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孩子,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1 / 1)

告诉你孩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也不是有权人的,而是属于有心人的!人若有心,一切事情就会由你主宰,你的生活就会少一些困惑,你在将来的道路上就会少一些磕磕绊绊。

1.耻辱戒指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曾发生一起严重的“豆腐渣工程”事故,一座在建桥梁突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取证,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加拿大工学院设计错误,工学院为此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为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加拿大工学院买下了这座废桥的全部钢材,并将它们全部加工成戒指,起名为“耻辱戒指”。

这以后,只要是该学院的毕业生,他们在毕业离校时,除了拿到一张毕业文凭外,还会得到一枚“耻辱戒指”。

如今,在加拿大科技界,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还是虎虎有生气的年轻人,只要是毕业于加拿大工学院的,右手的无名指上都会戴着一枚样式相同的钢制戒指。他们忍辱负重,严谨治学,勤奋工作,干出了非凡的业绩,为母校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戒指,本是一种套在手指上用做纪念或装饰的物件。然而,在这个故事中,戒指则成了一种耻辱的印记、一种教训的铭刻、一种事业的警戒,甚至成了一种人生的鞭策和激励。

耻辱戒指,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耻辱,这是一个极富创意的金点子。它以极小的成本、极典型的象征、极方便的使用,激发起加拿大工学院每一位毕业生的羞辱感、荣誉感和进取心。

而在美国的亚桑利那纪念馆,至今仍在出售一份“耻辱报纸”。

亚桑利那纪念馆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三百五十四架飞机空袭珍珠港悲剧的缩影。在瓦胡岛暗灰色山体映衬下,整个纪念馆犹如白色的巨棺,静静地横卧在沉舰之上。纪念馆下这艘沉舰几十年来一直缓慢地、不断地向外渗着油渍,丝丝缕缕漂**在水面上。让人不能平静的是,这个纪念馆几十年来一直翻印着1941年12月7日当日的报纸。报纸上赫然写着黑色的标题:“战争!瓦胡岛遭日本飞机轰炸。”来来往往的参观者纷纷购买以示纪念,很多都是年轻的美国学生。

耻辱戒指也好,耻辱报纸也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耻辱,而是勇气和发愤的动力。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要知道,错误或挫折往往使人变得聪明起来,这个“聪明”就是善于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避免重蹈覆辙。

2.迪斯尼和米老鼠

一说到迪斯尼,大家就会想到迪斯尼乐园这个游乐天堂,还会想到可爱的米老鼠和唐老鸭。

但大家是不是知道,迪斯尼本来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创造这个超级童话的“米老鼠之父”——沃尔特·迪斯尼。

沃尔特·迪斯尼,1901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他非常喜欢绘画,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坐在家门口画农场里的小动物。十五岁那年,沃尔特认为自己将来有可能当一名画家。

那时候,迪斯尼是个穷美术设计师,跟他年轻的太太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成群的老鼠在房间里上蹿下跳。因为没有固定收入,迪斯尼夫妇常常饿着肚子,瞅着这些小精灵的滑稽动作解闷儿。

一天,因付不起房租,他们被房东赶了出来。夫妻俩走投无路,只得坐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思考出路。

“该怎么办?”两人左思右想,一筹莫展。这时,从迪斯尼的行李包里忽然伸出一个小脑袋。原来,那是他平时最喜欢逗弄的一只米老鼠。想不到这只米老鼠也颇懂人情,不愿意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抛弃他,跟他一起离开了公寓。迪斯尼夫妇望着小东西那滑稽的面孔和迷人的小眼睛,相视而笑,倒也忘却了眼前的烦恼。

太阳开始西沉,夜幕即将来临。突然,迪斯尼的脑海里冒出一个奇妙的创意,忍不住惊喜地嚷了起来:“有啦!世界上像我们这样的穷人一定不少,他们也得有自己的快乐,让可爱的米老鼠去逗他们开心吧!”

