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五年(279年),匈奴左贤王刘豹去世,刘渊子承父业,成为匈奴左部帅。他的才华得以发挥,严刑法,禁犯罪,休养百姓,轻财重士,一时间匈奴五部都唯刘渊马首是瞻。以大将刘宣的说法:老天是要光复我们大单于的光荣伟业,才会让左贤王刘渊这样的伟人诞生。
晋惠帝年间,“八王之乱”爆发。
在此天下大乱之际,刘渊被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驻军邺城。
并州五部匈奴的大头领如刘宣等,都以为现在中原司马氏正骨肉相残,时局动**,正是起事的良机,遂密谋推举刘渊为大单于,派人到邺城接他。但司马颖不放人,刘渊只能让人先回并州,令刘宣等人召集五部人马,对外声称支援司马颖,准备起事。
司马颖连续击败司马家其他王的人马后,碰上并州司马腾和王浚的部队,他们的部队中有很多鲜卑、乌丸骑兵,来去如风,英勇善战。
司马颖对刘渊说,他打算率军送皇帝回洛阳,弃守邺城。
刘渊知道机会来了,他先是劝司马颖不要放弃邺城,因为这样一示弱,大势去矣!接着他说:鲜卑骑兵虽然精锐,但还是不如五部匈奴,现在请大王镇守邺城,我去率领五部匈奴军队前来参战,以二部摧毁司马腾的部下,以三部消灭王浚的人马,几天后就把这两个人的脑袋挂在邺城的城楼上!
司马颖笑得合不拢嘴,封刘渊为北部单于。
就这样,刘渊平安到达左国城,刘宣等即举刘渊为大单于,二十天内就聚集人马五万,但他没有再理会司马颖,而是准备建国称雄。
刘渊说:我们是当为高山的人,怎可回去做土丘呢?天下应该归有德者所有,无论是否是汉人,周文王出生于西夷!我将来最理想的,就是成就汉高祖刘邦那样的基业,最差也可以成为曹操!
十几万匈奴大军是刘渊的倚仗,他们莫不以一当十,以此伐晋,必定能摧枯拉朽,开创匈奴的新局面。
在建立匈奴帝国的过程中,刘渊表现出卓越的政治眼光。
他提议定国号为“汉”:我们匈奴从高祖刘邦时就约为汉朝兄弟,如今汉朝已灭,兄终弟及,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定国号为“汉”,必能使天下人归心。
永兴元年(304年),刘渊在左国城称汉王,置百官,高调宣布雄起,公然向晋室的权威叫板,成为晋末少数民族南下侵犯中原时领导众人的老大哥。
公元304年之后,刘渊连续击败多路晋军,进一步占领了河东地区,迁都到蒲子。
汉国名声大振,各地豪杰,如羯人石勒、氐人单徵、鲜卑陆逐延、他的老朋友王弥等都加入了刘渊的部队,一时间汉军声势浩大,人才辈出。
除了前来投靠的,刘氏族人也很争气。刘渊的第四子刘聪能开三百斤硬弓,义子刘曜一箭可洞穿一寸厚的铁板,号称“贯铁”,他们的神勇非同凡响,难得的是还饱读诗书,可谓文武双全。
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得到一个印,上书“有新保之渊海光”,大家以为这是个好兆头。不久后刘渊正式称帝,迁都平阳,加大了对晋室的进攻力度。
仗打到永嘉四年,汉军与晋军已来来回回拉锯了多个回合,晋军多数时候虽都战败,但还守住了几条防线。汉军占领上风,但要一口吞掉晋室,火候尚没有到。
这一年七月,刘渊得病去世。
一番争斗后,刘聪继位,继续进攻晋室,终于在永嘉五年(311年)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并于次年将他杀死。
消息传到长安,晋太子司马邺继承大统,汉军继续进攻,在公元316年攻克长安,又俘虏了司马邺,西晋终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