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三、以民生改善为导向实现中国梦(1 / 1)

三、以民生改善为导向实现中国梦

民生问题关乎民心,系乎党运国运,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民生思想,科学阐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设计和价值取向,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南。

(一)“中国梦”内涵中的民生改善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生产力被全社会占有并造福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各项保障事业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历史新时期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梦的具体指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经济领域而言,“中国梦”包含着丰富而具体的任务和内容。如:在经济发展指标上,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在人民生活指标上,要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和谐稳定;在资源环境指标方面,要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等。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是我国将民生改善上升到顶层目标设计中并加以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民生改善是国家富强之本,民族振兴之基。中国梦的实现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更以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为归宿,民生改善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在“中国梦”的宏伟设想中,“人民幸福”是一个“大民生”目标。中国梦中的民生观,是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和以幸福指数为标志的民生观。以“人民幸福”为标志的民生观,不仅包括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含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意味着人民精神文化消费能力的增强,还包括着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种大民生观,从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出发,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公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居住环境等等因素。这是对狭义上的民生内涵的拓展,更充实和丰富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内容。

改善民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每个中国人在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个人价值的同步实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要“共同享有

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让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地享有“三个机会”,就是为了更广泛地实现社会公平,最终目标是为了更普遍地改善民生。

(二)全面深化改革路径中的民生导向要求

加强民生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既内在于中国梦的战略设想之中,又体现为当前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确保人民群众拥护改革、确保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是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民生导向下坚持改善、保障民生和促进共同富裕,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实现人民幸福这一梦想需要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民生导向的改革思维是消除中国梦实现障碍的必要手段。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也表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或者是主张发展起来以后再研究分配和改善民生,只能使发展成为无源之水,不可能具有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民生导向的改革,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还存在着必须克服的障碍。利润导向压倒社会发展目标和生态建设目标、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中“关系”盛行、劳动者权益受到侵蚀、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式增长致使生态日益恶化、围绕入学和就业的“占坑”、拼户口和托门路等现象还没有杜绝,只有用正确的民生利益观指导改革才能加以纠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只有解决人民群众最困难、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统筹改革,才能使改革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以民生导向的要求推动改革,需要改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重经济增长轻民众福利的倾向。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一定要注重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做”。这从另一侧面为我国深化改革设计了科学的路线图。一方面,正如改革初期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摸着石头过河”一样,民生保障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只能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得到解决,因而需要注重稳定性、连续性和累积性;另一方面,将民生保障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可以增强民生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克服脱离民众基本利益、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

民生问题的根本在于利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利益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解决民生这一现实问题还要靠发展,“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可以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必要的

物质前提,推动民生问题的加快解决。但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而不能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更不能以群众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为代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按照这个要求推进改革,就可以将改革的决策和实施建立在对民生问题客观评估的可靠基础上,既保证了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又可以有效减少和化解改革过程中的风险。在利益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底线思维,他强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坚持民生工作的底线,就是要提倡勤劳致富、合法致富、共同致富。只有守住底线、完善制度,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社会利益关系才能从根本上理顺。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民生发展动力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社会建设问题,在深层意义上它还构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民生问题涉及到就业、住房、消费、养老、教育、医疗、生态等各个领域,是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也决定着劳动者素质和作用的发挥。马克思主义认为,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由劳动者的素质和作用决定的,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激发劳动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新的常态化特征,既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阶段,同时也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阶段,急需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虽然速度放缓,但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强民生建设,有利于按照促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稳速度、增效益的要求,构建长期、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着力在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劳动人口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口就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引导劳动力适应和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加强民生建设,可以给企业施加压力,通过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推动其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技术和有效利用资源,使民生建设成为我国从要素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加速器。

加强民生建设,确立守底线、保基本的民生保障机制,有利于消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扩大内需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扩大公共资源的规模和覆盖面,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加强民生建设也有利于劳动者提高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在上升并超过了投资,同时服务业增加值也超过了第二产业,这充分说明了民生建设对于经济增长的巨大促进作用。可以相信,着力改善民生,将给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源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