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习惯中,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生命才能放出异彩,才能在事业上不断获得成功,在生活中才能脱离低级趣味。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说明,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往往开始于学习。谁学习得好,较多地占有一些前人的智慧成果,谁就有可能使理想如愿以偿,因为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习惯76
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说到底,自觉主动地学习是一种习惯;而其他良好的习惯是对其一种有力的支持。拥有了各种良好的习惯,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举止言谈习惯等对孩子的成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们都能够增进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的能力,而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反过来又会促使其他各种习惯的养成,因此,二者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在这些习惯中学习习惯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学习。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生命才能放出异彩,才能在事业上不断获得成功,在生活中才能脱离低级趣味。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说明,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往往开始于学习。谁学习得好,较多地占有一些前人的智慧成果,谁就有可能使理想如愿以偿,因为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孩子自觉地学习,及时预习、复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笔记工整清楚,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等等都是学习的好习惯。反之,也有种种学习的坏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学生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习的习惯。”作为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曾调查过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大的改进。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丫丫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
学习习惯形成的标准一般有3条:
一是动作的速度,指经过多次反复练习,组成学习习惯的一系列动作的敏捷性日益提高;二是动作的质量,指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应该不断提高;三是学习者本身的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要不断维持相对平衡。
如果孩子某种学习活动达到上面3条标准,说明他某种学习活动的习惯已经养成。
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孩子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良好习惯也越容易巩固住。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得越早,也越容易纠正。
习惯77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赏识与激励,运用好这一武器,你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将会自然形成。
孩子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片面地把孩子看作教育活动的对象的思想是不会取得教育成功的。在习惯培养中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的自我超越和更新。是孩子自我超越观念、自我超越能力、自我超越内容的选择和提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修正和完善过程。
优秀父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都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培养、强化和巩固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具体方法的介绍:
1.激励
教育也好,培养也好,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再没有比一个人保持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更可贵的了。用激励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提高认识。提高孩子对习惯的认识,即认识到不良习惯贻害无穷.良好习惯终身受益。
②激发动机。启发孩子的自身发展需要,认清自己现状与发展的利害关系,激发孩子成长动机。
③激活主体。唤醒孩子内心求上进的希望,激发孩子成长的动机,引导孩子敞开自我改变之门,从而激活孩子主体性。
父母的激发要转换和落实在孩子的自我激发上。
2.赏识
父母要全面认识理解孩子,对孩子每一点闪光的东西,都要表现出赏识的态度,从而使孩子产生自豪感。赏识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①明确主流。事实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大多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一谈到改变不良学习习惯,有的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一塌糊涂”、“千疮百孔”、“不可救药”。所以,一定要明确,孩子内心里是强烈要求上进的。而知、情、意、行各方面都在发展,这是主流。在这样全面发展的主流情况下,改正某一方面的习惯是容易做到的,要充满信心。
