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生在乱世,贫民可以得到上升阶梯,却也只能一辈子流离于战乱。
王彦章打了一辈子的仗,一生都在效忠朱温和他的子孙们。朱温很信任他,将他带在身边做保镖,可朱温的儿子们却很忌惮他。
公元912年,朱温和军营娼妓所生的宝贝儿子朱友珪弑父夺位,自己坐了龙椅。
王彦章是个武人,不懂宫廷斗争的这些弯弯绕,他效忠的是后梁朝廷,这朝廷的开创者虽然死得不明不白,辅佐他儿子也是一样的。
但朱友珪心里有鬼,对王彦章他们这群老将又敬又怕,千方百计想夺回兵权,便将王彦章外放了出去。
王彦章觉得外放也挺好,终于可以自由飞了。
可没过多久,朱友珪又被他弟弟朱友贞给杀了,朝中局势再次一番动**。朱友贞觉得王彦章是哥哥防着的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又给他加官晋爵,不但给了“开国伯”这样的荣誉头衔,还让他坐上了濮州刺史兼马步军都指挥使这个实权位置。
王彦章真正成了主政一方的大将,但他心里不是很高兴,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世道不是当年跟太祖一起打天下的时候了,他再也不会得到中央的信任。
朱温是个有本事的开国皇帝,却不是个有本事的父亲,他养的儿子是一群白眼狼,所以他才在临死前死不瞑目地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
李亚子就是朱温的老对头——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是后唐的开国皇帝。
原本朱温和李克用争夺天下,是半斤对八两,但两人先后过世以后,倒是从儿子上分出了高低。
朱友珪果然如朱温所说,是个“豚犬”,猪狗一样的东西,继位后荒**无度,惹得民怨四起。朱友贞其实比他哥朱友珪还是有本事一点儿,但他自从篡位以后,就疏远了那些久经考验老成谋国的重臣,如敬翔、李振等人,反而听信他姐夫赵岩和小舅子张汉杰的谗言,把老爹披肝沥胆打下来的江山败成了个空壳。
就在开国老将们都差不多被朱家俩猪队友坑得死的死、散的散时,王彦章扛起铁枪,又一次打了场大胜仗。但是这边他刚打了胜仗,那边京城一顿乱折腾,把稍微有些好转的局面又搞得优势全无。
此时的局势早不是当初梁、晋两国分庭抗礼之时了,李存勖建立后唐以后,一点一点蚕食了后梁的大片土地,把军队都开到了魏州城门下。王彦章纵有满身的力气,也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
龙德三年四月初,后唐军队攻占郓州,后梁朝廷大惊。宰相敬翔在朱友贞面前力争出兵,无果,一根绳子上了吊,依旧没能成功。
被人救下以后,敬翔向皇帝举荐了王彦章,想让他取代懦弱无能的守城将领戴思远。
出征之前,朱友贞问王彦章,你觉得自己多久可以得胜归来?
王彦章说,三天。
朱友贞撇撇嘴,觉得他在吹牛,但当时朝廷上的确无可用之人,只能让他上前线去了。
事实证明,王彦章从来不吹牛。
他到了阵地以后,仔细观察两边局势,知道凭自己手里这点人,是不可能打得过李存勖的数万精兵的。于是他大摆疑兵计,命令众将士在军中吃喝玩乐,大摆宴席,让敌人放松警惕。但莺歌燕舞背后,他却暗中安排了一批冶铁人员及六百名刀斧手乘船前往德胜口。
宴会进行了一半,王彦章说声尿急,更衣离场。刚出场子,他就跨马飞奔,率领数千人沿黄河往德胜口而去。
一声令下,兵分两路,船上士兵烧断铁锁,并以斧斩断浮桥,王彦章则亲自带人攻克南城。李存勖得到消息,立刻引兵增援,但援兵到时,梁军呼声震天,王彦章已经站在城墙之上了。
这时离王彦章出征之日,正好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