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按照历史发展下去,无论刘邦还是吕后执政,周昌都将左右逢源,偏偏此时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御史大夫周昌身边有一个名叫赵尧的年轻人,只有十二三岁,是掌管符玺的御史小官。曾经有人向周昌推荐,说赵尧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将来一定可以顶替周昌的职务。但周昌置之一笑,说,这么小的孩子,不过是个刀笔小吏罢了!
这下可是惹祸上身了。
刘邦没能废掉太子,担心自己死后赵王母子不能保全,终日唉声叹气。恰巧这日赵尧在他身边伺候,便向前一步小声问:陛下闷闷不乐,可是在担心戚夫人和吕后不合,您百年之后她和赵王不能善终吗?
刘邦说,是啊,我很担心,但是又束手无策。
赵尧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陛下可以给赵王派一名高贵而且强势的相国,让吕后、太子他们忌惮,这样不就可以了!
刘邦恍然大悟:对啊!那谁可以胜任?
赵尧说道:御史大夫周昌为人耿直,资历又老,吕后、太子及大臣们对他都很忌惮,我看也就只有他合适!
赵尧特意强调了“只有”二字,刘邦深以为然。
刘邦很快找周昌约谈,要他出任赵国相国。周昌一听就哭了,陛下可不能这样啊!我一直忠心追随您,为何半道上把我丢给诸侯王了?!
刘邦说道:我也知道这是降职,但是我实在担心赵王啊!我考虑再三,除了您去之外没有人能行,您就受累为我走一遭吧!
周昌去了赵国,御史大夫的职位便空出来了。刘邦把玩着御史大夫的印,暗自思忖,究竟谁可以出任御史大夫呢?他的目光落在年轻的赵尧身上,笑了——就他吧,我看没有人比赵尧更合适!
于是年仅十几岁的赵尧,接替周昌成了新一任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