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在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往往很喜欢打人或者咬人。有的时候,遇到小朋友,孩子非常开心,会突然冲上去打小朋友一下,甚至咬小朋友一下;小朋友突然受到攻击,会害怕地哭起来,也有可能奋起反抗,与孩子打作一团。在家有二宝的家庭里,当二宝还小,大概一岁前后,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时,他往往会采取打的方式表示对大宝的亲近。无缘无故受到攻击,大宝难免心生愤怒,却不知道“打是亲”是这个阶段对二宝最好的总结。
父母仅仅知道孩子的发展会经历“打是亲”的阶段是不够的,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些父母以“打是亲”安慰大宝,殊不知,即便打人是二宝经历的必然阶段,也并不意味着打人的行为就有了合理存在的理由。父母一定要借此机会引导二宝以正确的方式表情达意,例如,告诉二宝:“我知道你很喜欢哥哥/姐姐,你可以亲亲哥哥/姐姐,而不要拍打哥哥/姐姐,不然哥哥/姐姐一定会感到很疼的。你看,妈妈喜欢你的时候,也会亲你,或者抱抱你,对不对?”也许,这样说一次两次,二宝还是不能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但是,坚持的时间久了,二宝就能渐渐学会如何表达对哥哥姐姐的喜爱。此外,父母还可以亲自为二宝进行示范,告诉二宝亲吻、拥抱等方式是更好的传情达意的渠道。
当然,父母不但要从教育二宝着手,还要从关注大宝的情绪感受着手。例如,可以问问哥哥或者姐姐:“你们能接受弟弟/妹妹高兴的时候就来拍打你们一下吗?”如果哥哥或者姐姐并不反感弟弟或者妹妹这样的表达方式,那么父母也无须过分紧张和担忧。也许,在孩子们之间,这样的拍拍打打就是传情达意的好方式,是无伤大雅的。当然,父母也要引导大宝保护自己的利益,应该告诉大宝:“如果你不喜欢弟弟/妹妹这样的表达方式,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也可以适当告诉弟弟/妹妹。如果弟弟/妹妹在接到你的警告之后还是打你,你还可以以合适的力度打回去,反击弟弟/妹妹,当然,反击的举动必须在爸爸妈妈的监护下。”虽然打回去这个方法不是好方法,但是,运用在屡教不改的弟弟妹妹身上,效果是显著的。
当然,二孩家庭里,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一定会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父母而言,要想协调好两个孩子的关系,加深两个孩子的感情,无疑是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的。随着孩子不断成长,父母对于孩子的认知也会越来越深入,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都是不可取代的。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因人制宜,对每个孩子有的放矢。实际上,父母无须关心哪个孩子占了便宜哪个孩子吃了亏,因为每个孩子在走上社会之后都会面临比手足相处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拥有与手足相处的经验,对于孩子而言何尝不是进入社会之前的演习呢?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自由自在的相处环境,让孩子建立和拥有最真实的手足关系,并面对最真实的自己。与人相处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也恰恰是成长的过程。在人际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地成长,也可以随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态度,并在接连不断的人际矛盾之中找到最好的方式接纳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这样的进步,是父母一味地说教所不能给孩子的,对于孩子而言是宝贵的人生经验的积累,也是深刻的人生感悟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