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幽缪王赵迁继位的头三年,是赵国历史上继长平之战后最凶险的三年。
赵国进攻燕国的军队还没撤回,便遭到虎狼之师秦军的伏击,损失惨重,赵迁被迫下令诸城防御秦军。但秦军丝毫不给赵迁喘息的机会,兵分三路向赵国杀来,接连打下了赵国的平阳和武城,赵国将领扈辄率军队救援却兵败被杀,一时间邺地、太原、狼孟和番吾纷纷丢失,邯郸已经暴露在秦军的面前,赵国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赵国此时只有防御匈奴的一支边防军可用了,主帅是名将李牧。
赵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命令其率军即刻从雁门回防邯郸。李牧接到军令,立即挥军南下与邯郸守军汇合。
李牧总结长平之战的教训,认为秦军兵锋正盛不宜正面对抗,于是采用了与当年的廉颇一致的防御战略。
秦军主将见赵军坚壁不出,便转而攻打赵国的肥下城。赵军将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但李牧力排众议,认为现在包围邯郸的秦军必定都是老弱病残,应当一鼓作气,主动出击。秦军确实认为赵军已经怕了,所以防御松懈,被赵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败涂地。
李牧名震天下,被封为武安君,这一封号在此前是只有秦国战神白起才有的殊荣。
秦王嬴政听闻秦军战败,暴跳如雷,命令两路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再次进攻赵国,决心屠尽赵国男丁。
赵国还是以李牧为主帅迎敌。
李牧命令副手司马尚防守邯郸附近的漳水和长城,自己率军在北部暴打秦军,然后回师南线与司马尚合围秦军,再次大获全胜。
公元前229年,赵国北部大地震,举国饥荒。秦王嬴政趁机再次下达进攻赵国的指令,并特别派出了名将王翦。
嬴政和王翦经商榷达成一致:要想灭掉赵国,首先要除掉李牧。
他们想到了郭开。众所周知,建信君郭开是赵王的宠臣,最大的爱好就是贪财。秦国特使带上一万两黄金出发了。
特使来到赵国,到处散布李牧、司马尚与秦军勾结的流言,随后他到相国郭开的府上献上万两黄金。郭开见钱眼开,早把赵国的生死存亡置之脑后。
次日,郭开进宫向赵王汇报,说李牧和司马尚已经叛国,同时又提交了秦国准备的李牧“叛国”的罪证,声称这是自己的门客从李牧手中偷盗出来的。
赵王对相国郭开深信不疑,不问青红皂白便要将李牧拿下治罪。
李牧深知赵王一定是受人挑拨,坚决不肯交出兵权,但是赵王和郭开早已派出宗室赵葱等人带兵前来,李牧只能无奈交出兵权。
可是郭开和赵葱还是不肯放过李牧。
据说李牧被免职以后经常跑到酒馆喝得大醉,郭开和赵葱怕他东山再起,便派人趁李牧酒醉将其脑袋割下挂在军营门口。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史记》)
李牧的搭档司马尚见此情景,心灰意冷离开军中,从此不知去向。而李牧从赵北带来的部队见到主帅如此下场,心寒之下不再守城,数万大军一夜散去。
秦王嬴政得知李牧已死,立即命令秦军向赵国发起总攻。
无能的赵葱兵败被杀,次日秦军进入邯郸,赵幽缪王赵迁和所有赵国宗室全部被俘,赵迁最后被嬴政毒死(一说是哀怨而死)。
赵怱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史记》)
话说郭开在赵国投降之后,带着小部分家财来到咸阳,贿赂秦国重臣,竟“因功”被秦王嬴政封为上卿。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能落得好下场。
郭开在赵国担任相国几十年,积累了巨额财富,在临去秦国之前大部分埋藏到了地下。后来他专门向嬴政告假回赵国,并向嬴政承诺,取回之后大部分献给秦王,剩下一小部分用来供自己享受生活和留给子孙后代。
在取了财产返还咸阳的路上,郭开一行人碰到了一群强盗,强盗杀死郭开的家奴后将财宝一抢而空,郭开本人也被绑在树上,活活饿死了。
拦住了项羽的霸王枪,拦不住吕雉的背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