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权/
我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是班里最好的。
有一次学校里评比先进班级,有不少老师坐在教室后面听课。那次课堂上,我十分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以为我这么积极认真地举手一定更加容易使我们班评上名次,但遗憾的是结果并不如我所想的,我们班里什么也没有评上。
第二个学期,学校里又举办这样一次活动,我的老师把我叫到一边悄悄对我说:“我知道你的学习是最棒的,但是你不要太快举手,或者以后在举手前先停几秒钟!”
在那一堂课上,我没有太多地抢着举手,但是最后,我们班里却评上了第一名。
经过这两次,我意识到班级能不能评上名次和我的表现有某些牵扯,但是让人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的表现好反而是在拖累班级,而我有意地压制一下,却反而让班级评上了名次。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许多年,但是我却一直觉得非常纳闷。
前不久,我去一个家具厂办事,里面有一位师傅正在检查一些机器上用的圆形锯子,边检查边时不时地用挫刀挫几下。我好奇地问他在挫什么,那位师傅告诉我说,锯子在使用中会变钝,所以要经常开锋。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开锋过程中,锯齿的长短会产生一些变化。他现在在挫的就是那些最长的锯齿,否则这把锯子就报废了。
为了让我更明白,他拿出了两把圆锯分别装到机器上,其中的一把上有两个特别长的锯齿。当他在那台锯齿均匀的机器上锯木头时,声音平稳速度也很快,而当在那台锯齿长短不一的机器上锯木头时,不仅会发出很刺耳的声音,而且还会使他手中的木头发出强烈的抖动,甚至有好几次被木头卡牢无法转动。每次被卡牢,木工师傅就会赶紧关掉电源,否则电动机都可能被烧坏!
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这把锯子上那两个特别长的锯齿!
“要顺利锯断一块木头,必须是每一个锯齿相互合作,你一点我一点,每一个锯齿都能出到力。那一两个最长的锯齿,看上去是最显眼的,但实际上正是它们打乱了那种协作关系,以致于整把锯子都失去了力量!”木工师傅很耐心地对我说。
这一番话让我突然间顿悟,当初我频频抢先举手回答问题,在那些听课的老师看来却是“这个班里只有这个学生是好的”,而在我不抢着举手之后,其他的同学则有了更多的举手和发言机会,这样一来,在听课的老师看来则成了“这个班级的所有学生都非常不错!”
当初的那个我,正是眼前这把圆锯上那个最长的锯齿!
著名管理大师兼企业家余世维曾这样说:“我的团队里没有哪个员工是最优秀的,因为通常那些好的员工会把多出来的那部分能力用来帮助别人,使团队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所以我没有哪一个特别优秀的员工,但却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团队!”
不做最长的锯齿,不是指要刻意埋没自己才华或刻意掩饰自己的能力,而是在整个集体或团队的运作中,要注意相互协作,要尽量避免整个集体的力量因你的个人英雄主义而被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