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今古文之争(1 / 1)

汉代的经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今古文之争。

所谓今文经,是指用汉代通用的隶书写下的经典;古文经,则是用秦汉以前通行的古文大篆写下的经典。秦始皇焚书,将民间的诗、书、百家语等焚烧殆尽。秦亡时,项羽一炬,又使秦宫所藏典籍蒙受重大损失。汉惠帝除挟书之令,残存典籍得以复出。起初传习的经典是经生们用隶书传抄的本子,后来民间私藏的经典的古文原本逐渐出现,这两种本子内容本来就有差异,经生们世代师承的解说更有很大分歧。“它们的不同,不仅在于所书写的字,而且字句有不同,篇章有不同,书籍有不同,书籍中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之,学统不同,宗派不同,对于古代制度以及人物批评各各不同;而且对于经书的中心人物,孔子,各具完全不同的观念。”[35]大体说来,今文经学继承先秦诸子遗风,欲以其道术经纬天下,主张通经致用。他们注重对微言大义的阐释,讲述的重点是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古文经学在章句训诂典章名物上多所用心,重历史而不重哲学,倾向于承担保存与传布文献的责任。他们各得一端,为谁得儒学真传的问题展开了论争。这一论争从西汉末年开始,延续到清朝末年,直到现在学界仍有不同的看法。

汉代今古文的争论,史书上明白记载的有四次。

哀帝以前,立在学官的《五经》及各家学说,都是今文。刘歆在校理国家图书时,发现了一些古文经传,建议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于学官。哀帝令刘歆与五经博士讨论,诸博士不愿理睬。刘歆请求丞相孔光支持,孔光又不肯。刘歆便写了一封《移让太常博士书》,申明自己的见解。信中论述:今文经传经秦火之后,已残缺不全,而且有的著作虽由经师口耳相传后成书,毕竟不如当时笔录之书可信。古文经传或出于孔子宅壁(古文《尚书》、逸《礼》),或作者亲见孔子(《左氏春秋》),都信而有征。这封信因否定了当时经学传承家法,引起诸儒怨恨。名儒光禄大夫龚胜愤而上书辞职,大司空师丹奏告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刘歆在强大的压力下,自求外放,出为河内太守,古文经传自然不得立于学官。王莽篡汉,刘歆以佐命之功被立为国师,因为古文经适应王莽改制的需要,上述四部经典才被立于学官。这是第一次争论。

王莽倒台,古文博士随之废除,但古文经的地位已有所上升。东汉光武帝时尚书令韩歆上奏,请立《费氏易》、《左氏春秋》博士。建武四年(28年)正月,光武帝令公卿、大夫、博士等于云台讨论此事。今文学家范升认为:“《左氏》不祖于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韩歆、许淑等与之辩论。会后,范升又上奏,言“《左氏》之失凡十四事”,指出如立《左传》博士,将造成“五经奇异,并复求立,各有所执,乖戾分争”[36]的局面。古文学家陈元闻之,诣阙上疏与之争。两人又反复辩论十余次,最后光武帝决定立《左氏》博士。此举引得诸儒议论纷纷,正赶上博士人选李封病故,《左氏》复废。这是第二次争论。

此后,信仰古文学的人渐渐多起来,连一些今文经师也颇涉猎古文学,今古文之争也深入到对各自短长的比较上来。章帝建初元年(76年),古文家贾逵承帝命条奏《左传》大义长于《公羊》、《穀梁》二传者;又言今古文《尚书》同异,成书三卷,撰齐、鲁、韩三家《诗》与《毛诗》同异。今文家李育尝读《左传》,虽乐其文采,但以为其不得圣人意,且多引图谶,不合理义,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建初四年召开白虎观经学会议时,贾、李又就此展开辩论,二人“往返皆有理证”[37]。这是第三次争论。

第四次争论发生于东汉末年。当时兼通今古文的学者日多,两大学派的调和倾向已很明显。《公羊》学大师何休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之意,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以伸《公羊》之义,而绌《左》、《穀》二传。他所攻击的已不局限于古文。郑玄作为经学的集大成者,乃作《发墨守》、《针膏盲》、《起废疾》,以难之。何休见其书,慨叹:“康成(郑玄字)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38]

郑玄融今古文学于一体,对汉代儒学进行了一番总结性的研究,形成所谓郑学。郑学起而经今古文之争暂息,儒学随之发生变化。

注释

[1] 《商子·垦令篇》。

[2] 《韩非子·五蠹篇》。

[3]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4] 以上引文均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5] 《汉书·元帝纪》。

[6] 《汉书·景帝纪》。

[7] 以上引文均见《史记·曹相国世家》。

[8] 《汉书·高后纪》。

[9] 以上引文均为应劭《风俗通义·正失》引刘向语。

[10] 《史记·外戚世家》。

[11] 《汉书·叙传下》。

[12] 《汉书·武帝纪》。

[13] 《汉书·景帝纪》。

[14] 以上引文均见《史记·儒林列传》。

[15] 《汉书·昭帝纪》。

[16] 《汉书·西域传下》。

[17] 《盐铁论·杂论》。

[18] 《盐铁论·力耕》。

[19] 《盐铁论·本议》。

[20] 《盐铁论·散不足》。

[21] 以上引文均见《盐铁论·本议》。

[22] 《盐铁论·非鞅》。

[23] 《盐铁论·力耕》。

[24] 《盐铁论·刑德》。

[25] 《盐铁论·大论》。

[26] 《盐铁论·刑德》。

[27] 《盐铁论·申韩》。

[28] 《盐铁论·论灾》。

[29] 《盐铁论·备胡》。

[30] 《盐铁论·结和》。

[31] 《盐铁论·备胡》。

[32] 以上引文均见《盐铁论·杂论》。

[33] 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316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34] 汤志钧等:《西汉经学与政治》,18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5]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2版,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6] 以上引文均见《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37] 《后汉书·儒林列传下》。

[38]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