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才华横溢,却一生多灾多难,经历了官场的大起大落,对聪明与愚钝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认为聪明是一种天赋,但是“愚钝”一点能使人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还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一个人如果过分认真,那么必将一事无成。在待人处世中,许多时候装得迟钝一点、傻一点、糊涂一点,往往比过于敏感更有利。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即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可见,这里的“若愚”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一种策略,而不是真正的愚笨。对于那些不情愿去做的事,可以以智回避之。本来有大勇,却装出怯懦的样子,本来很聪敏,硬装出很愚拙的样子,如此可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可不做随波逐流之事。
大智若愚,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而且可以静待时机,把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下子表现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我们要懂得隐藏自己,不要咄咄逼人、聪明外露,这样会弄巧成拙。
吕不韦为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帮助嬴政统一了六国。然而,吕不韦的悲剧就在于他声势显赫,“傲”字当头,给秦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最后他没能善终。
太子政继立为秦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仲父”。吕不韦将《吕氏春秋》公布在咸阳市朝的大门,并悬挂千金在上面,聘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如有能够增添减少一个字的就赏给千金。消息很快传遍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却没有人敢出来修改一个字,这时的吕不韦在秦国是独一无二的权威,权势达到了顶峰,甚至盖过了秦国的君主嬴政。
秦始皇渐渐长大成人,但太后还是不停地跟吕不韦私通。吕不韦推崇儒家的政治思想,而秦始皇则表现了强烈的尊崇法家的态度。吕不韦主张国君不过问具体的政务,而秦始皇则主张所有国家大事,包括一切刑事案件,都要由他专断。这一切分歧,都是没办法调和的。
秦始皇亲政后,借故说吕不韦私通叛党,免除了吕不韦的相国之职,让他去河南就职。
吕不韦到了河南之后,河南就变成了政治、经济、甚至是文化中心。各国使节或是来访大臣到咸阳之前,都会先到吕不韦那里停留议事,到达咸阳见嬴政时,所提出的往往是在吕不韦那里得到的结论。嬴政闻知,心中越发担心了。谁知吕不韦一点没有收敛的迹象,他召集门客吟诗议论,为所欲为。吕不韦的门客到处游走,甚至希望为他重新选一个主人。
这次秦王终于忍不住了,他送给吕不韦一封信,信上写道:“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要封你河南十万户?你与秦是什么亲属关系,可以称为‘仲父’?你和你的家属还是滚回到蜀地去吧。”
吕不韦已经年迈,怎么能够走到四川呢?吕不韦知道事情已不可挽回,就饮鸩而亡。
有人大智若愚,同样也有人大愚若智,区别在于是否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自我表现,不自我夸耀,反而会成就大事,这就是大智若愚。而那些盲目自傲、自以为是、爱出风头的人或许可以取胜一时,但最终会自食其果。
在职场中,如果你的能力确实出众,就有必要装装傻,不让他人感到不如你。多数领导都希望下属与自己相较处于劣势,然而工作中,他会时时发现下属在某些方面有杰出表现,甚至超过了自己。一旦发现下属的能力可能高于自己时,他立刻会坐立不安,还会对其施加压力。因此,当你的才能高于领导时,不可过于锋芒毕露,以免引发领导的猜忌之心。为了不伤领导的面子,明智的下属应该尽力维护好领导的自尊。
在更多的时候,领导需要提拔那些忠诚可靠但表现可能并不是那么出众的下属,因为他们认为这更有利于他们的事业。因此当你对某项工作有了好的可行的办法后,不要直接发表意见,而要在私下里或用暗示等办法及时告知领导。久而久之,领导便会对你倍加欣赏。
即使再聪明,也要显得笨一点;即使再明白,也要装得无知一点;即使再有能力也不激进,宁可以退为进。这才是立身处世的妙招。因此,聪明人总会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实力,以假装的愚笨来反衬他人的高明,力图以此获得他人的青睐与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