②发扬优势。改变自己优势中的不良习惯是愉快而有成效的,这种改变正是完善和发扬自己的优势。
比如:在数学学习较好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变“马虎”,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甚至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这些都是很顺畅很有成效的。
要充分发挥孩子自己的优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人成长的过程就是自己的优势、“亮点”不断扩大的过程。
③发掘潜能。善于捕捉自己优势的人,也是善于发掘自己潜能的人。
要有从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天赋及潜能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把孩子自己的优势、天赋和潜能方面的东西,从行为上“稳定”下来,“自动化”起来。这是习惯培养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之一。
父母全面认识、理解孩子,从而尊重欣赏孩子,甚至崇拜孩子,都是有着深刻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这些理念也都应该转化为孩子的自我赏识观念,若孩子能独立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赏识或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自豪,那就太可贵了。
3.协助
父母协助的内容包括训练、帮助、指导、指点、点拨、建议等。之所以用“协助”这两个字,就是要以孩子的行动为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在学习实践中发生、发展、巩固和提高的。所以.孩子必须付诸行动。一切习惯都来自于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之中。具体协助工作如下:
①明确目标。要协助孩子选择他要实现的习惯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还要有价值,能实现。
先要专注培养一个良好习惯,不要一下子培养太多的习惯。
②阶梯方法。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行动办法。
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行动方法,孩子最愿意用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要引导孩子讲究程序,既要注重过程体验,又要注重行动效果。所以.把目标细化成更小的目标,形成阶梯,会更有利孩子成长。
③加强自律。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是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加强自律并不断地学会自律。
加强自律,使孩子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始终都在自然而愉快的情绪中行动。
加强自律,尽量减少自己不希望的行为出现,杜绝在任何情况下自己不希望的行为出现。
加强自律,控制意志,使自己既定的良好行为反复出现,渐渐自动出现,最终习惯成自然。
4.检验和评价
父母和孩子都要有强烈的成效(成果)意识,要有动态的阶段成效检验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①认识反复。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规律是“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
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坚持期待和指导,只要不断合作努力,反复的次数和程度就会减少,渐渐形成良好习惯。
②巩固强化。要帮助孩子将培养出的良好习惯不断地巩固下来,甚至可以在容易出现原有习惯的环境下考验自己的习惯,也可以在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习惯。
③激励评价。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哪怕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家长得有毅力,不断地督促,不断地检查;天长日久孩子便习惯成自然,成为推动自主学习的惯性动力。
习惯78
培养孩子主动主宰时间的好习惯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能否在学习上事业上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孩子是否会有效而合理地利用时间。
大多数人时间观念不强,而且根本谈不上有效地利用时间。对于孩子而言,如果不从小教会他们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那么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事业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父母应如何教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呢?
下面是专家总结出来的有效地利用时间的7项关键性原则。
①信息原则。教孩子从小学会利用信息,因为没有必要的信息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恰当的决定。
②目标原则。确定目标非常重要,没有目标,孩子便不知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只有制订了目标,孩子才能知道,这个星期要读哪些书,掌握哪些知识,这个学期要达到班级前几名。并把时间合理地分配到这些学习中去。
③行动原则。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具体行动。要求孩子把时间具体分配到行动中去,并且立刻开始行动。
④集中原则。在必要的时候,要学会集中利用时间,例如某门功课较弱,可利用假期集中一段时间专门来攻克它。
⑤计划原则。教会孩子做什么事都预先订个计划,有了计划,才不至于分不清先后,或手忙脚乱,这样,学习或工作才能在预定的时间里顺利地完成。
