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减法思维(1 / 1)

在减法思维中,1-1>1。因为减少而丰富,这就是减法思维的要义。

山东省有位小老板,他在乘车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夜间开车时,两辆面对面行驶的汽车如果开着大灯对射,刺眼的灯光会让双方驾驶员的眼睛看不清东西,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能不能把车灯设计成一种会“微微眨眼”(即减弱光线)的样式?这在国际汽车史上都是个空白,精明的日本人也只发明了一种手动的“车灯眼皮”即当对面来车时,司机拨一下传动杆,让“车灯眼皮半合,以减小车灯灯光的照度。这位勇于创新的小老板设计了一个形状类似手电筒的减光装置,前端有一个光敏元件,后面是一套复杂的调压线路。其功能是,当光敏元件测得对面车辆大灯打开时,就指示自己的车灯减压减光,以柔和的灯光让对方的车辆通过。而对面的车辆也安装一套相同的装置,两车相错之后,再指示本车的车灯自动亮起光彩夺目的灯光,如同人眼睛的“半眨眼”功能。这套小小的减光装置,成本仅30多元,功能却很先进。在1986年深圳举办的出口工业交易会上大爆冷门,技压群芳,一枝独秀,夺得2000万元的订单,利润达100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目。这位小老板在设计车灯减光装置时,巧妙地运用了减法思维的创新方法。

在减法思维中,1-1>1。因为减少而丰富,这就是减法思维的要义。

“逆向思维”中圆珠笔的例子,实际上更是一种减法思维的范例。

从前有个人,扛着一架梯子想进城,到了城门前,那人发愁了:竖着,梯子的高度超过门洞;横着,梯子的长度也超过门洞。就这样,他横竖进不了城,咋办呢?他急着团团转,后来,有个高人告诉他,应该将梯子锯短,那人依计行事,这才进了城门。

当然,这是一则具有嘲讽意味的笑话故事。(实际上那人只要将梯子放倒按前进方向扛进去便成。)不过,仔细一想,这故事是包含着一种好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减法思维。

有一则趣味数学题:在什么情况下:4-4=8。(答案在本节末)

哈佛大学管理课程中有这样一则伟大的观点:要是在某一产品中增加一个部件,如何减少成本?其最好的办法是:考虑一下能否不要这个部件;其次的办法是,能否改观有的部件增加相应的功能;实在不行,再考虑如何减少制定该部件的成本问题。

据此,我们可以明白,减法思维的精髓是:在扬弃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的熨斗事业部在熨斗生产领域极具权威性。但是,时至20世纪80年代,电器市场的高度饱和使电熨斗也在所难免地面临滞销的厄运。

电熨斗事业部的科研人员对此忧心如焚。

一天,熨斗博士”——事业部长岩见宪把几十名不同年龄的家庭主妇请到公司,请她们对“松下”的电熨斗“吹毛求疵”会上,一位妇女突发奇想:熨斗要是没有电线就方便多了。妙!无线熨斗。岩见宪高兴地喊了起来,于是,事业部马上组成了攻关小组。他们开始的时候想用蓄电的方法代电线。可是,研制出来的电熨斗有5公斤之重。妇女使用起来就好像举铅球一样。为了解决这难题,攻关小组把妇女熨衣物的过程拍成录像片,分析研究她们的动作规律。他们发现,妇女并不是一直拿着熨斗熨衣物,而是经常把熨斗竖起来放在一边,调整好衣物以后再熨。于是,攻关小组修改了蓄电方法,设计了一种蓄电槽,每次熨完衣物后可以把熨斗放进槽内蓄电,只用8秒钟就可以充足电,熨斗的重量也就大大减轻了。为安全起见,蓄电槽还装有自动断电系统。于是,新型无线熨斗终于向顾客亮相了,成为日本当年最畅销的热门产品。松下不断改进产品,不断满足顾客的需要,走向了成功。

这个例子,实际上就是减法思维的巧妙体现。

(本节问题答案:四方形桌砍掉4个角,就得出8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