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智者自度,机会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如果自己不帮自己,菩萨也无法帮你。
有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佛法不是讲求普度众生吗,度我一程怎么样?”
禅师道:“你躲在屋檐下,我走在雨里;这里有雨,而檐下无雨,何必需要我度你呢?”
信徒听禅师这样一说,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现在我在雨中了,这样你应该可以度我了吧?”
禅师说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没有淋雨是因为我带伞了,而你淋雨是因为没有带伞。准确地说,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如果要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吧!”
那信徒站在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他说:“不愿意度我就早说,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讲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禅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这种想法最是害人。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必定是什么也得不到。”
车夫驾着一辆满载干草的车子走在乡间的路上,没想到却陷进了泥坑里。
陷入泥坑里的车夫肝火正旺,骂泥坑,骂马,又骂车子和自己。无奈之中,他只得向无所不能的神求救。
车夫恳求道:“神啊!请你帮帮忙,把我的车从泥坑中推出来,这对你来说应该是举手之劳。”
刚祈祷完,神就发话了:“我要人们自己先动脑筋想办法,然后才会给予帮助。你不自己尝试一下怎么行呢?”
过了一会儿,神问车夫:“你干完了吗?”
“是的,干完了。”车夫说。
这时神又发话说:“你瞧,你的马车很容易地就离开了泥坑!遇到困难,要先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我才会助你一把的。”
做人就要自我承担,只有勇于承担,才是合于佛法的态度。只有自己去努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有的人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又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成功者不是别人照顾自己,而是自己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去做事。
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他从小在家庭暴力中长大,学业一无所成,成了街头的混混,直到他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刺激了他,使他下定决心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促使他认为,这也许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可以出头的机会,一定要成功。
20世纪70年代,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后来,他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剧本前去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年轻人没有灰心,他相信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学习,一次进步。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得到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为了那一刻,他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完全有信心做好一切。机会来之不易,他自然拼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史泰龙的健身教练哥伦布医生这样评价他:“史泰龙每做一件事都是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是令人惊叹的。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待坐着让事情发生——他主动地令事情发生。”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遇到困难时,只有靠自己努力,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什么都不做,一心寄希望于别人,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生活中,我们还是少些依赖,多些独立,做一个行动家,主动积极地去迎接和解决问题,这样自有“菩萨保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