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并不意味着沉默不语,有时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小动作”,动一动自己的嘴巴。在倾听别人说话时,恰当的附和说明你没有走神,一直在用心听对方说话,表达了你对说话者的认同,并且还暗含着对他的鼓励之意。
例如,当你对他的话表示赞同时,你可以说“你说得太好了!”“非常正确!”“这确实让人生气!”这些简洁的附和表明了你对他的理解和支持,让说话者为想要释放的情感找到了载体。同时,倾听者还可以用一些简短的语句将说话者想要传达的中心话题归纳一下,使说话者的思想得以突显和升华,同时也能提高倾听者继续倾听的兴趣。
当然,倾听者还可以向说话者提一些问题,这些提问既能表明你对说话者所谈论话题的关注,又能使说话者更愿意说出欲说无由的得意之言,也就是所谓的明知故问,让对方更愿意与你进一步交流。
一位老教授与门下的五名学生闲聊着自己当年读研时的杂事,说:“你们现在的生活可真丰富,校园内有体育馆,校园外有休闲馆。我当年在你们这个阶段,生活的世界里只有教室、图书馆和宿舍。”
学生们微微一笑,老教授继续说道:“不过,那个时候精力都用在读书上也好,搞科研嘛,基础知识不扎实根本无法谈及创新。还记得我的一个课题是关于青藏高原地质变迁的问题,当时我不仅要查自然地理方面的
书,还要查很多地质演变与生物演化方面的书。那时科学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哪里有什么计算机、文献电子稿啊,完全依靠图书馆里纸质的资料,可比你们现在做项目难多喽!”
说着,老教授停顿了下来,拿起茶杯喝了两口。
这时,其中专心倾听的林岚礼貌地问道:“老师,您当年的研究方向是青藏高原的地质变迁问题,可是参考资料却涉及区域内的生物演化,当时是不是很少有人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考虑?”
听完林岚的话,老教授会心地看了看这名好问的学生,然后得意地说道:“很多时候,没人想到的地方你想到了,才会有意外的收获,才能够创新。不信,我们来举个现成的例子,就说说你现在的课题吧!”接着,老教授细致地对林岚正在进行的课题作了很有创意的指导,而其他四名只知道倾听的学生,却没能得到老教授的专门指导。
要知道,附和地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赞美,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有助于克服彼此间判断上的差异性,有利于改善交往关系。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幸福、痛苦与欢乐的时候,使我们能够把对方的优点和缺点看得更清楚。而这些结论再通过我们有效的附和来传达到对方心里,这才能算是一次完美的交流。
认真倾听并在适当的时间附和也有利于双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对方明白了我们的倾听是对他的尊重以后,他同样会认真地听我们说话,这样彼此的交流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上司来说,适时附和地倾听职员的谈话,不但有助于充分了解下情,还能体现出你对下属的体贴和关心,能够更得人心。朋友之间,这种附和式的倾听则能促进情感,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引发精神上的共鸣。
但是,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倾听他人谈话时的随声附和并不等于随意的插话。有些人性子比较急,并且自认理解力强,所以某些时候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中途插嘴问这问那,这样做不仅可能会弄错对方的意图,中途打断对方还有失礼貌。所以,说话办事时,你若想讨对方欢心,把交流愉快地延续下去,就请不要只是默默地倾听,学着适时地附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