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了解经济——年轻人一定要懂点经济学(1 / 1)

富爸爸财商课 赵飞 6679 字 1个月前

了解经济常识到底有什么用呢?经济常识与财商有什么关系?用经济常识就能致富吗?事实上,经济学并不是教你一套可以立竿见影的致富术,那是骗人术,经济常识也不能让你成为一个富人。能教会你的是如何思考,并且能让你更聪明。经济学中反映的各种社会问题就像一张指路图,让你在现实理财中把握放向,使你更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

经济学基础:理性人假设

经过前一晚的聊天,三个年轻人意犹未尽,第二天早上醒来,马布里发现杰克和麦基都不见了,急忙去寻找,果然看到他们已经围坐在老怀特的跟前。马布里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老怀特。

老怀特笑着说:“你今天起的晚了点,我们特地等着你。今天主要来讲讲你的问题。你看,”说着,老怀特拿出来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了解经济常识”的字样。

“我们首先从理性人假设说起,”老怀特接着说,“经济人假设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都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

财商魔法书::一美元的宝马轿车

有一位美国妇人在纽约市的多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美元卖宝马轿车的广告。人们并不以为然,因为一美元是不可能买到宝马车的。一周过去了,没有人购买。刚毕业的小伙子约翰看到这则广告,满怀希望地拿着一美元按报纸上的地址找上门去。

约翰问:“为什么这辆车只卖一美元呢?”

妇人说:“因为我的丈夫去世了,他的遗产全都是我的,只有这一辆宝马车属于他的情人。根据他的遗嘱,得把这辆车卖掉,所得的款项全部归他的情妇。所以,一美元即可。”最后,约翰高高兴兴地开着宝马车回家了。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中最根本的一个假设,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业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确实,不仅经济学中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基本上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有人做事是为了求名,有人是为了求利,有人为感受帮助他人的兴奋和喜悦,有人只是追求一种崇高,但无论如何都是寻求自我的满足。

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比如说买一件商品,都希望买到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到“物次价高”的商品。

理性人假设对于人生的启示在于:理性人从来不盲目跟随大家的选择,一拥而上,不关心市场热点,别人做什么与他们无关,他们不会跟着做什么,不会做一个没有原则的跟屁虫。理性人总是相信自己的思考,他们用理性、逻辑性来分析现实问题和现象,决不简单的拍脑袋,跟随别人的思路行动。理性人更会努力去做一个主导者,由他们来掌控事情的进展。因为机遇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利益也总是有限的,谁能够先发现机会,就能够抢占先机,谁能够走在前面,就能够成为更大的受益者。成功,就在于不盲从,有主见。

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涉及到个人工作、生活、人生的方方面面,而要成为一个高财商的人,首先就要成为一个理性的人,在自己的理财路上,要保持理智的思考,少犯错误,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需求和供给:经济学基本原理

听了老怀特的话,马布里若有所悟:“哦,这个我明白了。可是我有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学上还把‘物品’和‘商品’分来来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老怀特笑着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我们说,物品之所以成为商品,不一定在于它本身具有多大价值,而更主要是看它是否存在一定的需求和供给。没有供给的商品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说,有的人幻想住在水下的公寓。然而依照现有的技术水平,这种幻想实现的可能性实在太小,或者说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也就没有价值可言,从而也就没有什么与之相应的价格。同样,没有需求的东西是没有价格的。因为根本没有人愿意花钱去买它。这都是因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财商魔法书:“尿布大王”的成名史

有一家原本生产雨伞的小企业,生产规模很小,基本上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天,公司的总经理在看报纸时,偶然看到了一份最近的人口普查报告,上面写着在该国,每年有250万婴儿出生。

总经理灵机一动:如果有这么多婴儿出生,那么,尿布一定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每个婴儿每天最低消费2条,那么一年至少就是500万条,再加上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商机。可是当时许多大企业都不屑于生产尿布这样的小东西,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不是很大,于是他立即决定转而生产尿布。严抓质量,创建品牌,几年之后,该公司生产的尿布畅销全国,走俏世界。

如今该公司的尿布销量已占世界的1/3,那个总经理也因此成为享誉世界的“尿布大王”。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的两大基本概念。在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