⑥守时原则。从小教孩子养成守时的习惯,不论是自己的生活、学习,还是与他人约会,如果你自己不遵守时间,也不要指望别人会遵守时间。
⑦简单化原则。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简单都比复杂要省时间。例如解数学题,如果简单的方法能解出来,就不要采用复杂的方法。又如冬天,如果穿一两件衣服就能御寒,就尽量不要穿那种要五六件才起同样作用的衣服。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时,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好的。
生命是由时间一点一滴构成的,而一个人的一生所拥有的时间总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必要教孩子从小就有效地利用时间。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并非让他成天读书写作业。而是要孩子养成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时间和科学安排时间,并拥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与习惯。
习惯79
培养孩子锻炼多方面素质的好习惯
孩子写的字中隐藏着孩子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写字可以锻炼孩子多方面的素质,家长指导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很重要。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女士曾经在国家教育部教材中心召开的“硬笔字模”鉴定会上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一基本技能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工作中、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手写汉字所特有的艺术性、创造性也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做到的。”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认真写字的习惯是十分有意义的。
1.认真写字是孩子个性成长的展现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有的字写得刚强,有的字写得温柔,有的字写得潇洒,有的字写得飘逸。孩子在写字时,也展示和体现了自己的个性。
2.认真写字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塑造
书写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使孩子对事情认真,讲究清洁,从内心要去追求一种比较完美的东西,它对这些非智力因素也有十分好的促进作用。在认真写字的过程中,当孩子感觉哪些字特别美,间架结构特别合理时,他就会有一种美感,从而陶冶了他的情操。
3.认真写字可以帮助孩子变得沉着
有的孩子写字十分潦草,看不清,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内在的东西,可能就显得他比较浮躁,不是很踏实,不是很用心做每件事。认真写字的习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以及对事、对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许多教育专家都研究过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如阶梯式学习法专家程鸿勋老师曾提出过这样一些方法:
首先,父母要有书写意识,同时要有正确的观点,要关注孩子的书写姿势,让孩子养成一种正确的习惯,如果书写姿势不正确,他书写越多,对他的发展可能越有害,例如他的脊椎、视力方面等等。
其次,除了写字姿势、执笔的姿势外,要具备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的问题等。
再次,在教育中,书写应该作为一个专门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如果科学地指导孩子写字,孩子会提高得相当快,而且成效很大。
写字不仅表现了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且还可衡量一个孩子的意志、耐力及毅力品质。父母应首先端正孩子的态度,使其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
习惯80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家庭作业的重点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能只问对错,要重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习惯。
许多家长检查完孩子作业,发现错处之后,就立即指出,并说出答案让孩子改正。如果如此,孩子就只管做作业,而不问对错,反正有爸爸妈妈为我“把关”。长期下去,孩子也就失去了自我判断作业正误的能力,导致丧失学习自信心。孩子做完作业爱对答案,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聪明的母亲凯莉是如何做的。
凯莉常常检查孩子的作业,对于孩子做错的地方,她从不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自己检查订正。
一天深夜,凯莉结束工作后,像往常一样打开孩子的作业本,发现老师在一道题上打了个叉,写有“重做”两个字。凯莉向后看,这道题重做了。可重做的结果和原来一样,再检查运算过程,两次一样,是对的。为什么老师又打叉让他重做呢?找到课本一对,发现原来抄错题了。
当时天气很冷,可凯莉还是立即把孩子从被窝里叫了起来。但没有说题抄错了,只说让他检查。
孩子查了一遍,说:“没错。”
“没错?那老师怎么让你重做呢?”
孩子认真检查了重做的那道题,然后用奇怪而诧异的眼光看着凯莉:“没错嘛!”
“老师批错了?”凯莉平静地说,“好好再想想。”
孩子裹着棉衣两眼瞪着红叉叉,足足愣了20分钟,猛然想起什么,打开课本,才知道抄错题了,马上更正,凯莉表扬了他。
这不是简单的对抄错题的改正,而是对进行孩子独立思考、培养自我判断能力、提高自信心的一次锻炼。
