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城下洒热血——邓萍(1 / 1)

红军英烈故事 杨江华 3402 字 1个月前

遵义城下洒热血

——邓萍

邓萍对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作战指挥沉着果断,英勇顽强,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优秀军事干部。

——彭德怀

邓萍(1908~1935),四川省富顺县人,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院。在校期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他参加领导平江起义。1930年,他出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任红五军军长。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邓萍协助彭德怀指挥部队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1935年,邓萍在指挥红3军团先头部队攻占遵义城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谋划平江起义

1966年4月的一天,一辆轿车从北向南行驶在四川省内江至宜宾的公路上。车上坐着的,是从成都前往宜宾视察工作的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彭德怀元帅。当他得知车已驶入富顺县境内时,急令停车。彭德怀走下车,眺望远方,只见沱江蜿蜒流淌,帆影点点,丘陵起伏绵延,一片碧绿。他感慨道:“真是地灵人杰啊!难怪英才辈出。三十多年前,我有一位亲密战友,就是这里的人。可惜他早已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说罢,神情凝重,沉思良久。

彭德怀说的亲密战友,就是红军高级将领邓萍。

邓萍,出生于四川富顺县凉高山,早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中。1927年,他只身从四川来到武汉,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开始了比较系统地共产主义教育学习。由于他表现出色,不久就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27年冬,刚从军校毕业的邓萍受党组织的派遣,前往国民革命军湖南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做兵运工作。临行前,党组织向他介绍了团长彭德怀的情况,并交代了此行的任务。

时年30岁的团长彭德怀出身贫苦,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早在北伐时期,就结识了共产党员段德昌,在其启发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邓萍此行的目的,就是充任彭德怀与党组织之间的纽带,促使第一团早日起义,成为一支革命的生力军。

经人介绍,邓萍认识了彭德怀,并展示了自己能书善画的特长。彭德怀甚是喜爱,将邓萍留在了团部当文书。过了一段时间,党组织向彭德怀说明了邓萍的身份,彭德怀甚是欣慰。在“四一二”、“七一五”之后的革命低潮时期,彭德怀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转眼过了年,一天午后,党组织派人秘密通知邓萍,中共湖南省委批准彭德怀入党。当时,在国民党军中主持共产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条件是可想而知的,没有党旗,没有桌椅。正当大家为难的时候,邓萍笑着说:“我来给大家请导师。”说完,他拿出了两幅亲手绘制的油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就这样,几个满腔热血的革命青年庄严、神圣地立下了“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

6月中旬,第一团由南华安地区调到平江县城。7月,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来到平江视察工作并伺机发动起义。在紧张进行起义准备工作的日日夜夜里,邓萍不顾疲劳,除了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外,还找人谈话做工作,了解起义的准备情况,并协助彭德怀、滕代远沟通上下的联络工作,十分繁忙。由他负责起草的第一团起义后成立红五军的十大政纲,及各种标语、口号、传单、布告等,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辛劳。

经过紧张的军事、政治、思想和组织的全面准备之后,7月22日上午,由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等共产党人的领导的平江起义爆发了。经过近1小时的猛烈进攻,起义部队将全城反动武装彻底肃清。

古老的平江城内,红旗招展,一片欢腾。

平江起义成功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邓萍任参谋长。与此同时,起义部队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五军委员会,由邓萍担任书记。

红五军的建立,壮大了红军力量,为湘鄂赣苏区的开辟,为红旗漫卷中央革命根据地准备了条件。

“我断了的翅膀又重新长上了!”

邓萍协助彭德怀率部经过艰苦转战,冲破国民党军的道道封锁线,于1928年12月10日到达江西宁冈新城,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胜利会师。

此时,湘赣两省敌军加快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剿”的步伐。为了粉碎国民党的“进剿”,红军决定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由彭德怀、邓萍等率领红五军留守井冈山,朱德、毛泽东则率领红四军出击赣南,到外线打击敌人,并将部分敌军引走。

会议结束会,邓萍回到红五军进行动员,教育大家加深对留守井冈山重要性的认识,坚定大家留守的决心。此外,他还奔走于井冈山的大小五井地带,详细视察了几大哨口,指挥加修了工事。

