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籍贯江苏省沛县,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1981年于河南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先后在河南大学政治管理系、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任教。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2年以来,在《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江海学刊》、《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约150篇,出版个人专著《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外王之学》、《寻求人生智慧》、《生存哲学》、《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五部,合著多部。学术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现当代哲学。
张曙光的理论兴趣萌生于对“文革”后期社会问题的思考;其学术历程一方面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相伴随,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补课,包括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西方学术思想两方面的汲取。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概念、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以历史选择论而非历史决定论重新理解并发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关论文曾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后来的研究涉及过程论、价值论、生存论存在论和生命哲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研读中西经典著作和思考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问题,辨析现代和后现代各种代表性观点,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问题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见解。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文明秩序的建立”。文明秩序的建立要求思想理论界必须面向事情本身,打破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思想框架,确立合理地分界与合法地跨界的原则,明确传统人文理念与现代生活态度、全球化与地方性的互动和转换,从多元价值取向中透视“人文价值秩序”生成的逻辑,并由人文价值秩序引导“社会组织秩序”。为此,中国的学者应当努力从中西思想文化中抉发出生命哲学和文化哲学思想,特别是通过对中国传统的生生为易、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与源于西方古希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资源的阐发和融通,立足“个体、共同体、人类和大自然”这四个层次的辩证转换,深入认识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人的心灵秩序的内在关系,深入探讨现代人的生命及其文化形态的内在矛盾与解决矛盾的途径。这样,中国的学者才谈得上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为使人类社会成为“大家庭”和“俱乐部”的统一体而作出思想贡献。
本书选取了张曙光《生存哲学》中的第2章《马克思的哲学生存论思想》和发表于《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历史》两个文本。
在《马克思的哲学生存论思想》中,作者认为,一提到“马克思哲学”,我们就会想到“唯物史观”或“实践唯物主义”。这没有错。然而,对“唯物史观”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歧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唯物史观都被归结为“经济决定论”;在中国则先后被理解为“阶级斗争学说”、“群众史观”或“生产力决定论”。虽然人们公认“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但“实践唯物主义”这一称谓,却迟至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被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陆续采用,并且,许多学者至今未将“实践”看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这说明,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始终存在着一个依据什么样的思想尺度和路向的问题。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哲学根本上是关于“人类命运及其解放”的学问,那么,参考西方现代哲学的“生存论”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及其现代意义,理解马克思赋予“历史”、“实践”和“唯物主义”的新的涵义,就不失为一个可取的解释学策略。本篇所述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考虑之上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历史》中,作者认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对全球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并反过来以当代人类实践经验推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和范式转换,是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重大理论任务。本文基于历史的实践的观点,通过探讨并回答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性质问题、现代“劳动分工”、“社会分化”与历史的“发展”、“超越”问题、现代历史的“现代”与“传统”和“未来”的关系问题,较为具体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意义和理论创新的若干重要论题,表明了依据实践理解历史,而又以历史的视角看待现代人的实践方式及理论形态,是推进历史理论发展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