从长远来看,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了家庭作业,对孩子没有什么帮助。大量事实表明,即使孩子单独做的作业不是非常好,得分也不高,但孩子的研究能力却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老师之所以让孩子做家庭作业是为了让孩子的技能得到发展,如收集、归纳和自我管理等等。家长如果从旁给予指导和时间把握,孩子就会在发展这些技能中受益。家长应该给予的是从旁指导,而不是亲自登台,越俎代庖。家长应当为孩子营造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制订计划,安排时间。当孩子逐渐长大的时候,家长就应该逐步“隐退”。
把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看成培养自尊心和独立性的良机。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家长必须有耐心,引导孩子养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良好习惯。
习惯81
培养孩子主动认真做笔记的好习惯
做笔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对孩子的学习益处良多。其实记笔记十分简单,只要告诉孩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做就行了。
凡是学习拔尖的孩子,一般都是一个有心人,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而做一个有心人,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能随手做一些笔记——只要是能略略掀动心扉的细节,不管观察到什么,还是读到什么,或者是想到什么,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都随手记载在一个精心准备的小本子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就习惯于在自己随身的一个小本子上,记录一些数字、图形、文字甚至自己不可思议的想象,这些都是他伟大梦想的一个细节,他的成就就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
英国著名政治家、作家丘吉尔即使打仗的时候,也注意随手记载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正是这种随手笔记的良好习惯,使他不仅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他的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就是这样写成的。
一位教育专家深有体会地说:“记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形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到现在为止,这些笔记本已经有一个人那么高了。当对某一个问题陷进思维的困境时候,我就会找出那些在我看来几乎和生命一样重要的‘灵感资源库’,随便翻翻通常就可以豁然开朗。”
培养孩子养成认真做笔记的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适当分类的情况下,不必界定应该记什么内容,只要记了就可以。
适当分类应结合个人爱好进行,例如文学、艺术、数学、外语等,记录的内容不必限制,只要能让孩子若有所思的,都可以是记录的内容。
②记录的方式不必限制。
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自己按照想象画的草图,也可以是数字,更可以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涂画。特别是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更是应当鼓励他创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父母不必担心他们会浪费本子。
③为了使孩于主动、热情甚至酷爱去做这件事情,并成为孩子的习惯,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设计本子的样式。例如每一本都可以有一个正规的“书名”,如《若有所思——曹维心灵笔记》《心灵的空间——梁邦达数学感悟文集》《爱的故事——孙笑笑语文小故事集》等等,发挥孩子的想象力,编出一个好的名字来,这样可以让孩子爱上一件几乎是“创作”的事情。
求知需要积累,积累需要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无疑是快速积累知识的不二法则。
习惯82
培养孩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
善问的孩子才善于思考,但是有很多孩子都不爱提问。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爱提问的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养成勤学善问的良好习惯。
每个孩子提问都是因为自己不懂才问,学习本身是一个人不懂到懂的过程,只有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才能得到老师的帮助。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会不会提问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问,学问,要学也要问。很多东西问明白了才能有长进,有的问题自己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可有时经别人轻轻地一点拨往往就豁然开朗了。所以,要培养孩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孩子们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能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开动脑筋。有的孩子不善于提问是因为学习没有系统性,没有打好基础,跟不上班级教学的进度。他们可能什么都不懂,不知从何问起,理不出头绪,想提问,又不知道问什么。还有些孩子是因为不求甚解,不爱动脑筋,心想这些问题反正别的同学都会问到,只要注意听就行了,懒得提问。还有的同学因为胆小,不敢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被老师和同学笑话,怕别人都懂就自己不明白,让别人觉得自己很笨。
