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就要做回真我,而不是做给别人看
学佛不是为了盲从别人,也不是为了让人看,而是为了自己心灵的真正需求,学佛就要做回真我。
一位远途而来、饥饿不堪的官吏,与一位几日未餐的得道高僧一同用饭,桌子上摆着一大一小两碗面。官吏将大碗的推到高僧面前,以示敬重。这位高僧毫不客气地将这碗面很快吃下。官吏又将小碗推过去说:“师父,您如果没有饱,就将这碗也吃了吧。”高僧又是毫不犹豫地将这碗面吃下。
此时,饿极的官吏很是恼火,呵斥道:“您既是得道高僧,看来实在徒有虚名,连起码的谦让礼貌都不懂得。您饿,我更饿。您非但不替人排忧解难,反而加难于人,谈何得道?出家人慈悲为怀,您又何以普度众生?”
高僧缓缓地笑道:“先前,你推让大碗的给我,而我原本就是愿吃大碗的。我若再推回给你,这非我的本愿,我何必要去那样做呢?后来,你又将小碗的让给我吃,而我的本愿也是想再吃下这个小碗的,所以我又没有推辞。而你两次对我的谦让,是出于你的真心吗?”官吏顿时大悟,谢过高僧的教诲。
中国人大多都有谦虚的习惯,谦虚不是坏事,但有时候过于谦虚就成了假谦虚,偏离了人的本性。比如说吃饭,目的是吃饭,谁吃都是吃,何必再你推我让。明明心里非常地想,却不敢去做,压制本欲,表面上是礼貌的,人家说你乖,可内心却在背叛自己。殊不知,礼仪只是一种形式,而拘泥于礼仪的形式不过是虚假的表现。
另外,做回真我不仅要求我们摆脱虚假礼仪的束缚,还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敢于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品格。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长满了苹果树、橘子树、梨树、橡树和玫瑰花,这里真是一个幸福的天堂,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那么生机盎然,它们相依相伴,每天都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生活的无穷乐趣,满足地生活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可是,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花园里的情形却不是这样,有一棵小橡树愁容满面。可怜的小家伙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它不知道自己是谁。大家众说纷纭,更加让它困惑不已。苹果树认为它不够专心:“如果你真的尽力了,一定会结出美丽的苹果,你看多容易。你还是需要更加努力。”小橡树听了它的话,心想,我已经很努力了,而且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努力,可就是不行。想着想着,它就愈发伤心。玫瑰说:“别听它的,开出玫瑰花来才更容易,你看多漂亮。”失望的小橡树看着娇嫩欲滴的玫瑰花,也想和它一样,但是它越想和别人一样,就越觉得自己失败。
一天,鸟中的智者雕来到了花园,看到唯独可爱的小橡树在一旁闷闷不乐,便上前打听,听了小橡树的困惑后,它说:“你的问题并不严重,地球上许多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来告诉你怎么办。你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去变成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你就是你自己,你永远无法变成别人,更没有必要变成别人的样子,你要试着了解你自己,做你自己,要想知道这一点,就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完,雕就飞走了,留下小橡树独自思考。
小橡树自言自语道:“做我自己,了解我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在声音?”突然,小橡树茅塞顿开,它闭上眼睛,敞开心扉,终于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永远都结不出苹果,因为你不是苹果树;你也不会每年春天都开花,因为你不是玫瑰。你是一棵橡树,你的命运就是要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们栖息,给游人们遮荫,创造美丽的环境。你有你的使命,去完成它吧!”
小橡树顿时觉得浑身上下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它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很快它就长成了一棵大橡树,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这时,才真正实现了花园里每一个生命都快乐。
橡树要做橡树的事,苹果树要做苹果树的事,玫瑰花也有它自己的事,大自然中的每个生命体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都有自己的使命,何必去羡慕别人呢?也何必为了别人的看法而去活呢?
人生在世,所有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和人之间有差异是必然的,人的性情、爱好各不相同,职业分工也多种多样,有的人适合做医生,有的人适合做教师,有的人适合做记者,有的人适合做技术工人,那么,我们自己适合做什么呢?这个答案只有自己才能告诉自己。
挪威大剧作家易卜生说:“人的第一天职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做自己。”是的,做人首先要做自己,首先要认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主人。
我们有权力决定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能由别人来代作决定,更不能让别人来左右我们的意志,而自己却成了傀儡。其实,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别人并不见得比自己高明多少,只有自己的决定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找到自己生活的使命所在,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远远胜过他人的目光和期许。现在就回归到自己的心灵,了解自己,倾听内心的需求,做你希望成为的人。人活着就是为了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