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17文化建设热点解读
唐洲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编者按】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在《求是》2016年第23期发表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一文。文章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大大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文化自信在于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强大的自信,努力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以坚持坚守的从容、奋发进取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绵延不断、接续推进的过程,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过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优势,在于有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党始终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坚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适应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时代的青春活力,从而使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树立自信。
文化自信源于对贯穿其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的坚守与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的热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文化自信源于不断创造奇迹的改革发展实践创造和群众智慧。国家兴旺,文化兴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在波澜壮阔的推进,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道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应自信笃定,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优秀文化作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继承、发展、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缺乏文化自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给中华民族留下的精神创伤。当前,有些人盲目“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言必称希腊,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针对这些错误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最大共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因此,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并在此基础之上,延展为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任何发展道路、理论学说、制度模式,离开了丰厚文化滋养和核心价值观支撑,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依。概言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外化和具体呈现,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自信。我们说文化自信更基础,就在于文化自信关乎道路、理论、制度的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关乎它们能否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获得信念根基与牢固认同。
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既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又像水一样润物无声、包容一切,它深深蕴涵在每个人的意识里,表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体验和日常道德之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文化的熏陶,是由心灵内在向行为外在的文化体现。因此,文化作为软实力,具有硬实力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用无形的思想和观念、以无形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通过天然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我们说文化自信更广泛,就在于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的思想、价值和行为之中,影响人们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选择和认同。任何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都只有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认同。
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之中,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在世界各种古老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这种经久不衰的延续力与持续性,是其强大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的展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时,深刻指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说文化自信更深厚,就在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5000年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就在于我们只有从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历史时空中,立足于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和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真正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也更加紧迫。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基本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我们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路,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中辨析主流与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最强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必须明确这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决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
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重要方针落实到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承续民族传统、植根伟大实践、秉持开放包容,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要始终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始终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要始终以积极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坚持辩证取舍的方法,提高转化再造的能力,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博采众长,不断赋予先进文化强大生机。
使创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旋律、最强音。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我们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让我们的文化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刘余莉: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智慧
【编者按】2016年9月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撰写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智慧》一文。文章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传统社会的圣贤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观念,并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而当前我们的道德建设之所以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虚心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教育的经验,导致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对道德教育规律的理解不足。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道德建设之所以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虚心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道