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爱提问的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不敢问、懒得问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他们讲清楚善于提问对学习的好处,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名人传记,孩子会从这些书中发现,大凡学术上有成就的人都是在“问”上做出文章来的,如居里夫人、华罗庚、达尔文等。让孩子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只有敢问、善问,才能搞好学习,才能做成学问的道理。对于那些因为没打好基础,不会提问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和鼓励他们从补习功课开始,学好基础知识,跟上班级教学的进度,鼓励孩子向班上善于提问的同学学习,解除思想顾虑,克服虚荣心,耐心地告诉孩子不懂就问是好学的表现,只有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才能得到老师的帮助,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对那些想问但又不知如何问的孩子,家长应提醒他们注意掌握学习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如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者事先把不懂的问题写在纸上,在老师讲解的时候学会做笔记,勤动脑筋,学会问“为什么”。经过思考和查找资料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自以为找到了答案、但把握不大的问题以及那些对得出结果但过程不太明白的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来。
提问应该产生在思考之后,不思就问或问后不思,就会滋长思维的惰性,对学习没好处。所以,家长应引导孩子思而后再问,问而后勤思。
习惯83
培养孩子主动多读书报的好习惯
对当今的孩子而言,电视、书报这两种媒体都不失为他们课外获取知识和培养乐趣的好渠道。教育专家告诫家长,让孩子多读书报的益处多于看电视。
有些孩子一到家,丢下书包就打开电视,把学习、读书报抛在脑后。有的家长对此根本不加限制,或者是限制不了,只好顺其自然。这显然不是一种好现象。
我们并不否认,电视节目以其图像、声音的直观可感性,节目内容的形象生动性以及较强的娱乐性等优势为中小学生所喜爱,也应该鼓励、支持孩子看一些健康有益的、能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增长知识的电视节目。特别是许多电视台专门为儿童安排的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很适合儿童口味。在不影响孩子做功课和休息的前提下,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观看,对他们而言,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丰富课余生活。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道观看,边看边讲解,效果会更好。
但是,无论怎么说,对孩子而言,看书读报的好处,显然要优于看电视。看一则故事,读一本名人传记,看一本科普画报,读一张知识小报……静心捧读,十分轻松、惬意,没有压力,也不必定任务,可以随心所欲,反正书报捏在手上,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遇上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回头多欣赏咀嚼几遍;有心人,还可摘抄、剪辑,加以累积,需要时,便能信手拈来一用。如此自由灵活,何乐而不为?喜欢读书的孩子是不会多挤占宝贵时间看电视的。
看电视与读书不同的是,观众是被动接受者,那屏幕上的一切,都是不可逆的。有时,对某部分或某句话非常有兴趣,可它转眼就过去了,想回头再重温一下已不可能了,因此得“专心致志”,目不可斜视、耳不可旁听、心不能旁骛。因此,久坐不动看电视痴迷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近视、失眠、懒动、反应迟钝等毛病。
阅读书报就不一样了,不用神经紧张地担心未读完的内容随时间溜走。读久了可闭目养神,也可以起身活动身体,以调节身心平衡,克服腻烦感。从这方面来说,读书报又远优于看电视。
有比较才有鉴别。明确了看电视与读书报的利与弊,为了孩子的成才,家长应该正确引导他们处理好看电视与读书报的关系。
读报纸是开阔孩子视野的一条有利途径。但读报切切不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对于非常重要的知识,应让孩子剪贴下来,做好知识储备。 习惯85
培养孩子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好习惯
学习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孩子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有比这更能打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的了。
王影是八年级的一位女生,她学习的刻苦、用功劲儿,全班没有谁能和她相比,大家给她起了个“学习机器”的外号。她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自不必说。据和她同宿舍的女生说,她几乎不会放过任何看书的时间,包括吃饭、走路、上厕所等,甚至说梦话也在背英语单词。班主任每每训斥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同学时,总会拿她当训导的武器:“你要是有王影同学1/10的学习劲头,我保证你能考上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谁只要看一眼她鼻梁上的那副像酒瓶底儿一样的眼镜,立即就会明白“书虫”是个什么样子了。然而,她的学习成绩却很一般。所以,许多同学私下里嘲讽她说:“我要是学得像她那样昏天黑地,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后来,她高考考了三年,才勉强考上了本地的一所师专。
这位同学的症结就在于学习效率不高,事倍功半。这样的问题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面对如此的孩子,许多家长十分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孩子已经很用功了,再抱怨孩子于心不忍。而孩子自己,肯定比谁都更着急。通常说来,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学习最用功的学生,而是那些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呢?
