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能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做出评价,是因为它们都有比较的对象:有好/坏消息,有成败,有乐,也有苦。如果没有一个以上的条目可供选择,也就是没有比较的对象,我们很难对事物做出评价。
因此,不管你再怎么强调某个问题解决方案的优点,接收者只会想:“你说的优点我已经知道了。可是,我还是想和别的方案比较看一看,难道没有其他的策略可以选择了吗?”假如对方没有选择的空间,一定会觉得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被剥夺了。
所以麦肯锡建议大家,在撰写商务文案时,针对解决问题的课题,必须提出三个替代方案,而且每个都是不可或缺的。除非无计可施,否则最好避开没有别的方案、提案只有唯一选择的情况。必须有比较的对象,不然一般人很难抉择。
实施指南
下面就来看看为何需要三个方案以及如何安排它们的出场次序吧。
为什么向对方提示替代方案时,以三个为基本?
假如方案超过三个,接收者很容易陷入信息过多的情况,举棋不定。一般而言,其原因是这样的,人们却通常以为选择的条件越多越好。可是,如果选择条件过多,接收者会不置可否,不知该用哪个条件作为比较的对象,结果反而延迟了决定。即使没有延迟下决定,但是像消费品这些东西,如果选择条件太多,消费者在不知道哪个好、哪个坏的状况之下,为了免去分析比较之苦,常常会选择畅销的商品。所以,像是食品或家电,一旦畅销,就会越卖越好。
所以,为了取得理解度和选择自由二者之间的平衡,提示替代方案时,原则上以三个方案为标准是最合适的。
替代方案的排序:第一个方案,会产生心锚效应
要更好地理解第一个方案的重要性,先来听一个富有哲理的事例:
当我们在餐厅点餐时,如果服务员先介绍一瓶五万块的酒,再介绍两万块的牌子,我们会感觉后者比较便宜;反之,如果服务员先介绍八千块的酒,然后再介绍两万块的酒,我们便觉得后者贵。同样是两万块的价格,但是却因为比较对象的价格参考,改变了我们的价格印象。原因在于,最初的提案会先进入接收者的脑中,成为后面提案的评价标准。假设解决策略有很多种,这时候你提出的顺序将深深影响接收者的决定。特别是第一个提出的提案最为重要。换句话说,他已经被灌输了某种程度的“行情概念”。接收者很容易用最初认识的提案,来比较后面出现的提案孰优孰劣、谁贵谁便宜。
这种以最初的条目作为比较标准的效应,在心理学上称为心锚效应。“锚”是停船的器具,换句话说,最初看到的提案就像将船锚放下一样限定我们的思考。如同上面所述,我们常常喜欢将事物与其他类似的事物相比较;反之,如果事物没有比较的对象,我们就难以评价。最初的方案就是比较的出发点,越到最后,它越会慢慢产生影响力。假如先讲复杂的内容,再讲普通内容,那后者听起来就简单;反之,如果先讲简单,再讲复杂的,那么后者听起来就困难。因此,你可以先思考,对方会如何评价你的替代方案,然后再决定你的提案顺序。
有些人喜欢中庸,那就用中间选项来满足他
多数人都讨厌两极化的选项,倾向选择中庸。我们在准备替代方案时,最好设计出上、中、下三个选项,而且把你最想推荐的选项,放在中间。另外,凑齐上、中、下三种选项,还能够让中间项与心锚效应取得相乘效果。也就是说,除了人们本来就习惯于选择中间选项之外,中间项还表现出“比上便宜,比下高级”的效果。
如果对方的预算较为吃紧,本身又是节俭的人,那么“下”的选项便可以发挥功效。如果对方深信“贵的东西比较好”,是属于豪华主义型的人,那么预先准备的“上”就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