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就是财富(1 / 1)

晨光里的远行客 一航 681 字 1个月前

/英 涛/

放着好好的电气工程师不专心干,蔡锐偏要折腾什么“绫罗绸缎”,玩儿裁裁剪剪,朋友们都说她是个异类,而且肯定搞不出啥名堂,不但搞不出名堂,还要赔了现有的积蓄。

可蔡锐并不在乎,因为她从裁剪缝缀中能得到乐趣,因为她喜欢做这些。在一位做生意的朋友因为店面位置不好而宣布谁要体验做生意就免费把店接过去折腾时,她就把店接了过来,还取了个店名“绫罗绸缎”。她反正是玩票,所以并不特意去迎合顾客,主要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作品。因为制作精益求精,所以她做的衣服都是自己和朋友穿过一两次,验证穿着是否合身、舒适,还要亲手洗涤过,确保品质毫无瑕疵。经常有人路过的时候,看到那些设计别致的衣服,喜欢上了,便进来试穿,而诚实的她总会告诉对方这不是新衣,对方便会慌手慌脚地脱下,像要沾染了满身病菌似的嫌恶。

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一位名叫丽丝的荷兰女子,她不但一口气买下了七件衣服,还用随身的DV 把蔡锐和她的小店用影像声音记录了下来。不久,丽丝回国,荷兰国家电视台播出了她拍的短片《神秘的大连》,于是,“绫罗绸缎”和蔡锐优雅淡然的模样便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而蒙在鼓里的蔡锐还特别纳闷:为什么那段时间突然那么多的老外来买她的“二手”衣?

然而,光凭几个老外的光顾,是解决不了“绫罗绸缎”的生存问题的。而且作为天生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她又坚决不肯做皮毛制品,这更限制了她的效益来源。但因为蔡锐独特的设计风格,她渐渐地拥有了一些Fans。甚至有一个女孩子偷偷剽窃她的设计,而她非但没有责怪,还告诉对方做不出自己那种味道是因为什么。

就在既喜欢服装设计也恨不得一天换三套衣服穿的蔡锐在为自己的一日三餐而发愁时,有一位很有闲暇的阔太太问她肯不肯教她服装设计,她愿意出一笔数目非常可观的学费,蔡锐便答应下来了。因为阔太太对设计服装有着狂热的爱好,她的朋友们都成了她的模特,但没想到的是,她的朋友们并不中意她的设计,反而全部成了“绫罗绸缎”的发烧Fans。于是,这些富婆们全都成了蔡锐的学生,蔡锐开始有了每个月1 万元左右的进账。

解决了生存问题的蔡锐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跟她学制衣?是因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理念吸引了人。所以她开始发扬“个性”,开起了染坊,谁都可以自己动手,亲自染色、设计、缝制出独一无二的“绝版”衣服送人或者自己穿。这一招不得了,仅在那年年底的圣诞节到第二年的情人节,短短的三个月中,她就卖出了2000 套“绝版”衣服,包括画好的布料,净赚6 万元。

庄子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和学生们经过一大片森林,因为要建造一个大宫殿,木匠们几乎把树林中的树砍光了,唯独有一棵树他们却不动。学生就过去问木匠,为什么不砍那棵树?木匠说,这棵树没有用处,它的每个树枝都有疙瘩,而且没有一条是直的,所以既不能用来做柱子,又不能做家具,也不能烧,因为它的烟有害。

其实,木匠眼里的“用处”是普通人眼中的用处,因为那棵大树不符合木匠的标准,既有疙瘩又弯曲。正是因为没有普通的用处,结果可以安全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大到可以供一万个人坐在下面乘凉。而蔡锐的“绫罗绸缎”,虽然曾经因为是“二手”而不能迎合一般人的要求,却保全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反而发展壮大,给蔡锐带来的便不只是一般的制衣店所能创造出来的财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