1.明确学习时间长并不等于效果好
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规律,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我们常看到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的心理,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孩子们几乎没有时间玩。
有个孩子叫小虎,天资聪颖,家长觉得光在学校学习还不够,又给他报了电子琴、钢琴、绘画、作文、围棋等学习班,结果这个孩子患了多动症,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因此,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没有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学习。
2.正视孩子存在的学习能力障碍问题
很多孩子学习能力差,往往是因为他们本身存在着学习能力障碍问题。大多数家长并不完全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知道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排除这些障碍,反而更加限制孩子的娱乐时间,整天逼着孩子学习。往往促使孩子一看到书本就头疼,一提到学习就心虚气短,故意磨磨蹭蹭,甚至产生了厌学的不良情绪。别看孩子一天到晚都坐在书桌前,事实上根本没有学进去。
3.用科学的方法排除孩子的学习能力障碍问题
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可以排除孩子的学习能力障碍,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①让孩子做旋转圆筒的运动,训练孩子的前庭平衡功能。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也能得到提高。
②让孩子做拍球等协调性运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制力。
当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对学习感到轻松了,便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搞好学习。
正确的学习观念、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3大法宝。家长应从这3个方面入手纠正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习惯。
习惯85
培养孩子主动聚精会神的好习惯
学习的最大“敌人”就是注意力涣散。只有聚其精,会其神,才能专心致志。家长必须千方百计纠正孩子这个学习的不良习惯。
我那孩子平时性子挺急的,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拖沓得不行。他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好半天才写一个字。明明半小时或一小时能写完的作业,他常常要熬到深夜。他自己受累不说,我和他爸还得陪着他受罪……
我家孩子一写作业就犯糊涂,要是让她抄写50遍生字,再怎么纠正她都会出40遍错误。哪有这么粗心的女孩子?唉……
老师常常说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净开小差……
可见,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确让家长伤脑筋。可孩子明明挺聪明的,许多高难度的习题都能做出来,可就是不能集中心思在学习上。所以,大多数家长甚至感到很绝望,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如何才能纠正孩子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的坏习惯呢?请参考如下建议:
1.家长陪孩子读书不可提倡
正如一位权威人士所说:“有的孩子学习拖拉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则是由于父母过分关注他们做作业,甚至包办代笔。”大多数儿童教育专家都不赞成家长陪孩子读书,因为家长总会情不自禁地督促孩子不要这样做,而要那样做。些时断时续的语言刺激,更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2.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症候
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患有“多动症”,这需要去看心理医生。注意力不集中有如下症候:常常无缘无故就烦躁不安,好像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对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在课堂上,眼神游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3.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
例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可以不用心,但你必须在8点钟之前完成作业,否则,周末就不能做什么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时就有了动力,才能保持紧张状态。当然,要求孩子学习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要求孩子长时间做同一件事。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4.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同时,还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个假想的竞争对手,提醒他“每天晚上只需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就还有时间看动画片什么的”。
5.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
“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会听讲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父母可以通过听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听小说,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好习惯,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家长必须下大力气予以彻底纠正,这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根本要求。
习惯86
培养孩子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的好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搞好学习的保证。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自然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需要自己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同改正不良习惯相比,还是容易得多。常听一些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小学高年级、甚至已经上初中了,还要家长帮助洗脸、洗脚、叠被子等。这除了说明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外,还说明家长的教育方法是欠妥当的。其实,从孩子两岁时就可以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上小学时就应当要求他起床后把被子叠好,放学后把书包放好,饭前饭后要洗手,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等等,从具体的小事培养孩子有条不紊、有始有终地做事情。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促使他们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对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产生良性的诱导。当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家长要有耐心,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生活习惯养成了,学习习惯也会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一般情况下,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其日常生活也往往杂乱无章。如果只注重学习而忽视了生活习惯的培养,犹如一条腿走路是走不远的。只有把培养生活习惯和培养学习习惯双管齐下,才能明显见效。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很容易克服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家长要处处以身作则,因为成年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比如,你要求孩子每天起床叠被子,那你首先要每天及时把被子叠好;让孩子随时摆放好物品,你首先要有个有条不紊的习惯;要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当然要率先勤奋学习。