首先,需求是针对价格水平而言的,价格不同,需求数量自然不同;

其次,购买意愿是需求的基础,没有购买的意愿就不会有需求;

第三,能够购买的数量,或者叫做购买能力,这就是指消费者的实力。

而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供给也包含三个层次上的含义:

首先是价格水平,如果市场上的大米卖不上价,那么农民们就不愿再种水稻了,可能改种麦子或者其他农作物;

其次是生产的意愿,有的人愿意从事农业,有的人愿意做生意,这个偏好是个人自己决定的。即使是今年玉米价格大涨,做布匹生意的人也不愿意关上店铺去种玉米,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玉米,根本就没有供给的意愿;

再次是能够提供的数量。由于资源稀缺的影响,生产需要原料的,比如土地、人力、资本等等都制约着供给。这也说明了经济学的产生是因为。

一般来说,供给是随着价格上升而增加的,与需求正好相反,但是供给也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厂商的目标、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要素的变动、政府的政策和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等。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基本概念,供给与需求一起决定了商品的价格。生活中,我们处处离不开供给与需求。

资源稀缺性:经济学的前提之一

“经济学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啊!”随后,马布里接着问老怀特:“那为什么我们喝的矿泉水这么便宜,而黄金却那么贵,这也是经济学能解释的吗?”

老怀特回答道:“是。这就是关于资源稀缺性的问题。”

“是稀少的意思吗?”

“对,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因为资源稀缺,才需要经济学研究如何最有效最合理地配置资源,使人类的福利达到最大化。如阳光和空气,人人都需要,但因为太多了,所以不会成为商品。当一个商品变得稀缺的时候,它就开始变贵了。黄金因为属于稀有金属,所以价格才高。”老怀特解释道。

财商魔法书:稀缺性带来的商机

1974年,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应邀为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MBA做演讲,在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之后,雷问大家,“谁能告诉我,我是做什么的?”大多数人都笑了,一个学生大胆地说:“谁都知道,你是做汉堡包的”。雷哈哈大笑:“我料到你会这么说。女士们,先生们,其实我不是做汉堡包的,我是做房地产的。”

雷?克罗克说的一点没错,在几乎所有人流密集的商场都有麦当劳,每个分店的位置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但如果各个商家都抢那些最繁华热闹的地段的话,那么好地方就只有出价最高的人能拿到,这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

又如,苹果公司的黑色iPod是一款几乎完美的产品,无论从品质到外观都可以获得无数人的追捧。人们对黑色机型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公司的预计,尽管白色款式有现货,可很多人宁愿加钱也要预定黑色机型。这正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因为这种黑色机型非常独特,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商品人人都想购买,也就会卖出很高的价格。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哈佛的学生了解资源的稀缺性,他们知道,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前提之一。稀缺性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正是稀缺性导致了竞争和合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如果资源不是稀缺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富裕有足的,那自然界中不会有优胜劣汰,不会有竞争。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都没有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奋斗的意志,人们也不会有努力工作的意识,那这个世界会如何,我们完全可以想象。

就拿我们现在很多大城市面临的住房紧缺问题来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条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不再只满足于遮风挡雨的小门小户,更多地期望房屋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这就要求住房面积在大小、舒适性和所处地理位置上能满足要求。而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人群是庞大的而且不断增长的,人们的需求也是增长的,住房紧缺就是显而易见了。

作为经济学的前提之一,稀缺性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了。如,春运的时候火车票一票难求,某知名演员的签售会门票可以卖出天价,一款知名手机品牌的新机型刚出时可以高出市场同款机型很多。这些都是因为稀缺。因为稀缺,所以才产生需求,因为稀缺我们才去竞争,才会积极主动创造未来,社会才能进步。

货币:猪牙也可以买东西

杰克在旁边听着觉得很有意思,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游记,于是问老怀特:“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些国家用贝壳当钱用,这是真的吗?”

“当然,其实世界上除了可以用我们常知的纸币、硬币等货币购买东西外,还有很多我们感到不可思议的货币形式。”老怀特微笑着回答道。

马布里也有了兴趣:“在他们那里买东西真的不用钱?这是为什么?”