1929年1月26日,国民党军第二、第三、第四路军同时向井冈山桐木岭、黄洋界、八面山这三个哨口的红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黄洋界的战斗最为激烈,敌人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不顾伤亡连续冲击。红军凭险抗击,打退敌人接连两天的轮番攻击,战斗异常残酷。28日夜,敌第三路军一部迂回到黄洋界侧后发起攻击,红军腹背受敌,黄洋界阵地失守。

红五军前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突围。邓萍指着墙上军事地图的一处说道:“突围地点,选在赣敌、湘敌结合部。集中我们现有的兵力,形成相对优势,出其不意,猛打猛拼,撕开一条口子。在这之前,前沿各部不要与敌脱离接触,‘粘住’他们,暗中抽出大部分兵力,准备参加突围战斗。由我率领特务连、机枪连、迫击炮连作 ‘尖刀’,待缺口撕开后,一团、七团分别作为左、右翼,形成一条安全通道,政委带领电话队、卫生队护送全部家属、伤病员快速通过,军长带四团殿后保护。”

彭德怀一听,连连摆手:“不妥!不妥!我从前在湘军当兵时就到过

这里,要论作 ‘尖刀’、打前锋,你没有我合适。”邓萍坚决地说:“你是一军之长,责任重大,今后五军的发展还要靠你。再说,还有那么多的伤病员和家属需要保护,这是朱、毛首长临下山时交给你的重任啊!军情紧急,莫要再争论了。”

按照邓萍的这番部署,红五军冲出重围,辗转兴国,在于都突袭取胜。就在这时,邓萍负伤感染,高烧不退,只好留在当地养伤。临走时,彭德怀对其负责人反复叮嘱:“一定要保护好、照顾好邓萍同志!”

三个月后,彭德怀率红五军回师井冈山路过这里,见到了邓萍。痊愈后的邓萍眼噙泪花:“军长,这三个月我天天想你,想我们的部队。现在我伤愈归队,向你报到!”彭德怀激动地说:“欢迎归队,我断了的翅膀又重新长上了!”说罢,两双手有力地握在了一起。

邓萍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队伍,更加英勇地参与到战斗中。

攻克长沙的战斗

1930年6月,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军团长,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年仅22岁的邓萍被任命为军团参谋长。

红军第三军团成立后不久,即奉命投入到切断武昌至长沙段铁路的作战中。6月15日,彭德怀、邓萍组织召开前线指挥部会议,对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关于湘鄂赣红军帮助鄂南与鄂东南地区暴动,切断武昌至长沙铁路和进攻武汉的指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邓萍和彭德怀不赞成攻打武汉,会上邓萍作了发言:“以红军现时的力量,是不能搞城市暴动的,否则只能做无益的牺牲。武汉有敌军五个团据守,而且有坚固的工事。岳阳、阳新分别有国民党钱大钧部十二个团和罗霖部一个师驻守。我军如进攻武汉,钱、罗两部必然尾随夹击。这样,红军前有坚城,后无退路,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应先消灭鄂东南六个县的地主武装,进而西进攻占湖南岳阳,作为攻打武汉的准备。”邓萍的话得到大家的赞同。会议决定,部队继续向西南进击,开展攻势作战。

6月16日,红三军团主力先后攻占了铁山、金牛、鄂城等重要市镇,国民党武汉行营极为恐慌,急调驻岳阳的钱大钧部两个师十二个团星夜赶赴武汉,加强武汉的防御力量。此时,岳阳仅有国民党军何键部一个多团的兵力驻守。依据敌情的这一变化,邓萍及时向彭德怀建议,应先吃掉岳阳的守敌。随即,红三军团转向敌军兵力空虚的岳阳方向前进,23日攻占通山县城,击溃国民党军第七十七师第三团,缴获步枪六十多支。24日,他们又攻占崇阳县城,同时控制了咸宁县大部地区。

夏日的黄昏,没有鸟啼蛙鸣,只听得见红军指战员“刷刷”的脚步声,战士们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奔向岳阳,消灭敌军。随军前行的邓萍也累得气喘吁吁,他看见战士们斗志昂扬的神情,欣慰地笑了笑,抬头向远处眺望,岳阳就在眼前了。

7月1日,红三军团相继进占蒲圻县的赵李桥、羊楼洞和湖南省临湘县城和楼司、城陵矶、云溪等城镇,进抵岳阳附近地区。4日,红三军团向岳阳发起攻击,经过两小时激战,歼敌两个营。攻占岳阳后,残敌在帝国主义军舰的掩护下,乘船逃往君山。这次战斗,红军缴获长短枪五百余支,机关枪十八挺,75野炮四门,山炮十二门,及大批军用物资和粮食。