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它就要支配人的行为过程,影响人的精神面貌,要想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当然,不良习惯是可以改造的,但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要花费家长、教师巨大的精力。所以,应当及时发现和改正孩子的坏习惯。应当说,适时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是一种投入少、效益大的教育策略,应大力提倡。
好习惯造就孩子的好人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及早及时进行,对于孩子生活中的陋习要及早及时纠正。
习惯87
培养孩子主动作息的好习惯
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可以使孩子身体健康得以保障,而且使孩子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去积极主动地学习。
睡眠是人体恢复精力和体力的必须要件,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对于孩子而言,养成按时睡觉、早睡早起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说大多数家长都能够注意培养孩子按时睡觉的习惯。但不可忽视的是,也确实有不少孩子养成了熬夜的习惯。究其原因,有些孩子是因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多,家长又要求孩子学琴、练书法、绘画、写日记、背诵等,致使孩子熬夜;有些是家长每天晚上带头看电视,子女也跟着看,直到看到“祝您晚安”;有些则是家长习惯睡前让孩子背一首诗、讲故事、背诵外语单词;要求孩子躺在**对一天所学习的功课“过电影”,造成孩子大脑兴奋,不能按时入睡。所有这些使孩子熬夜的原因,都是不符合科学的要求的,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都极为有害。
著名中医师李家雄根据医疗实践指出,常常晚睡的孩子常有过敏性鼻炎和气管不好的毛病。临**还发现,熬夜工作的大人容易衰老,而孩子则有眼睛易疲倦、常脚酸、不爱走路且情绪不稳定的倾向。
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注意培养孩子早睡的习惯。早睡,可以使儿童的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呢?
①每晚9点左右就让孩子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准时上床睡觉。如让孩子去阳台呼吸新鲜空气,深呼吸,刷牙洗脚,静坐一会使身心放松。
②要抑制刺激,如睡前不要看电视和电影、不看书籍、不要打骂训斥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
③每天坚持按时早睡早起,坚持锻炼身体,做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运动。
④入睡前不要让孩子吃夜宵,不要饮浓茶、咖啡、饮料和吃巧克力;晚饭不要吃得过饱,可以吃一些含有氨基酸的食物。
⑤要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床铺要符合孩子的要求,不要亮着灯睡,可播放催眠曲,培养孩子按时上床、上床立刻入睡的良好习惯。
习惯88
培养孩子主动远离不良生活的好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一经形成,如不及时加以纠正,重复出现一次便是一次强化,慢慢便会成为极难改变的恶习。这不仅会妨碍孩子的正常学习,还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儿童时代形成的不良习惯,如不及时纠正,到了成年再想去改变就非常难了。不良习惯会给人一生带来许多不利,不仅妨碍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人的形象。孩子年龄尚小,可塑性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好时机,也是纠正不良习惯的好时机。不良生活习惯对孩子成才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良习惯使精力分散,学习受干扰
有着好吃懒做、滥用化妆品、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入迷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孩子,他们不可能有心思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没有心思学习,因此多数是学业上的落伍者。
2.身体受损害,精神不振奋
儿童身体发育是有规律的,可是有睡懒觉、挑食等不良习惯的孩子却根本不顾身体发育的需要,随心所欲。身体素质差,精神就萎靡不振,烦恼和失望时时相伴,贪睡症、焦虑症等便随之而来。
3.生活能力脆弱,经不起风雨
人生道路是不平坦的,生活中并非都是歌声与微笑。如果小时候得不到克服各种困难的锻炼,将来脱离父母的保护后就会感到事事不如意,到处是麻烦,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请参考如下建议:
1.帮助孩子深刻认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一般地说,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孩子都没有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他们觉得生活就是享乐,怎样舒服、快活就怎么样做。为此家长要注意用生动、具体的事例说明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
2.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
不良生活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反复地出现。为此,家长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帮助他们克服。让有严重不良生活习惯的孩子到较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更换其居住、生活的条件,也能促使他改掉坏习惯。
3.通过制定家规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儿童时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有的已经改正的坏习惯还可能再犯。为了巩固孩子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所取得的成绩,促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可以制定一些家庭生活规范,使孩子的行为有所约束。家规的规定要发扬民主,由全家人讨论制定,对孩子既要有约束作用,又要符合实际情况,使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家规制定出来以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定期总结;还要在执行家规的同时,改善家庭的软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