老怀特说:“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具有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货币。

货币其实也是一种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它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后,就成了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在那些国家,贝壳也就代表了价值和社会财富,充当货币来使用了。”

财商魔法书:不可思议的货币

在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瓦努阿图,居民有着长期把猪牙和狗牙当钱使的传统。在这里,狗牙相当于硬币,一个狗牙可以换50个菠萝、或者100个椰子;而猪牙则相当于“整钞”,根据牙的品质不同,一颗猪牙可以换几个甚至十几个狗牙。

几百年来瓦努阿图人就用“猪牙大钞”购买他们生活所需的一切,由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猪牙货币信用良好,很少发生通货膨胀的非常事件,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只需20个左右猪牙就应付有余。正是因为猪牙货币,这个国家的国旗、国徽上都有一个奇特的图案:一头粗,一头尖,细长弯曲成一圈,有些像号角的猪牙。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货币是慢慢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在最初物物交换的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然后,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取代。这些金属货币的制作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地获得,同时还易于储存。于是,数量稀少的金、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就把切割成大小不同的金银薄片当成货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金属货币的较重,体积也大,很不方便携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使得金属货币的价值也受到了影响。于是人们制造了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纸币。

可见,货币作为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把货币这种特殊商品分了出来。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谁占有的货币越多,即表明所拥有的商品越多。

有了货币,人们可以进行交易,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且可以拥有更多的货币,成为一个富裕的人。

商品:可以买卖的物品

“接下来我要和你们说说这个。”老怀特边说边拿出来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商品”。

马布里马上说出自己的疑惑:“商品不就是我们经常在商店里购买的那些东西吗?”

老怀特回答他说:“确实,我们在商店里购买的东西就是商品。从经济理论上来说,商品可以简单概述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你们觉得很难理解的商品。”

财商魔法书:想不到的商品

太平洋岛国瑙鲁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8000。瑙鲁矿产资源丰富,磷酸盐铺满小岛,没有土地,不能种庄稼。于是瑙鲁在出口磷酸盐的同时,还大量进口泥土,以便填土造田,发展农业生产。

阿拉伯半岛上沙漠分布广泛,沙特阿拉伯北部的内得夫沙漠,南部的鲁布哈利沙漠面积达120万平方千米,可谓黄沙遍地。但这里的黄沙不适宜用来作为建筑游泳池的材料,只能舍近求远,从英国进口黄沙,修建游泳池。

1979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从中国进口一批屎蜣螂,用它们来对付草原上的层层粪便,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

日本石油资源缺乏,所用的石油多从西亚进口。精明的日本人决不会放过一个挣钱的机会。所以去西亚运输石油的油轮装满了他们收集起来的雨水。这些“雨水”深受科威特、卡塔尔等缺水国家的欢迎,成了绿化用水的主要水源。

我们每天吃、喝、穿、住、用、行,样样都是商品,上面说的泥土、黄沙、屎蜣螂、雨水也是商品,那究竟商品是什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吗?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比如,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虽然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但这些都不是劳动产品,所以它们不能叫做商品。

作为商品,还必须要用于交换。商品总是与交换分不开。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用于交换的,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例如,在古时候,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尽管都是劳动产品,但是只供家庭成员自己使用,并没有用来和他人交换,因而也不是商品。

因此,商品可以简单概述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还必须是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没有用就不会发生交换,有用才能发生交换。正是因为这样,上面那些掺杂了人类劳动的泥土、黄沙、屎蜣螂、雨水,因为有了特定需要的人群,所以,它们也能以商品卖出去。

商品作为一种可交换的劳动产品,并不是从人类出现之时就有的,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交换的要求,也就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它是商品得以生产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会发生交换行为。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

人们正是通过商品买卖,赚取利润,从而积累财富。

成本和收益:有付出才有回报

说到商业和经济,马布里想到了一个很好玩的事:“我在电视里看到,那些掌柜的总是拿着一把算盘,成天算来算去的,是不是这样就会有钱了?”杰克和麦基也想到了掌柜的“形象”,不禁相视而笑。

老怀特也笑了:“这与钱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有个不争的事实,商人最精通于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因为他们知道,要想赚取利润,就必须算清楚干一件事情的成本有多高、收益有多少。”