德教育的经验,导致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对道德教育规律的理解不足,从而对道德教育丧失了信心。
我们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道德教育处于“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必要”的尴尬地位。而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传统社会的圣贤教育接受了儒家的观念,并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目标明确、规范概括
中国传统社会从治国理念的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礼记·学记》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就是说,建立一个政权和领导一国的老百姓,教育至关重要。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并使人的善良不断增长。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一定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即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也就是《三字经》上说的,“首孝悌,次见闻”。只有教育办好了,人心得治了,伦理关系协调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中国古人认为,大道至简。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明确简要,易记易传,因而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普遍奉行的价值观,这包括“四维”,即礼、义、廉、耻;“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因为由儒、释、道三家共同承担,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除了伦理道德教育之外,还包括因果教育,核心都是教导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特别是因果教育,贯彻于儒、释、道三家教育之中,如《易经》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大学》有言,德本财末,“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中庸》有言:“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皆属因果教育。道家以讲因果报应为主题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都属于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佛家把因果规律讲得更为彻底。这些都为形成淳朴向善的民风和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形式多样,并且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开始,《说文解字》中说:“育,养子使作善也”。古人持家治国,可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自五四运动以来,传统文化惨遭批判,家规大都被废弃,即使能够自我反省,也因无所凭依而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致使在一定程度上缺失做人的准则,导致不少人心悖逆、越理犯分之事。所以,重视家庭教育,从小教会子女做人的规矩,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可以共同遵守的道德观。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群书治要·汉书》中说,“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意即古代的君王,没有不把教化看作是大事的。他们设立大学以教化于国都,并设立庠序(地方学校)以教化于城镇乡村。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秉持了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理念。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音乐、歌舞、戏剧、诗词等,无不以宣扬道德、弘扬正气为主要内容,这样才能使社会正气上升,邪气下降。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网际网络渗透到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教育对人的价值观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文化部门、新闻媒体等,更应当承担起弘扬社会正气的责任,为倡导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次序合理、保障有力
《群书治要·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这就是说,劝人为善的道德教育,应当从培养人的孝心开始。这是因为,孝的教育,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恩义、情义的情感。如果恩义、情义的处世原则培养不起来,就会形成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这样的人往往就会见利忘义或忘恩负义。而孝是靠老师来教导的,孝亲与尊师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师所教导的孝包括: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因此,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群书治要·孝经》上也讲:“长幼顺故上下治”。可以说,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秩序的根本。
中国传统社会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是通过教育、考试、人才选拔、监察、法律、激励制度保障的。例如,规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处罚。《孝经》有:“五行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的说法,规定对不孝者要“斩首枭之”。北齐律首创“重罪十条”,其中不孝罪为“十恶不赦”的罪名之一。
除了从法制方面强化推行道德教育以外,中国传统社会还通过建筑物的设计来有效地强化和实现伦理道德的教育,把伦理道德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民间的四合院,正是为了便于实行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和大家庭的生活。这种高度艺术化的社会教育,体现在传统建筑、雕塑、音乐、绘画、美术之中,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中国古代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并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简单地说,社会弘扬什么,就要通过制度激励什么;反对什么,就要通过制度约束什么。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方法有效、重点突出
《说文解字》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儒家看到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身体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因此特别强调“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强调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在这方面,《群书治要·荀子》强调:“圣哲君子,治之源也,官人守数,君子养源,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而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故政令不繁而俗美。百姓顺上守法而安乐之矣”。真正贤圣的国家领导人不仅是身体力行了礼、义、忠、信的道德楷模,而且也是在治国理念上落实“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人。
中国古人着重培养的是每一个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能力。古人说:“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如今,小至家庭夫妇之间的冲突,大至种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彼此只知道责怪对方,而不能够反躬自省而导致的。所以只有从小教导人培养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责任意识,遇到矛盾每个人都能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指责对方,才能最终化解冲突和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
龙国贻:文化扶贫要做“柔”文章
【编者按】2016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龙国贻撰写的《文化扶贫要做“柔”文章》一文。文章认为,做好民族地区的文化扶贫,关键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把开发和保护、传承与创新、文化和生态等紧密结合起来。
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的要求。笔者在民族地区调研时了解到,文化扶贫是这些地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使扶贫脱贫概念更加丰富饱满,凸显了扶贫工作的人文内涵。把文化扶贫工作做得更加大气、精准,既要有硬功,也要用巧劲。
