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进富人圈里当穷人,不在穷人堆里当富人(1 / 1)

犹太人常常说:“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也许就是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犹太人做生意发家致富的人有很多。所以,如果不想一直穷困潦倒下去,就要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脱离贫穷的钳制——改变自己旧有的思想,认准目标,抓住机遇,并且积极行动起来。

实践证明,只有向成功者看齐,与其结伴同行,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获取财富的本领,才有可能帮助你摆脱贫穷。

有这样一则故事:

智者来到一处草原,看见一头骡子在叹气,于是上前问道:“你为什么叹气?”

“每天我都早早地起来为我的主人拉货物,可就是吃不饱,您说我能不叹气吗?”

“你对目前的情况不满足吧?”

“当然不满足了,起码要让我吃饱才行。”此时不远处一群马在奔跑着,骡子见了,又不耐烦地说,“您看看,马也是我们家族中的一员,它吃得要比我强很多,住所也要胜过我。”

“马为什么能比你过得好呢?”智者问。

“因为这里的人非常需要马,在这广阔的草原上人们可以骑着马放牧。”

“我知道你过得不好的原因了。”智者答道。

“请您告诉我吧。”骡子恳求道。

“你为什么不能做到像马一样奔跑呢?”

“我天生就跑不快。”骡子无奈地说。

“你真的尝试过吗?”智者反问道。

“没有。”说完骡子低下了头。

“要想摆脱你现在的处境,你必须要学会像马一样奔跑起来,这样主人才能看到你的价值,你也才能摆脱吃不饱的现状。”

骡子听完智者的教诲后,便下决心要从马身上学习到快速奔跑的技能。于是它开始行动起来——白天为主人拉完货物,晚上便虚心向马学习奔跑的技能。就这样,通过自身的刻苦训练,这头骡子也能像马一样地快速奔跑在草原上了。

当骡子的主人发现它能够像马一样奔跑的时候,便不让它再去拉东西,而是让它和马一样加入了放牧的队伍。从此,骡子不仅不再干最累的活,吃和住也能享受到和马一样的待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可以看出,骡子在智者的教诲下,从马身上学习到快速奔跑的本领,从而使自身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好比渴望摆脱穷困的人被某成功者的一句话惊醒,并以此作为致富的秘诀,通过改变自己,很快证实了自己的价值,获取了名利。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在华尔街一提到“股圣”,投资者们首先想到的是彼得·林奇,但是在没有成为投资大师之前,彼得·林奇的人生却经历了很多波折。

彼得·林奇出生在一个殷实的中产阶层家庭,然而,自从他的父亲生病住院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便一日不如一日。于是,彼得·林奇被迫到父亲朋友的高尔夫球俱乐部做了一名球童。

来这家俱乐部打高尔夫球的人非富即贵,于是彼得·林奇细心观察前来打高尔夫球的富人们。

彼得·林奇由于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对客人总是表现出热情的态度,而且通过观察客人,他了解了每个客人的喜好。在客人眼中,他是一个懂事、贴心的球童。

这天,球场中来了一位客人,彼得·林奇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接待客人,帮他准备好打球所需的必要工具。在打了一个小时的球后,这位客人休息时,与小彼得·林奇攀谈了起来,客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彼得·林奇。”

“你每天都在这里捡球吗?”

“上班的时候我会帮助客人捡球,下班回家以后,还要学习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

“小小年纪居然对金融感兴趣。”客人有些好奇地说道。

在交谈中,客人问了关于金融方面的几个问题,没想到彼得·林奇都对答如流。这位客人觉得彼得·林奇小小年纪就对金融如此感兴趣,将来一定会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于是,他让彼得·林奇到自己的公司去上班。就这样,彼得·林奇拉近了自己与富人之间的距离,并为该公司赢得了不少投资收益。

在此后的人生发展中,彼得·林奇把人生长远发展紧紧地与富人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多接触这些人会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通过与这些人接触,不断向他们学习,彼得·林奇最终成为了一名享誉世界的富翁。

脱贫致富经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普遍有致富的心理,但实际上他们经常混迹于穷朋友、穷亲戚之中,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思维方式,都跳不出固有的模式,他们所缺乏的是富人思维和处事方法,所以对他们来说,致富无疑是痴人说梦。

由此可见,置身的环境对一个人意志具有极大的影响。如果把一个满腔抱负的人放到一群胸无大志的人群中,久而久之他就会变得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甚至曾经的辉煌也从此被湮灭。反之,让一个没有作为的人时刻面对一群努力奋进、积极进取的人,那么他就会一点一点从他们那里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并且激励自己不断进取,最终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因此,不要为一时的贫穷感到灰心丧气,只要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坚定必能成功的决心,再从功成名就的人那里学习获取财富的方法,最终会跟穷困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