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被两个孩子同时需要时(1 / 1)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随着老二的出生,老大会产生行为倒退现象,甚至做出完全低于他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的事情。难道是因为受到老二的感染,老大所以才会降低自己言行举止的标准吗?的确,老二的行为会影响老大,尤其是在父母对于老二表现出过多的关注时,老大更是会情不自禁让自己表现出和老二相同的样子,而本质的目的就在于同样得到父母的关注。

对于二孩妈妈而言,常常面临被两个孩子同时需要的尴尬。老大原本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妈妈的怀抱,但是,当看到妈妈整日抱着老二、与老二亲昵时,老大也忍不住向妈妈求抱抱,甚至黏在妈妈的怀抱里不愿意离开。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老大的嫉妒情绪在作怪。嫉妒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会产生嫉妒的情绪。对于老大而言,老二的出现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个特殊的阶段里,全家人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被打乱,老大虽然还很小,心智不够成熟,但是也会意识到父母对于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由此一来,老大便会在无形中把各种改变都归咎于老二的出现,尤其是在看到父母情不自禁地亲近老二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和强烈的不安全感。不难想象,父母作为施予爱的人,对于老二的到来尚且有很多担心,老大作为接受爱的人,自然会对父母的爱有更多的关注和敏锐的感觉。老大急需验证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也要确信父母对于他的爱不会减少,为此,他就会和老二一样需要父母多多亲昵他,甚至带着挑衅的意味向父母求抱抱、求爱爱。

当老二尚在襁褓之中时,父母很容易满足老大的情感需求,在保证老二吃饱喝足的情况下,给予老大更多的关照和爱护。然而,随着老二逐渐长大,他也会有亲近父母的需求,甚至萌生出与老大抢夺妈妈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大和老二一起哭喊着让妈妈抱着他们,或者让妈妈必须陪伴他们睡觉,妈妈分身乏术,一定会在孩子的哭闹声中感到头疼欲裂,而又无可奈何。

有三天的时间,爸爸要出差,正巧保姆也因为家里老人生病而临时请假,为此,妈妈不得不依靠自己应付家里的两个孩子。老大五岁,老二三岁,白天的时间尚且好过,妈妈只需要邀请几个同小区的小朋友来家里玩耍,任由孩子们闹翻天,他们就不会过分哭闹。但是到了晚上,孩子们都回家了,家里只剩下大小两个混世魔王,妈妈在做完晚饭给孩子们吃之后,简直已经精疲力尽,恨不得用牙签撑住不断打架的眼皮。

正当此时,老二来找妈妈抱抱,老大也找到妈妈求抱抱,正当妈妈感到为难、不知道到底应该抱起谁的时候,他们居然打了起来。无奈之下,妈妈躲到小卧室里,任由两个孩子打得天翻地覆,全都哭得稀里哗啦,妈妈就是不出声,也不来当裁判官。打着打着,两个孩子都意识到妈妈不见了,为此他们赶紧四处寻找妈妈。当看到妈妈在小卧室里睡得正香时,他们感到非常委屈,一瞬间完全忘了自己想要妈妈抱抱,而是乖乖地找到各自的小被子,也蜷缩在妈妈的脚边睡着了。假装睡着的妈妈看着这一切,心中既觉得好笑,又心疼两个小家伙。不过,他们好歹安静下来了,妈妈也可以喘息片刻,恢复能量。

在两个孩子打得天翻地覆之时逃之夭夭,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对于妈妈而言,当感到心力交瘁、情绪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与其因为控制不住情绪而把愤怒发泄到孩子身上,不如让自己安静片刻,调整好心态,这样至少可以以稍微好一些的状态面对孩子。当妈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伪装出坚强的模样。作为父母,你可以对孩子生气、发怒,也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伤心流泪,最重要的是要真实。

当被两个孩子同时需要的时候,如果妈妈有足够的能量,那么可以享受左拥右抱的快乐。但是如果妈妈照顾了孩子一整天,或者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已经精疲力竭,此时又该如何是好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勉强为自己鼓劲,让自己强颜欢笑面对孩子,不如尊重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待一会儿,给自己快速充电,这尽管是一种逃跑的行为,也比对着孩子强颜欢笑或者勉为其难地应付两个孩子来得更好。

妈妈也是人,而不是神仙,更不会无所不能。妈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整好心态,保持良好情绪,如此才能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保持精神愉悦,才能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呈现自身最真实的样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会意识到妈妈也会感到疲惫和乏力,甚至会主动心疼和照顾妈妈,这对于妈妈来说,该有多么欣慰啊!没有人天生就会当妈妈,当妈妈是一个需要不断成长和持续进步的过程。对于妈妈来说,要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从而避免把无名火撒到孩子身上。妈妈善于梳理自身的情绪,也会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有意识地梳理自身的情绪,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