民族地区文化是一个有着内在关联的有机生态整体,既传承着少数民族祖祖辈辈的文化基因,也蕴含着无限丰富的开发契机。比如,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苗族“采花山”等民族节庆文化,蒙古长调、侗族大歌、苗族舞蹈等民族音乐歌舞,无不流淌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涓涓细流,浸润着民族文化生态的世道人心,同时也是文化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调研中也发现,个别地方存在观念上的误区,试图用现代文明对民族地区文化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改头换面”,结果输血式扶贫却带来了文化荒芜;有的大搞文化旅游模块开发,但由于未能用好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导致千村一面、千寨雷同,连项目、解说词、纪念品都高度重合。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警醒深思。
做好民族地区的文化扶贫,关键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把开发和保护、传承与创新、文化和生态等紧密结合起来。需要看到,民族地区文化不仅仅是有待开发的资源,更是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日常生活中正在实践的生活方式。一些在特定时间和场合举行的祭祀、传经、礼俗等,仍然是他们的生活价值和意义源泉。因此,在扶贫过程中特别要对民族地区文化体系会好诊、把好脉,把能够开发开放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充分用好,把体现民族核心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内容重点保护好。要摒弃扶贫过程中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唯GDP论,避免造成过度商品化等现象,防止民族地区文化变质变味。
让民族地区真正实现“文化富矿”的转化,需要从“由外而内”的文化帮扶向“由内而外”的文化成长转变,并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激发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内生活力,才能把一时一地一策的文化扶贫转化为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涵养发展的长久之计。在这方面,贵州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经验值得借鉴。早在2012年,文化部就在黔东南设立了贵州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前提下,当地深入挖掘苗侗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自然禀赋优势,蓄势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打造了国内外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走出了一条既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又让更多困难群众共奔小康的新路子。
除此之外,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还要把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纳入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的法治轨道中。从法律法规来看,目前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更多体现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对于文化权利的保障还相对较少,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文艺作品被侵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亟待加强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强覆盖,使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在国家立法层面得以保障。
总而言之,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既要有所作为,又要顺势而为,善于用“巧”的办法,做“柔”的文章,达到“和”的成效。
庞井君:燃起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编者按】2016年12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撰写的《燃起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一文。文章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具有极强的现实性、理论性、学术性和艺术感染力,是新形势下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揭示了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的方向和路径。
鲁迅先生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民族复兴和时代进步的历史高度,指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讲话文风朴实、文采斐然,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极强的现实性、理论性、学术性和艺术感染力,是新形势下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讲话运用文艺工作者熟悉的视角、通过文艺工作者熟稔的口吻、运用文艺工作者熟知的话语,揭示了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的方向和路径,是一篇吹响民族文明发展号角、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宏文,又是一篇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文,给广大文艺创作者、文艺评论家和理论工作者以深深的启迪。
耕耘生活的田野。生活是文艺的土壤和源泉,文艺是人类生活长出的禾苗,结出的硕果,在生活的田野里辛勤耕耘
是文艺创作的根本路径。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创作的源泉来自哪里?来自于我们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来自于人民砥砺前行的脚步,来自于大千世界中活色生香的生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深入生活,艺术才能植入最深刻的现实;扎根人民,作品才能流动最真挚的情感。依靠苍白的虚构杜撰,最终会被读者无情抛弃。仅用表面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追求形式上的华丽,难以掩盖思想的贫乏,最终也一定会被时代无情抛弃。只有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与现实碰撞,与人心激荡,才能生发最动人的力量。也正是这种艺术的力量,才能让人得以面对外在的强大力量挑战时作出自觉的回应,得以在美的享受中克服并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无力感、疲软感、卑微感和恐惧感。也只有这种艺术的力量才能使当代人类得以在寂寥空旷、危机四伏的宇宙中获得存活的勇气和底气。
文艺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不是被动地反映生活,不是机械地复制生活,不是把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作为作品的主要内容,更不能把吸引眼球、刺激感官、哗众取宠作为文艺作品的卖点。艺术源于生活而又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家不但要练就感受体悟生活的本领,还要练就提炼生活、升华生活的能力。面对生活原野,艺术家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又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重建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艺创作观照现实、挖掘价值、守望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国家、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作品。
守望文化的家园。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土壤,那么文化就是艺术的家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历尽磨难又不断浴火重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明5000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滋养孕育着中华艺术和中华美学的生机活力。古雅清新是其精神气质,自由自然是其精神价值,和而不同是其精神结构,必将对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危机的克服和价值体系的构建发挥独特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乾父坤母,万物一体,人和自然是“亦师亦友亦爱亦一”的关系。中国人的最高生命理想是通过融入自然万物而实现伟大、自由、永恒和超越。这种对自然的体认在艺术领域得到生动活泼、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积淀生成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中华美学精神。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奠定了中国艺术坚定的自信、自立和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必须牢牢坚守的精神家园。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觉,使优秀的文艺作品成为照亮中华民族不断前进道路上的火炬和灯塔。
