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引起了长安文化圈的注意,一些大佬们开始频频向他抛出橄榄枝——都说文人相轻,其实真正有水平的文化人儿还是比较欣赏也愿意提携后辈的。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陈子昂的这一场摔琴秀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而且比那些喝酒吃泡面的人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深谙心理学的他迅速地抓住了热点利用了热点,让自己戴上了流量的王冠,登上了大唐热搜榜。
凭借着这一次的成功炒作,陈子昂打出了名气,进入到大唐最主流的文化圈,并且顺利在第二年金榜题名,还和当时的名士卢藏用、杜审言(杜甫他爷爷)成了好朋友。
就在很多人用艳羡的眼光仰视着他的时候,谁能想到他后来的人生会是如此孤独和寂寞?
进士及第,大好的前程在向他招手,可是陈子昂还没收到官位Offer(录取通知),高宗李治就在洛阳驾崩了。皇帝的老婆武则天准备把老公运回长安安葬,本来这也不算啥事,人家皇帝家里的事儿,就算路途遥远,劳民伤财又怎样?就算正值春耕,影响农民播种又如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般人看不惯也得憋着。
但前面就说过,陈子昂还真就不是一般人。还是个平头百姓的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谏灵驾入京书》发到了武则天的邮箱里:洛阳也很不错嘛,干吗非要劳民伤财运去长安呢?何况如今朝廷并不富裕,老百姓还面临着天灾人祸。
武则天看了陈子昂的邮件,什么也没说,依旧按照原计划将老公葬在了长安,然后给陈子昂安排了一个右拾遗的小官。
还没当官的陈子昂就上疏直谏了,现在当官了,还是专职给皇帝提意见的官儿,那更得尽职尽责。于是,凡是女皇武则天做得不对的,或者他自己看不惯的,陈子昂都会勇敢地提出来——虽然很多时候并没有人把他说的话当成一回事儿。
不仅是怼女皇,女皇的侄子他也怼。
三十六岁那年,陈子昂跟着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北征契丹。
武攸宜是个草包,一连吃了几个败仗。陈子昂忧心似焚,给武攸宜提交了好几份建议,但统统被武攸宜否决了。为了不让陈子昂再有提意见的机会,小肚鸡肠的武攸宜将陈子昂降级成普通士兵。
终于,在一次无比苦闷的痛哭之后,陈子昂登上了幽州台,写下了那篇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他的孤独,无人能懂!
三十八岁,心灰意冷的陈子昂借口回家照料老父亲,辞官回到了射洪。然而武攸宜这个混蛋还是没有放过他,指使当地县令将陈子昂打入大牢。
在狱中,陈子昂给自己算了一卦,卦象为凶。他仰天长叹:看来连老天也不放过我。
四十一岁,陈子昂冤死在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