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瑀是后梁孝明帝萧岿的第八子。皇帝的儿子,自然一出生就要封王,所以萧瑀刚刚出生就成了新安郡王。
八岁那年,他姐姐嫁入隋朝王室,给当时还是晋王的隋炀帝杨广做了妻子。隋文帝杨坚很看重这门亲事,因为萧家也是名门望族,家族势力庞大。
幼小的萧瑀跟着姐姐,千里迢迢来到长安。杨坚的妻子独孤皇后念他年纪小,对他多有照拂,平日里百般呵护,待他十六岁时,还把自己娘家的一个女孩嫁给了萧瑀。
这个女孩子也姓独孤,这个很重要,要知道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也是姓独孤的,弯弯绕绕,萧瑀和李家也成了一家人。
杨广为了扳倒太子杨勇,平时生活非常小心,虽然有姬妾多人,但为表家居简朴,只和萧妃一人共同居住。萧瑀打小与姐姐相依为命,和姐姐很亲近,也就因此和杨广接触得多了。
杨广继位之后,萧瑀也开始平步青云,从国务院办公厅的科员一路做到了国务院副总理(中书侍郎)。当然,这是我们平常人的看法,萧瑀自己认为这都无所谓,毕竟他一出生就是新安郡王。中书侍郎之类的官职,可以让李白欣喜若狂,对于萧瑀来说却是不值一提。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一直想要打下辽东,并为此做了不少努力。
大业十一年,杨广亲自率军进攻高句丽,不料走到雁门关,突然被突厥的大队人马包围。
炀帝惊慌不已,还是萧瑀给他出主意。当初先帝为了与突厥和亲,在宗族里面选了义成公主嫁到了突厥,如今咱们可以联系一下她。还有就是要给大家吃定心丸,告诉大家咱们不去打高句丽了,这样人心就安定了。大家知道打败了突厥就可以回返,必然会拼命反击,以图早日回家团聚。
隋炀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照此去办。
果然,义成公主接到杨广的求助,便跟始毕可汗说北方有警报,于是突厥士兵迅速撤走了。
炀帝虚惊一场,又开始后悔打辽东的事情半途而废,加上萧瑀总是劝阻他伐辽东,让他开始怀疑萧瑀在出主意的时候夹带私货,于是迁怒萧瑀,贬他去河池当郡守。
河池郡这个地方一直都处在战乱之中。当时已经是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时候了,河池境内的山贼有上万人。说是山贼,其实里面肯定裹挟了大量的饥民。
萧瑀使用计谋,消灭了山贼的首领,俘获了大量的俘虏,并将他们转化为自己的士兵,这为下一场真正的硬仗打下了基础。
当时陇西有一支起义军部队,为首的叫薛举,号西秦霸王,曾几次击败前去讨伐的隋军将领,再加上又有两万羌人前来依附,一时间锋芒毕露,直指长安。
薛举很快称帝,然后派儿子薛仁越率军进攻河池郡。萧瑀没有硬碰硬,再次运用谋略击败了薛仁越的部队,以至薛举的部队再也不敢来河池郡了。
第二年,薛举改为攻击唐军,进逼长安,在高墌城击溃了李世民,俘虏了李世民手下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