并提供图片。长期以来,戴逸、李文海、龚书铎、马汝珩先生给予我们关怀和指导,本卷在编写过程中,又得到了王俊义、陈祖武、黄爱平等师友的支持,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本卷在撰写过程中,吸取了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这里对有关作者一并致谢。对于本卷中的缺点和错误,欢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