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时多动一下脑筋,随机应变(1 / 1)

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一时的失言是很正常的现象。尽管每个人都不愿意说错话,但难免一时失言。说出去的话是不能收回的,为了挽回负面影响,不妨多动一下脑筋,随机应变,用将错就错或者曲解词意等方式来化解说错话后的尴尬。

无论是将错就错还是曲解词意的方法,目的都是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抹掉对方的不快,消除尴尬的局面,从而将意外的紧张和不快迅速地转化到轻松欢快的场景中。

杨先生是山东人。一次,他和一个客户谈生意。由于是初次见面,一时间难以找到合适的话题,就开始东拉西扯地聊起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交谈,杨先生得知客户是烟台人,顿时倍感亲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两个人在谈话中就很自然地多了几分亲热,少了一些客套,心情上也放松了许多。

“中原地区是一个好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又是交通枢纽,更为难得的是民风淳朴,不像南方,南方尽管是发达地区,但是那里的人都有一种市侩气,尤其是南方的女性,虽然出过不少有名的人才,但是大部分人却失去了江南水乡的清纯,都很虚荣,成为地道的拜金主义者……”

没有想到的是,客户的脸上呈现出不悦之色,并且有些生气地说:“我夫人就是南方人呀。”

一下子,气氛尴尬了许多,杨先生意识到自己的口无遮拦给对方带来了不快。但他毕竟是交际场中的高手,见状赶紧说:“夫人是南方人吗?实在是太巧了,我就是在南方出生的呀。”

尽管说谎不是好事,但是为了化解尴尬的气氛,善意的谎言还是可以理解的。杨先生这样就为自己对南方的理解找到了借口,然后又追加了几句南方人的优点:“南方人追求金钱是有目标的表现,在生活上,性格细腻的南方女性最适合做终身伴侣。”听完杨先生的话,客户的脸色就转怒为喜了。

我们与人交往,什么样的人都可能遇到,时不时受点儿冲撞和冒犯也属于正常范围。这时候采用怎样的方式去应对,是对你处世水平的考验。

当别人的冒犯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处境时,恼羞成怒、勃然变色都是十分幼稚的行为,这样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不利于人际交往。这个时候,不妨见招拆招,换一种角度去解释别人带有攻击或者嘲讽的话语,不仅能够让自己迅速摆脱尴尬的局面,还能把尴尬转化为宣传自己的工具。

中文系大一新生的一次班会上,学生们轮流上台做自我介绍。轮到来自农村的学生牛力时,他走上讲台,刚刚说了一句:“我姓牛,来自农村……”就被一个不友好的声音给打断了:“哎哟,乡下的小牛要进城喝咖啡了。”很多同学都毫无顾忌地笑了起来,牛力对这位无礼的同学感到十分气愤,但是又不愿意刚开学就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就忍住火气,让自己镇定了一下,说道:“是的,我是乡下的小牛,不过,我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啃知识’的,以便更好地回到农村去耕耘,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愿意永远做我们家乡的孺子牛。”

他的话刚说完,同学们就自发地热烈鼓掌,为牛力精彩的讲话喝彩。牛力用自己的机敏,顺着别人的玩笑话,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做了一个很好的解释,既让自己摆脱了尴尬的局面,又表明了个人的做人原则,最终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由衷敬佩。

通常情况下,别人略带侮辱性的玩笑话并非是故意刁难,只不过是有口无心而已。在这个时候,你没有必要为此事而恼羞成怒,伤了和气,而是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口才,顺着别人的话借题发挥,将那些略带侮辱性的语言变成褒奖自己的语言。

在我们遇到尴尬的时候,没有必要面红耳赤,不知所言,更没有必要恼羞成怒,丧失理智,不妨动一下脑筋,寻找另外一种语言,用好口才去化解尴尬的场面,消除其中的可笑意味,缓解一下双方的紧张心情。尴尬既然出现了,躲避是没有用的,不妨把情绪放平和些,进行及时的弥补和拯救,这样你就会变得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