财商魔法书:皮洛士的胜利和废除1美分硬币运动

皮洛士生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古希腊,是小国伊庇鲁斯的王子。皮洛士一向醉心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伟业”,企图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大国。

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率领大批军队进攻罗马。在阿普利亚境内的奥斯库伦城附近,双方展开了激战。在这次战斗中,皮洛士的损失极其惨重。他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损失了大批有生力量。战斗结束后,将士们向他表示庆祝,皮洛士看着硝烟还没散尽的战场,叹息道:“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我也就彻底垮了。”

这就是著名的典故“皮洛士的胜利”,在经济上引申为成本太高而收益太少,这就是一种不划算的生意了。

相似的还有美国的“废除1美分硬币运动”。 早年,铸造1美分硬币需要黄铜、青铜和锌,甚至还有不锈钢等原料,从1982年起,开始采用以锌为主的原料。

早年,1美分在美国可以买到1磅面包,但随着长年的通货膨胀,1分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美国财政部下属的造币局宣布,由于金属价格猛涨,生产1美分硬币的成本已高达1.2美分,超过了1美分本身的价值。因此,有舆论呼吁,应让1美分硬币退出货币市场。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它是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必须耗费的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

具体来说,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是为了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它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

作为收益,人们普遍认为是,在期末、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程度的前提下,一个人可以在该时期消费的最大金额。

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看付出多少成本和获得多少收益。而要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一般都是不会去做的。

价值和价格:物有所值

马布里问:“老怀特,人们买东西的时候讲究一个‘物有所值’,这在经济学上怎么解释呢?”

老怀特回答说:“其实,‘物有所值’归根结底说的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资产的范畴,价格是市场的范畴。价值是价格的前身,价值最终是价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

价值决定价格,而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即价格只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商品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模的着,价值虽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却和商品不同,看不见、摸不着,价值要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和货币发生交换关系。故商品所有者要想把该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必须把自身的价值溶入在自身的价格里,也就是说内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外在的价格才能得以表现,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已。”

财商魔法书:大葱换财宝,大蒜换大葱

古时,一个商人带着很多大葱去一个遥远的国度经商,那个国家的人从来也没有吃过大葱,品尝后发现非常好吃,国王为了感谢商人为他们带来这么好的食物,就用这个国家最好的东西(许多金银财宝)来报答商人。

商人回来后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另一个商人听后也要去那个国家经商,于是他带上很多大蒜上路了。那个国家的人也没有吃过大蒜,品尝后也发现非常好吃,国王为了感谢这个商人为他们带来这么好的食物,也想用这个国家最好的东西来报答商人,于是国王让侍从拿来了这个国家最好的东西——大葱。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供给是价格形成和变化的直接条件。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反映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化。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的价格。

另外,价格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例如:当“H1N1”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药用口罩、大蒜的价格都上升了;吉林化工厂的油桶泄露导致东北部分地区矿泉水价格猛涨,这些都反映出供给和需求对市场的作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经济激励: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背后

麦基问:“老怀特,经常看到有管理的文章,都说到经济激励的作用。我不太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老怀特笑着告诉他:“那些理论确实听起来有些晦涩难懂,我给们讲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经济激励了。”

财商魔法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郑和下西洋

很久以前,哥伦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水手,出身卑微,只不过有着当一名航海家的豪情壮志,还有着一种为世人眼中的“白日梦”——当时葡萄牙正试图绕过非洲去印度,但哥伦布认为不必绕过非洲,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便可到达印度。

然而,哥伦布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从1484年开始,哥伦布就向西班牙国王提出这个建议,到 1492年,由于西班牙王后的大力支持,西班牙国王才同意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哥伦布花了8年的时间来做“公关”。1492年8月,已经41岁的哥伦布带领120人分乘3只小船离开西班牙,开始向西环球航行。

经过30多天的航行,1492年10月12日,他们终于登上了北美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哥伦布又先后三次航行到美洲沿岸,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也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