这一灵感马上得到了妻子的赞同,他妻子还为这只老鼠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米奇。说干就干!迪斯尼便开始了他的米老鼠漫画创作。但是,迪斯尼制作的前两部以米奇为主角的卡通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那个时候,有声电影刚刚问世,迪斯尼敏锐地感觉到了声音对卡通片的重要性。他想,如果米老鼠米奇能在荧屏上绘声绘色地讲话,该多有趣啊!于是,在制作第三部米老鼠的卡通片《汽船威利号》时,他就为片子配上了声音。

1928年11月18日,《汽船威利号》在纽约的大戏院首映,果然引起了轰动,米老鼠让观众们欣喜若狂!后来,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米老鼠的生日。

从那以后,迪斯尼的事业蒸蒸日上。根据“米老鼠”艺术形象开发的卡通电影、卡通图片、画片、玩具、食品、工艺品,以及大型娱乐场所“迪斯尼乐园”,给迪斯尼带来了滚滚财源。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能抓住机会的人并不多。当你到穷途末路时,也不要灰心,不要失望,只要有创造性,命运总会改变。

3.钓鱼的启示

那一年,詹姆斯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他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詹姆斯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詹姆斯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詹姆斯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詹姆斯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时,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这么大的鱼!詹姆斯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他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詹姆斯:“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詹姆斯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詹姆斯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詹姆斯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他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他们,更无人知道詹姆斯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詹姆斯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他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詹姆斯再也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么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詹姆斯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人的“鱼”。当詹姆斯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的话。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詹姆斯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你能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4.最大的麦穗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带领三个弟子经过一片麦田,要他们选择一个最大的麦穗,前提是只许前进不许倒退,并且只能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第一个弟子走进麦田,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麦穗,他担心错过这个麦穗就摘不到更大的麦穗,于是就迫不及待地摘下了。但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麦穗比他摘的那个大,但已经没有了机会,只好无可奈何地走过麦田。

第二个弟子一路前行,看到不少很大的麦穗,但却下不了摘取的决心,总以为前面还有更大的。可是,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只能在麦田的尽头摘了一个较大的麦穗。

第三个弟子先用目光把麦田分为三块,在走过前面这一块时,既没有摘取,也没有匆匆走过,而是仔细地观察麦穗的长势、大小、分布规律,在经过中间那块麦田时,选择了其中一个最大的麦穗,然后就心满意足地快步走出麦田。

为了摘取最大的麦穗,三个弟子采用了不同的选择策略。无疑,第三个弟子是明智的,他既不会因为错过了前面那个很大的麦穗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不能摘取后面更大的麦穗而遗憾。他选择最大麦穗的策略,既是一种选择的技巧,也是一种放弃的智慧。

由于不同的人对于最大的麦穗持有不同的态度,所以就会采用不同的选择方式。有的人拥有不知珍惜,总以为最大的麦穗在未来等候。有的人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再难觅寻,好像抓住了救命的麦穗而不肯放手。而在有的人看来,他手中的麦穗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麦穗,虽然实际上那未必就是最大的麦穗。

选择造就人生之路,生存的第一法则就是要学会选择,善于放弃,这样才能摘取最大的麦穗,佛家有言:“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选择意味着放弃,放弃是一种痛苦的选择,有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关键是当处于人生岔道口时,能否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成功的选择来源于明智的放弃。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这样一块不能走回头路的麦田,最大的麦穗不是一种虚无的概念,而是的的确确存在于麦田的某一个位置,过早地为某一较大的麦穗**或是总期望后面有更大的麦穗,都将铸成一生的憾事。摘取最大的麦穗需要一种智慧,这智慧源于对自己的自知之明和对麦田的了然于心。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时光不会倒流,人生只是单行线。孩子,你要明白,明于选择,智于放弃,这样才能摘取人生最大的麦穗。

5.你不会一无是处

法国文豪大仲马在成名前,穷困潦倒。有一次,他跑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份工作。

他父亲的朋友问他:“你能做什么?”

“我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老伯。”

“数学精通吗?”

“不行。”

“你懂得物理吗,或者历史?”

“什么都不知道,老伯。”

“会计呢?法律如何?”

大仲马羞得满脸通红,第一次知道自己太不行了,便说:“我真惭愧,一无是处。现在,我一定要努力补救我的这些弱点。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一定会给老伯一个满意的答案。”

他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可是,你要生活啊?这样吧,将你的住处留在这张纸条上吧。”

大仲马无可奈何地写下了他的名字和住址。他父亲的朋友高兴地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不是写得很好吗?”

