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晋留在历史上的事迹,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好色。
年轻的时候,他和老父亲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个儿子,取名为伋。
继位之后的卫宣公,仍旧不改本性。他立姬伋为太子,并要替他迎娶齐国的大美女宣姜为妻,但因为听说宣姜美艳不可方物,卫宣公便动了心思。
他先打发姬伋出使他国,然后自己在淇水边筑了个宫馆,李代桃僵,与宣姜做了夫妻。卫人见国君如此荒**无耻,还作了首讽刺诗,把卫宣公比喻成了个又老又丑的癞蛤蟆: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诗经·邶风·新台》)
大意是说新台建得明丽辉煌,河水汤汤向东流淌,宣姜本想嫁个如意郎君,没想到最后自己的夫君却丑得像只蛤蟆。
这卫宣公在温柔乡里快活过日子,宣姜也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还替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姬寿和姬朔。
随着两个小公子长大,卫宣公的长子姬伋——宣姜本来要嫁的正主儿,成了宣姜的绊脚石,她开始为除掉姬伋动起脑筋。
姬伋是个仁爱的人,姬寿非常佩服喜欢这个同父异母的大哥,经常和他在一块探讨理想和人生的意义。姬寿的同胞兄弟姬朔却是另外一副面孔,这是个利欲熏心的坏小子,他和母亲宣姜一拍即合,无论如何都要除掉年长的姬伋,自己取而代之。为此,他不断地给昏庸的老爹洗脑:姬伋大哥多么恨您哪!
老男人都偏爱小儿子,更何况还有宣姜软绵绵的枕头风。
卫宣公把要嫁给姬伋的女人占为己有,本来心里就有个疙瘩,怎么看这个长子都不顺眼,而替他生下姬伋的夷姜已经失宠上吊自杀了,于是老男人一狠心,决心干脆来个一了百了,把姬伋也杀了。
卫宣公派太子姬伋出使齐国,并预先通知边界莘地的强盗:你们帮我杀掉一个人,那人的船上挂着装饰有牦牛尾巴的旌旗,那是使者的标志——白旄。
此时的太子姬伋仍被蒙在鼓里,但姬寿却知道了宣公的计划。他急忙赶去见大哥:“这次差事去不得!父亲要杀你,你快跑吧!”
太子姬伋不肯,一再坚持说,违背父亲的命令苟且偷生,这种事我做不到。
姬寿见苦口婆心劝不动大哥,又想了个办法。
“那我给你饯行吧!上酒!”
姬寿把太子姬伋给灌醉了,偷了白旄,冒充兄长的使者身份,义无反顾地走上死路。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始的一幕。强盗只认牦牛尾巴,把姬寿杀了。酒醒的太子姬伋知道不妙,一路赶来,只见弟弟已惨死,悲痛欲绝,之后也被杀死了。
一对仁义兄弟,一起蹈难而死,知道真相的卫国人悲愤难平。咱们的国君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把这两个好公子给祸害了!人们写了首诗,来怀念他们: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两位公子乘船走了,船只随水漂流远去。我们是多么思念你啊,心中的眷恋难以排除。两位公子乘船走了,船影渐渐消逝无踪。我们是多么思念你啊,真希望你们没有遭遇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