哥伦布单凭自己的理想就掀开了一个航海的新时代吗?他不带任何目的性吗?那他的动力又从何而来。

其实,哥伦布可不是完全无私地做出这种“壮举”的,8年的公关努力最后使他赢得了自己的动力支持,他和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订立一个契约:国王与王后对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拥有宗主权;哥伦布被封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被准许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新发现土地上产品的 10%归哥伦布所有;哥伦布能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投资和利润占总额的1/8;而伦布对前往新大陆经商的船只可以征收10%的税,对自己运往西班牙的货物实行免税。

完全可以想象,哥伦布的收获远远超过他此前“浪费”的8年时间成本及其他所有的成本,正是有了这种无限利益的支持,哥伦布才能坚持8年,并最终实现自己的航海梦。

相对的,中国古代有郑和下西洋。在公元1405年至1433年这段短暂的时间,郑和所指挥的宝船船队,七次英雄式的远航,遍及了中国周边海域与印度洋,从台湾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估计世界的另一半也可以握在自己的手中。

然而,郑和航海完全是“官方”行为,郑和及其一切航海船只均属于皇帝私人所有,是一次政治性私人出巡。于是他不能发现新大陆,他不能让中国的势力范围远及非洲。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法国作家圣·爱克苏贝里曾经说:“如果想要造船,不应该只是给他船员造船所用的锤子和钉子,而应该唤起他们对辽阔大海的渴望!”这里所说的“对辽阔大海的渴望”就是一种“超我动力”。这种动力就是一种激励,一种来自物质或者精神的激励。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更多的是一种经济的激励。

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是一个人成事的重要条件。但一个人必须牢牢把握的是,经济利益是任何其他利益驱动的基础和先导。只有巨大的预期收益,才会有惊人的投入,才会创造出惊天的壮举。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当你的行为具有利益的眼光,意识到你的投入会远远大于收益时,你的行为才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这样的行为也才是最符合经济原则的行为。

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背后

马布里问:“通货膨胀不就是用一样的钱买的少了吗?这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吗?为什么电视上的那些财经评论人谈到通货膨胀都有说不完的话?”

老怀特笑着说:“通货膨胀确实会对经济社会带来大大的影响,而且通货膨胀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看着三人迷茫的眼神,老怀特说:“我就给你们讲讲‘通货膨胀’的厉害,你们就明白了。”

财商魔法书:钱不值钱

通货膨胀”这一词语据说是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战争时期,联邦政府总共发行了4.5亿美元“绿背”,占战争费用融资的13%,使价格水平上涨到战前的180%。大量的发行,使得绿背币值迅速下跌,物价上涨,好像空气吹入布袋似地膨胀起来,于是被称为通货膨胀(Inflation)。

但在同一时期,南方政府制造了更大的通货膨胀,因为南方拥有的融资手段远远少于北方政府,它被迫发行纸币以支付超过一半的战争费用,这使南方的经济完全失去控制,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南方的通胀率达到战前的9000%。

然而,这些通货膨胀和近现代的一些通胀率相比,实在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一战后,人们用这些故事来描述德国的通货膨胀情况:

一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东西,看见一个筐里边装满了钱,他把钱倒了出来,只把筐拿走了;德国街头的一些儿童在用大捆大捆的纸币马克玩堆积木的游戏;一位妇人用手推车载着满满一车的马克,一个小偷趁她不注意,掀翻那一车纸币,推着手推车狂奔而逃;一位家庭主妇正在煮饭,她宁愿不去买煤,而是烧那些可以用来买煤的纸币。

这些故事看起来有一些艺术色彩,但是,当你回想到德国在这个时期的货币发行量增加了上千亿倍的时候,这些故事听起来其实不夸张了。

中国的情况怎样呢?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余亿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以上,等于抗战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货币增发如此之快,那它的购买力变化如何呢?这些是在民间流传多年的案例:

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1937年100元可买到两头牛,1938年变为一头牛,1939年可买一头猪,1941年能买到一袋面粉,1943年能买一只鸡,1945年能买一个煤球,到了1948年,只能买到几粒大米。