大仲马在成名前,也曾有过自己认为一无是处的时候,然而,他父亲的朋友,却发现了他的一个看似并不是什么优点的优点——把名字写得很好。

你不会“一无是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那些总在羡慕别人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人,是永远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矿的。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在他的居住地拥有六公顷山林。当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九十公顷土地进行钻探,希望能在下面找到金砂或铁矿。他一连干了五年,不仅没找到任何东西,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重返田纳西州。

当他回到田纳西州时,发现那里机器轰鸣,工棚林立。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就是一座金矿,工人正在挖山炼金。如今这座金矿仍在开采,它就是美国有名的门罗金矿。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一个人如果一旦丢掉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有可能失去一座金矿。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一个人是否有幸挖到这座金矿,关键是能不能脚踏实地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去经营自己的人生。

6.山谷中的谜底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回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种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柏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少顷,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做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7.生命银行

四个二十岁的青年去银行贷款,银行答应借给他们每人一笔巨款,条件是他们必须在五十年内还清本利。

第一个青年想先痛痛快快地玩二十五年,然后用生命的后二十五年去努力工作,偿还欠债。结果呢,他活到七十岁都一事无成,死去时仍然负债累累。他的名字——“懒惰”。

第二个青年用前二十五年拼命工作,五十岁时他还清了所有的欠款,但是那一天他却累倒了。不久他死了,他的骨灰盒上挂着一个小牌,上面写着他的名字——“狂热”。

第三个青年一直孜孜不倦的工作,事业有成,名声在外,在七十岁时按时还清了所有债务。然而,没过几天他就去世了,他的死亡通知书上写着他的名字——“执著”。

第四个青年工作了四十年,六十岁时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成了一个旅行家,地球上的多数国家他都去过了。七十岁死去的时候,他面带微笑:人们至今都记得他的名字——“从容”。

当年贷款给他们的那家银行叫做“生命银行”。

是的,生命之于人只有一次。但生命的质量、生命的品位乃至生命的内涵,却因为人们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生信条、不同的跋涉历程而有着天壤之别。

把生命交给“懒惰”,无疑是在放弃生命的律动和内在力量,他们只愿在平坦中漫步,不敢在坎坷中跋涉;只愿在风平浪静下**舟,不想在惊涛骇浪前掌舵。他们抛弃了自己,也糟践了生命。

把生命交给“狂热”,无疑是对生命的一种无节制的透支,他们一味地拼搏、一味地大干快上、一味地不计后果地忘我投入,指望着生命中那个庞大的“罗马城”能够一天建成。然而,物极必反,被狂热无限拉长的生命弹簧终会失去生命的弹性和张力。

把生命交给“执著”,自然是一种比较高的生命境界。然而,生命本是一种有着无限情趣、无限可能的存在,当“执著”之剑将生命丰富多彩的立面削切成一个单调、单薄的平面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因此变得黯然无光。

理想的境界是什么呢?从容。从容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洞悉,从容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大境界,从容是在超越了人生的功名利禄之后直指生命本体价值的人生态度。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对这些人生哲理,你可能还不能彻底领悟,但是不要放弃思考,要尝试着去观察、去领悟。

8.一棵受伤的苹果树

他是一个敏感的年轻人,敏感的人往往很容易遭受挫折。

在与人交往中,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不友好的眼神都让他思虑再三,不时受着心灵的煎熬,所以他经常受伤。他也不愿意经常待在家里,因为父亲想让他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或者在政府部门任职,而他接连让父亲失望。在父亲眼里,他是一个十足的废物。

因此,他对祖父的农场很感兴趣,甚至有段时间想成为一个农夫。在祖父的农场,他向祖父不断抱怨,为什么我的性格是这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老人家并未言语,而是带他去苹果园转了转。

在一棵倒下的苹果树前,他们停下了。祖父问道,你看这棵树和周围的苹果树相比有何特别之处?他答道,这棵树比周围的苹果树高多了,但主干较细,枝叶也较密,小枝条多,而且结出的果实又少又小。老人呵呵一笑道,不错,你的观察很细腻也很正确。它是六年前种的,那时心太软,不忍让它受伤,总舍不得折断它的主干,清理多余的枝条,结果它只知空洞地生长而不结果。两年前才开始为它剪枝,这两年结了些果实,可零零星星就那么几个。但昨夜一场暴风雨把它给折断了。接着,祖父感叹说,没有经历过挫折伤痛,碰上真正的打击就把它给毁灭了。

又走到一棵枯树前,祖父问道,你看这棵树和周围的苹果树有什么不同?他答道,死树,主干粗,有许多树枝折断的痕迹,树身有疤痕。祖父说,我种下它的第一年就把它的主干给折断了,并且每年剪枝压枝,它第三年就结果了。可是去年,我剪枝剪得多了些,还在其支干上砍了几刀,没想到它竟不发芽了,现在已开始有朽木出现了。稍稍一顿,祖父又指了指旁边的那棵苹果树,说,它和那棵枯死的树遭受了同样的伤害,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把营养及力量都用在了果实上,你看现在,它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接着,祖父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喃喃自语道,没有经历过挫折和伤害,看似很快乐地生长,其实很脆弱,在真正的风雨面前便会遭遇灭顶之灾;而遭受了伤害,自暴自弃,任伤口散发着糜烂的气息,只会成为一块朽木;别总抱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只有经历了挫折和伤害,激发起生命深层次的东西,集中力量及营养在开花结果上,才能绽放出灿烂的花,结出硕大的果实,散发出迷人的生命的馨香!

