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需要人文精神的养成(1 / 1)

在西方,从大约公元三四世纪开始,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话语体系——以基督教为核心,每个地区都是教区,每个人都是教民,身处各自的教区。这样的文化会有一个基本原点,比如:《圣经》在西方被称为“万书之书”,其中包含着对善恶、信仰的阐释;教义中,有很多人要用石头打死妓女,耶稣便问这些人:你们中间哪个人心里是没有罪孽的,就可以站出来用石头打她。大家都沉默了,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丝黑暗。

哈佛大学设置一些核心课程,引导同学们了解生活的整个世界。复旦大学也在实行通识教育,每个学生都要选修6门文科、7门理科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等,通识教育的内容有利于构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精神完整性。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这本书有个观点非常对——在现代世界里,人只有获得充分的信息,才能真正有效地生活。这里的“信息”,我认为是对社会的理解,对自然的理解,对“大”的人的脉络即历史的理解,对当下问题的理解。这些“理解”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指标。比如:为什么进行中美会谈?是因为中美两国在气候变暖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有共同的利益需求,为了减缓气候变暖、维护人类共同的生态圈,作为碳排放大国,两国都确认了实现“碳中和”的具体目标。对于这件事,很多人是没有感觉的,甚至疑惑“天气变暖问题为什么要上升到‘碳中和’这样的战略高度”。这就是不了解自然,不了解人类工业化进程、二氧化碳排放、气候变暖这些事的相互关系。现在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一些湖泊扩大了很多,拉萨很多山都变绿了,表面上看起来环境变好了,其实是糟糕了,这也是气候变暖的结果,雪山融化,很多生态链就变了,本来草只长在山坡下面,现在往山坡上长了,上面原有的生物再往上走,走不了的就被驱逐、被消灭了。现在人类面临着生态环境变化的巨大威胁,在农业生产、物种保护等问题上存在很多挑战,但许多人没有这样的意识,他缺乏的是“人类”概念层面上的修养,一种普世的情怀,一种对整个“人类”群体的感情,这种修养不是形式上的礼貌或其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