注目人类精神的天空。人类的精神天空是像宇宙一样无限深远、无限复杂、无限神秘的世界。面对全球化文化发展格局和崭新的生态环境,我们的目光应该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不断开创新境界、拓展新领域、构建新话语、建立新生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纵观人类文化思想史,当代人类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和转型正从根基上深深触动着自轴心时代以来形成的人类思维基本框架和基本价值体系。各种学说、观念、思潮异彩纷呈,融合激荡,沉浮积淀,澄之不清,扰之不浊,给人们提供了如此宏阔、如此复杂、如此深刻的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展望未来,人们将生存于重叠交融的自然物理时空、主体精神时空、文化符号空间、虚拟空间这四个世界之中。这种多维世界的生存形态为当代文艺发展增添了更加丰富、复杂、神秘、无限的可能性,也蕴含着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契机。
直面现实,拥抱时代,面向未来,我们的胸襟应该无比宽广,视野应该无比开阔,目光应该无比深远,思维应该无比深刻,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在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召唤下,洞察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前途,创新文艺创作手段、平台和机制,优化文艺创作的环境与生态,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努力攀登民族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振起理论的翅膀。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然而没有一双坚强的理论翅膀,小鸟便飞不起,飞不高,也飞不远。哲学家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文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理论支撑和评论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很多重要理论论断和思想观点,不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极具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值得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比如,明确将“文艺评论”与文学、音乐、美术等并列为文艺门类之一,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还提出要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提高人民群众艺术素养。这对于发展艺术教育和营造健康的艺术生态具有很强的指导和推进作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体制深刻转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激荡,文艺也发生重大变革,文艺理论体系、文艺价值观念和文艺实践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类型、文艺群体和文艺组织不断涌现,文艺评论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推动文艺评论繁荣发展,既需要从战略上做好“顶层设计”,又需要从理论、组织、阵地、人才等各方面扎实推进工作。特别是从学术体制角度,推动“文艺评论学”学科建设,更是当务之急。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给人们提供了如此宏阔、如此复杂、如此深刻的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对人类未来命运所提出的挑战如此尖锐、如此根本、如此紧迫。我们只有以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人类文化前行的方向,才能找准中国艺术的定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以文艺的灯火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道路。
蒋家平:文化自信:不竭的动力源泉
【编者按】2016年11月10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蒋家平撰写的《文化自信:不竭的动力源泉》一文。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文化自信”这个命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深刻揭示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历史充满敬意。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为悠久和灿烂、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形态之一,为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弘扬与创新,中华文化已经成为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牢牢印刻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共同信念和核心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所说的,“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无论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是“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无论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还是“人心向善”的道德观,也无论是“民为邦本”的治理观,还是“孝悌忠信”的伦理观,中华文化中的这些核心价值追求,不仅可以为个人的修身、家庭的和睦相处提供精神滋养,也可以为社会的治理、国家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还可以为如何处理国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中国式智慧。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社会治理体系,与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演进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华民族未来的创新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也必将继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正是源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敬意,对其核心价值、创造能力和未来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念。
文化自信是对不同文化交融充满自觉。在积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中华文化所固有的不足,从而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事实上,在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不仅面临着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也面临着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可割裂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文明越向前发展,就越是需要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以中国历史为例,无论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魏晋以降儒道释的此消彼长,无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还是鸦片战争以后对西学与中学的“体用之争”,也无论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还是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尊崇,乃至1980年以来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性吸收,说到底都是中华文化在不同学派、不同思想乃至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碰撞中实现对自身文化糟粕的扬弃和对外来文化优秀部分的吸纳,从而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展开自我批判和价值重构,使得中华文化能够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获得新的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之所以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正是源自对中华文化勇于自我批判与价值重构这一优良传统的高度认可和充满自觉。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未来前景充满信心。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中华民族重新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既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更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坚韧不拔而又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提升的历史性成果。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已经成为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
面向未来,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特别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对中华文化的未来与前景充满信心,坚信中华文化将同其他各民族文化一起为人类对更美好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中国智慧,坚信中华文化能为人类社会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