他若有所悟。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他依旧经常受伤,可是,正因为如此,他对人性及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思考。不久,他这棵伤痕累累的大树结满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果实。他写出了《地洞》《变形记》《判决》《诉讼》《城堡》等享誉世界的小说,而他本人也被誉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现代文学的鼻祖。

他就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记住卡夫卡的祖父说过的话吧:只有经历了挫折和伤害,激发起生命深层次的东西,集中力量及营养在开花结果上,才能绽放出灿烂的花,结出硕大的果实,散发出迷人的生命的馨香!

9.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有一个青年得了一种怪病,终日闷闷不乐。一天,他去拜见一位智者。智者说,只有世界上你认为最好的东西才能使你快乐。

于是,他收拾行装,辞别妻儿老小,踏上了漫漫旅途,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一天,他遇见了一位政客,他问:“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政客官腔十足地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嘛,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想了一想,觉得权力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力,于是他又去寻找。

第二天,他遇见了一个乞丐,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乞丐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说:“最好的东西?就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呀。”他想了想,自己对食物并没有太多的渴望,所以也不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三天,他遇见了一位重病的人,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病人慢慢地说:“那还用问吗?是健康的体魄。”这个人想,健康怎么会是最好的东西呢?我每天都拥有,但是我不认为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四天,他遇见了一个在阳光下玩耍的儿童,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儿童天真地说:“是好多好多的玩具啊。”这个人摇了摇头,继续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接着,他又先后遇到一个老妇人、一个商人、一个画家、一个囚犯、一个母亲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老妇人说:“年轻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商人说:“利润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画家说:“色彩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囚犯说:“自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母亲说:“我的宝贝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年轻的小伙子说:“我爱过一个姑娘,她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唉!没有一个回答令他满意。

他继续走啊走。最后,他穿过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着五花八门的“答案”又回到了智者那里。

智者见他回来了,似乎知道了他的遭遇和失望。于是他捋着花白的胡须说:“先不要去追究你的问题,它永远不会有一个确切而唯一的答案。你现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把你最喜欢的东西和情景找出来,告诉我。”

这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已是饥寒交迫、蓬头垢面。他想了一会儿,对智者说:“我出门很多天了,我想念我亲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想念一家人冬夜里围着火炉谈笑聊天的情景……”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感叹,“那是我现在最喜欢的画面啊!”

智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回去吧!你最好的东西在你的家里,它们可以使你快乐起来。”

这个人不甘心,疑惑地问:“可我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啊?!”

智者笑了,说:“你出来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你出来之后,比如现在,你已经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你拥有的,还是未曾拥有的;不管它是繁杂的,还是简单的;也不管它多么便宜,多么金贵,多么实在,多么虚无,只要是你最喜欢的,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

10.老锁匠的看家手艺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为人正直,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物色了两个徒弟,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为大徒弟的高超技艺喝彩,以为他必将得到老锁匠的真传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当,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更要有做人的规矩。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者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心上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这真是一个技艺高超、为人正直的锁匠,至此,我们一定已经知道他之所以深受人们敬重的原因了,也一定已经明白他之所以收二徒弟为接班人的原因了。说到底,还是这样一句话: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先学做人,再学修锁,然后成为一个技艺高超、为人正直的锁匠。故事中的老锁匠是这样走过来的,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也能这样走过来。只有这样走过来的人,才能利人又利己。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有时候大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比如有些家长最大的误区莫过于只关注我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我们的人格发展、品性修为。所以,很多事情还得你自己去完成,因为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11.不止一条路能通往广场

有一次,父亲带着伊尔莎,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扭曲的街道,一条条通往罗马广场。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温柔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你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此后好长时间,伊尔莎一直记着父亲对她的教导。伊尔莎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她一直在为此努力,却没能如愿。

有一天,伊尔莎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的毛线衣颜色朴素,但编织得极其巧妙。

“多漂亮的毛线衣呀!是自己打的吗?”伊尔莎问道。

“不,”她答道,“是维黛安打的,她在美国学的。”