而现在,我们常常听到别人抱怨挣的钱越来越不够花,房子开始涨价,猪肉开始涨价,鸡蛋也开始涨价,吃菜吃不起,住房住不起,于是人们慨叹:钱越来越不值钱了。这些就是经济学上的通货膨胀现象。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相对贬值的意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指在短期内钱不值钱了,一定数额的钱不能再买那么多东西了。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造成的,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期,大量的钱在市场上流动,不管是数量还是流通速度都比平时要快,货币的流动性大大加快。按照通行的经济学规则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总额等于市场上所有物品的价格总和除以货币流动速度,当货币总额增多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那么商品的价格就会高涨。这是因为繁荣的经济刺激了居民信心,吸引了资本的介入,使货币增加。

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都是不知不觉的,但人们明显感觉到物价上升了,这就是通货膨胀了。通货膨胀是有周期性的,一般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出现,然后伴随经济的衰退,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当需求扩张的时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之后就又会供应过度、价格降低、需求下降,货币需求也随之减少,物价低迷、通货紧缩到来。与通货膨胀相反,原来一个产品需要一元钱,现在货币量减少了,也可能是货币流通速度变慢了,因为商品价格总额等于货币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这时候可能一个产品只需要8角了,物价低迷。

作为一个拥有财商的人,要谨慎对待市场上出现的情况,准确判断,相应改变自己的投资理财策略,从而使自己的资产处在稳定增长的趋势中。

复利:神奇的经济游戏

麦基想起来一个问题,于是问道:“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不是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而是‘复利’。复利真的有那么大的赚钱效果吗?”

老怀特神秘的笑了笑,说:“‘复利’简单地说就是‘利上加利’。即使你的钱很少,起点很低,甚至微不足道,但通过复利则可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复利说的是有关投资和收益的哲理。

其实,在人生中,追求财富的过程,就是在很多年的时间跨度上所进行的耐力比赛。只要坚持追求复利的原则,即使起步的资金不太大,也能因为足够的耐心加上稳定的“小利”而很漂亮地赢得这场比赛。”

财商魔法书:每月投资700元,退休变成400万

肖璐现在30岁,他预计自己30年后,也就是60岁的时候退休,并准备了400万的退休金。经过思考,肖璐决定从现在开始每月用700元来投资,并选择了年投资回报率在15%以上的投资工具。按照肖璐的计划,60岁退休的时候就能获得4199638元人民币的退休金了。

年龄

年度

每月投资金额

(RMB)

各年度

投资本金

每年回报率15%

总金额

30

1

700

8400

1.15

9660

2

18060

1.15

20739

3

29169

1.15

33544

4

41944

1.15

48236

5

56636

1.15

65131

40

10

170551

1.15

196134

11

204534

1.15

235241

12

243614

1.15

280156

13

288559

1.15

331840

14

340240

1.15

391275

15

399675

1.15

459627

16

468027

1.15

538231

17

546631

1.15

628625

18

637025

1.15

732579

19

740979

1.15

825126

50

20

860526

1.15

989605

21

998005

1.15

1147706

22

1156106

1.15

1329522

23

1337922

1.15

1538610

24

1547010

1.15

1779061

55

25

1787461

1.15

2055581

26

2063981

1.15

2373578

27

2381978

1.15

2739274

28

2747674

1.15

3159825

29

3168225

1.15

3643459

60

30

3651859

1.15

4199638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复利最大的魅力有两个,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收益率。相同的时间下,收益率越高,整体收益也越高,并且差异会非常大。

其计算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n(n:期数)。

举个例子来看:1万元的本金,按年收益率10%计算,第一年年末你将得到1.1万元,把这1.1万元继续按10%的收益投放,第二年年末是1.1×1.1=1.21万元,如此第三年年末是1.21×1.1=1.331万元,到第八年就是2.14万元。

同理,如果你的年收益率为20%,那么三年半后,你的钱就翻了翻,一万元变成两万元。如果是20万元,三年半后就是40万元!这也是故事中的肖璐能把每月700元变成30年后的400万的道理。

投资大师约翰·坦伯顿(John Templeton)告诉投资人致富的方法里,曾经提到成功与储蓄息息相关,要利用复利效应的神奇魔力,就必须先懂得俭朴,所以必须挪出一半的薪水,作为个人在投资理财时候的第一桶金。

存下一半的钱是一个不容易执行的重大决定,它考验着你的决心、毅力与生活方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