至此,红三军团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切断武(汉)长(沙)铁路的任务。

红三军团攻占岳阳后,敌军急调长沙、武汉兵力联合向岳阳反扑。7月6日,红三军团主动撤出岳阳,重返平江苏区。在此作短期休整期间,红三军团内部分干部职务作了调整,军团参谋长邓萍兼任第五军军长。

期间,红三军团得知国民党湘军何键第四路军主力集中在湘桂边界地区,长沙市防务空虚, 红三军团趁机沿平浏边界向长沙推进。

红三军团主力到达平江地区以后,敌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匆忙调遣第十九师第五十五旅从衡阳赶到长沙,会同长沙守军共约七个团的兵力,由第十五师师长危宿钟统一指挥。危宿钟受领重任后,心想这回一定要露一手,好在上司那里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7月19日,他率部于由长沙沿长(沙)平(江)大路向平江县城推进,企图先发制人,一举消灭红军。

7月23日拂晓,敌先头部队进到平江城西南十公里的晋坑、三角塘一带,后续部队进至金井、春华山一线。彭德怀、邓萍抓住敌人呈一线部署,兵力分散的弱点,决定集中力量,首先歼灭敌先头部队,然后跟踪追击。于是,他们命令部队向位于晋坑的敌人发动进攻,以一部兵力从正面堵截,以主力和湘赣边红军独立师从两侧实施包围攻击。经过激烈战斗,敌人约一个团的兵力被红三军团歼灭,其残部逃向金井。

红三军团指战员乘胜追击,迅速逼近金井,后分两路向金井守敌发起攻击。红八军从正面进攻,红五军一部插到敌后,断其退路,主力占领金井东侧的要地,同红八军一起向金井发动猛攻。在湘鄂赣边红军独立师与苏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攻占金井,残敌第四十五旅大部,向永安、郎犁市、长沙溃退。

此次战役红三军团缴获长短枪数百余支,轻重机枪六挺。

何键听说红三军团攻占金井,大惊失色,连夜从湘桂激战前线撤兵,驰援长沙,并扬言:决与长沙共存亡。

金井战斗后,红三军团对溃逃的敌人衔尾追击。在红军的双面夹击之下,敌军纷纷向长沙城里逃窜。27日,红军对长沙发起了进攻。红军刚一进城,信誓旦旦“决与长沙共存亡”的何键立即慌乱地只身潜渡到湘江西岸,仓皇而逃。红三军团控制了长沙全城,并以第五军一部追击逃敌至易家湾。至此,长沙战役胜利结束。这是红军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一度攻克的唯一省城。

娄山关战斗打响

1933年夏末,不甘心四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纠集百万兵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五次“围剿”。此时,毛泽东已被排挤出党中央,把持中央大

权的是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

1934年4月,敌人以七个师、一个炮兵旅的重兵在飞机的掩护下向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发起猛烈进攻。中革军委命令:由红三军团防守广昌,不许放进一个敌人,违者军法处置。彭德怀、邓萍组织全军团一万二千人进入阵地,调集精壮战士日夜抢修工事和碉堡。

在军团司令部,彭德怀向前来视察工作的李德、博古进言,提出合理的作战方案。彭德怀为增加进言的效果,拿出一张邓萍昨天连夜绘制的《广昌机动防御首长决心图》。李德看了一会儿地图,嘴角浮起一丝轻蔑和嘲讽的笑意,说:“我曾经批评过刘伯承同志,说他白在苏联上了几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我听说邓萍同志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但看了这份有许多常识性错误的东西后,我也不得不对邓萍同志提出同样的批评,他的黄埔军校算是白上了!”听到李德口出狂言,肆无忌惮地侮辱邓萍,彭德怀“呼”地站起来,怒不可遏地指着他说:“邓萍同志和我并肩战斗了六年,给我出了多少好主意,谋划了多少战斗,你知道吗?他的军事才华,岂是你李德能够比的?”李德恼羞成怒,冲着彭德怀大吼:“你们必须执行中革军委的命令,不准有一丝改动。否则,后果自负!”