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涌进伊尔莎的脑中:为什么不先从毛线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伊尔莎画了一张黑白蝴蝶花纹的毛线衣设计图,请维黛安太太先打一件,实在漂亮极了。为了观察别人的反映,伊尔莎穿着这件毛线衣参加了一个时装商人的午宴,结果,一家大商场的代表当场向伊尔莎订购四十件毛线衣,两星期内交货。伊尔莎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两星期要四十件?这根本不可能。”当伊尔莎站在维黛安太太面前时,她说,“你要知道,织这么一件毛线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星期时间啊!”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伊尔莎垂头丧气地告辞了。半路上,伊尔莎猛然止步,心想:这种毛线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还会有别的妇女能织。

伊尔莎走回维黛安太太的家,向她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她的支持。两人想尽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二十位懂得这种特殊针织法的妇女。两个星期以后,四十件毛线衣从伊尔莎新开的时装店被装上开往美国的货轮。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伊尔莎的时装店里流出来。

随着事业的发展,伊尔莎计划举办一次大型的时装展,但在离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时候,缝纫姑娘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下跑光了。这回该从哪儿杀出一条出路呢?看来,伊尔莎的展览会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啊!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未缝成的时装展览会呢?

时装展览如期开幕了。这真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展览会呀!有的大衣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伊尔莎展出的时装只处于最初阶段,有的只是一片布样,但从中仍然可以显示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样。这次的展览,更加激发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父亲的教导让伊尔莎的人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难道不是吗,孩子?对你而言,通往人生广场的路又何止一条呢?对你的父母而言,通往教育成功的路又何止一条呢?

12.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

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小学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了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在冰川中期因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盖骨传来传去,听课的学生都认真地做了笔记。讲课结束后,怀特森先生组织了一次课堂测验。因为是趁热打铁,每个学生都顺利地答完了试卷。

但是,当这次测验的试卷发到同学们的手上时,大家都惊呆了。原来,他们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上了大大的红叉,他们都得了零分。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同学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们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那节课上学生记下来的知识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知识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班上的学生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你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盖骨(其实那是猫的头盖骨)时,怀特森不是告诉过学生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课堂上,怀特森描述了这种动物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同学们对此却一点疑心都没有。是的,传统的学校教育告诉他们,书本的话、老师的话永远都是正确的,他们还用得着怀疑吗?

接下来,怀特森先生毫不留情地把这次测验的分数都记在了学生的成绩簿上。不用说,每个学生的记录都是零分!

这次测验以后,怀特森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他希望同学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是一贯正确的。他要同学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老师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无疑,零分成了学生心中的一个巨大的问号。怀疑意识、批判精神的培养,对孩子的独立人格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正是从培养独立人格、理性精神的高度着眼,怀特森先生才别出心裁、用心良苦地给他的学生上了这样一堂令他们终生难忘的课。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要知道,老师和家长也不是一贯正确的,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所以你要有独立的思考方式,一旦认为别人错了,就要大胆地说出来。

13.谎言

独眼国王让画家给他画像。第一位画家为了讨好他,不但没有把他画成独眼,而且把两只眼睛都画得炯炯有神。国王以为画家戏弄他就把画家杀了。第二位画家如实画下了国王的独眼,他想,这回应该没事了。可国王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恼羞成怒,也把他杀了。第三位画家构思奇特,把国王画成狩猎姿态,看上去他正闭起一只眼睛瞄准猎物,掩饰了国王的缺陷,还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国王的神威。国王大喜,重重奖赏了画家。

第一位画家太势利,失败了;第二位画家太老实,也失败了;第三位画家是个聪明人,他成功了。对于势利小人,谁心里不反感呢?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不例外。只是有些时候,他们的确能让人开心。因为开心,他们的丑陋被忽略了。但献媚的分寸感极强,弄不好就要大难临头,比如第一位画家。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诚实可以用来做人,但不一定能用来对待所有的事情。要做到:机警中有一点诚实,诚实中有一点艺术,不卑不亢,深浅自知。

14.生命的反射

一个小男孩与他的爸爸在山路上行走时,一不小心跌了一跤,痛得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哇……喔……”

但是令小男孩吃惊的是,另外一个声音从山中传来:“哇……喔……”

小男孩非常好奇地大声问:“你是谁?”

结果他得到的答案也是:“你是谁?”

小男孩生气了,大声地吼道:“胆小鬼!”

这一次得到的答案也是:“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