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 / 1)

第一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和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早在1867年,马克思就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不抓科学和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早在1978年初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于教育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重申: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人才。同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988年,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战略思想,党中央在1985年先后发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分别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战 略方针。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他反复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培养人才的基础在教育。1995年5月,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 的方针。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 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这一转移的进一步深化和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必将使生产力产生新的飞跃。根据《决定》精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

(1)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障全国人民丰衣足食,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必须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农业科技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使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2)切实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集中优势力量,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区域综合发展、农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对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领域,力求取得重大突破。加速畜牧、水产养殖综合技术,特别是开辟新饲料资源技术的开发。开发并推广节水灌溉和科学施肥等技术。重视林业、水利、气象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要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在农业上的应用,加强农业基础性研究,为建设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引导其向技术密集、集约经营的方向发展。运用各类先进技术开创新的产业领域,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广开渠道,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扶贫工作。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科技和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培养技术人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引导贫困地区人民依靠科技开发当地资源,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发达地区也要在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援。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我国工业发展正在进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工业现代化,根本途径在于推进科技进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关键措施。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先进技术。技术引进要与国内研究开发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在注重引进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创新,增强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产业关键技术及工艺开发、装备研制,要逐步实现以国内为主,真正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基础上。(2)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继续推动产、学、研三结合,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以及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加快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3)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重点围绕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科技攻关,解决共性、关键性、基础性技术难题。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4)逐步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三)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

(1)高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要把发展高技术产业摆到优先位置

,在财税、信贷和采购等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要努力提高国产高技术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一些高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高技术研究与开发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源泉。发展高技术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掌握知识产权、实现产业化作为主要目标。(3)要充分发挥高技术对发展国防事业,特别是对发展武器装备的先导作用。加强国防科技的预先研究,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保证重点武器装备研制。继续全面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注重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

(四)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

(1)全面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依靠科学技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2)在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等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抓好一批综合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开发基地。

(五)切实加强基础性研究

(1)在当前一个时期,基础性研究要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重点解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创立新的技术和方法。要注重发展新兴带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支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理结合,重视软科学研究及应用。(2)基础性研究要按照“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瞄准国家目标和世界科学前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攀登科学高峰。(3)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现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开放的科研基地。

(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

(1)要形成布局合理的科技系统结构、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全社会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和科学的研究院所管理制度。建立起包括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精干的独立科研机构、重点高等学校、农村技术服务体系、民营科技企业在内的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各类科技力量合理配置,科学分工,优势互补,有机结合。(2)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优化科技系统结构,分流人才。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增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活力和动力。同时,要建立、健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以政府投入为主,稳住少数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从事基础性研究、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活动。“稳住一头”的工作,要在深化改革中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在开放和竞争的动态过程中,保持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要从科研任务、经费、设备、基地、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切实加强对“稳住一头”工作的支持。(3)进一步改革科技拨款机制,促进科学技术工作新型运行机制的建立。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科技活动要按市场机制运行。要在科技工作的运行和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4)建立科学的科研院所管理制度,使科研院所成为享有充分自主权、实行科学管理的法人。(5)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技管理体系。在深化改革中要理顺关系,改变科技工作多头管理、力量分散的状况。(6)加强科技立法和执法工作。制定和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相配套的各种法律、法规。强化科技法律、法规的实施。

(七)建设高水平的科技队伍,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

(1)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宏大科技队伍。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要选拔、培养一批跨世纪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带头人;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才干、能率领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新一代企业家。鼓励留居海外的科技人才回国工作。国家对他们实行来去自由、往返方便的政策。(2)科技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率先垂范,为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3)加强科学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八)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

(1)调整投资结构,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尽快扭转我国科技投入过低的局面,提高各项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2)增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要更大一些。同时,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3)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使其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4)继续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大幅度增加科技贷款规模。(5)对科技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继续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经过批准,在一定范围内,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活动,由国家给予扶持。不断完善并认真执行国务院有关推动科技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

(九)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1)在国家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以双边、多边、官方、民间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2)在基础性研究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拓宽与世界各国及国际学术组织交流的渠道,扩大交流的范围。

(十)切实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1)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新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善于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处理问题,提高驾驭现代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每年要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专门研究科技工作,切实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2)加强科技机构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科研机构、高技术企业都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为了加强全国科技工作的宏观决策与管理,设立国家科技领导小组。(4)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历

史性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及社会各界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做出贡献。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各级科协、学术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新闻媒介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在全国上下形成推动科技进步的热潮。

2012年7月6日至7日,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三、集中力量促进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

我们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说过:“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科技的作用。1956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 力》一文中讲到:“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毛泽东还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解放前,我国工业非常落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长足进步。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1964年10月,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称为“两弹一星”。1973年,陈景润发表了求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1973年,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因此,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的建设成就辉煌,不容否认。再举一个例子,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揭晓,3人共同获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1971年,抗疟队伍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国家开始组织力量成立课题开展组,新的攻关研究,屠呦呦也加入了研究队伍。屠呦呦等人坚持不懈地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至1978年,青蒿抗疟共治疗2099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青蒿素作为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得到世界关注。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4年后,屠呦呦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2012年,原煤产量达到36.5亿吨,比1978年增长4.9倍;粗钢7.2亿吨,增长21.8倍;水泥22.1亿吨,增长32.9倍;汽车1928万辆,增长128.3倍;家用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万台;彩色电视机由0.4万台增加到1.3亿台。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2012年产量分别达到11.8亿台和3.5亿台。35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达到17.6%。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动下,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2年的8.9年。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689万人,比1978年增长16.1倍;在校生2391万人,增长26.9倍;毕业生625万人,增长36.9倍,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201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0298亿元,比1995年增长28.5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8%,上升1.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21.71万件,增长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并全部研制成功。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基因工程、高性能计算机、新材料、量子信息、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成功转型为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基础。

201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5项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67项;授予7名外籍科技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总之,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集中力量发展教育事业,使中国在短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