在错误路线的指挥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邓萍目睹和经历了这一切,非常痛心。1935年1月9日,红军占领贵州省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当邓萍听说毛泽东重新回到红军领导岗位上时,从内心里感到欣慰和喜悦。

遵义会议结束以后,红一方面军一反被动挨打的局面,飞渡赤水,调动敌人,摆脱困境,驰骋在黔北、川南一带,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为了再次占领遵义,以调动敌人南返,1935年2月,邓萍协助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二渡赤水后,进抵娄山关下,在山坡上搭起了临时指挥所。25日,娄山关战斗打响了。

娄山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是四川与贵州之间的重要隘口,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黔军杜肇华旅和第十五军团防守这个地区。

当日拂晓,彭德怀、邓萍率红三军团指战员,从北向南对娄山关之黔军发起猛烈进攻。高耸入云的娄山关,弥漫在炮火硝烟里,喊杀声和军号声响彻云天。刹那间,娄山关被浓烟吞没了,只有灼热的云团在扩散、在升腾……邓萍同彭德怀一起,冒着敌人的火力,出入前沿阵地,指挥部队作战。战斗继续一阵以后,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一部,以迅猛的冲杀拿下了敌人控制的制高点——点金山。

敌人为夺回阵地,调集约6个团的兵力,组织多次反扑,均被红军击退。在坚守和反扑的较量中,红军消灭了无数敌人,自身也损失了不少。战士们轻伤不下火线,身上淌着血坚持参加战斗。红三军团以一部兵力从正面钳制敌人,集中主力分别从两翼向敌人后方的黑神庙、板桥迂回,歼敌一部,剩下的敌人仓皇夺路而逃。

当时,毛泽东曾即兴赋词一首《娄山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遵义城下洒热血

娄山关战斗胜利后,红三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26日红三军团在董公寺、高坪、大桥等地击溃黔军第六、第十五、第九团的拦阻,接着于27日在遵义城西北的石子匍等地,又将黔军第一、第五、第八团击溃,进到遵义城下。黔军残部退入遵义城,固守等待援兵。

当日黄昏,红三军团不顾疲劳,奋力发起攻城战斗。邓萍在指挥三军团战斗时,连连高呼:“同志们冲啊!追啊!追到遵义去,活捉王家烈!”红三军团这支能征善战的英雄部队,此时在邓萍参谋长的带领下,势如破竹,直逼遵义城下,并一鼓作气抢占了新城及城边村落。攻打遵义事不宜迟,否则敌军的增援部队就要迅速到达。邓萍向部队传达了彭德怀军团长的命令,一定要在当晚攻下遵义,以便在第二天歼灭增援的敌薛岳部队。

2月27日黄昏,邓萍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悄悄接近敌人前沿。他们三人隐蔽在距护城河五十米远一个小土坡的草丛里,寻找一条便于部队向前运动的路线,以便夜幕降临时发起总攻。这个位置便于观察,但距离比一线步兵班的冲击发起阵地还要靠前,非常危险。邓萍一边观察,一边对身边的人说:“你们先钳制住守城之敌,待军团主力到达后,今夜发起总攻,一定要在明天拂晓前拿下遵义。”他把望远镜递给身旁的人,叮嘱说:“情况紧急,明天增援的敌人就要到……” 正这时,一名小通信员从后面偷偷摸上来报告情况,邓萍交代了几句,小战士答应一声就趁着薄暮飞身跑回。没想到,这一下把邓萍他们三个暴露了,突然一排子弹扫射过来,邓萍一头栽倒在草丛中。年仅27岁的邓萍头部中弹,停止了呼吸。

邓萍不幸牺牲的消息很快在部队中传开。红三军团指挥所里,握着电话筒的彭德怀听到这不幸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流着眼泪对着话筒破口大骂,高呼:“拿下遵义城,为邓萍同志报仇!”当晚,红三军团主力怀着为邓萍复仇的满腔怒火向遵义老城发起猛攻,第二天早晨再一次胜利地占领了遵义城。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遵义战役的胜利,但邓萍同志却未能亲眼看到,他安息在长征路上,用无声的欣慰激励着千百万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战斗胜利了,红三军团的战士们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倍加思念他们的参谋长——邓萍。团政委张爱萍当写下一首挽诗:

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烟。

“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这首挽诗是对邓萍为了革命事业而奉献一生的素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