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
传统的《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这章就是道经的最后一章。有些版本把《德经》放在前面,《道经》放在后面。
怎么看这种划分方式呢?个人认为,根本没必要。《道德经》全篇纯粹讲道的,其实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章,其余大部分都是借着道在讲德,因为德就是我们在追求道的路上,自己心里那个半成品的道嘛。
《道德经》作为一部君主治国的教材,最终目的当然还是讲“如何做”。至于道是什么?我估计没有哪个君主真的会关心。老子没有用大篇幅去单独讲形而上的东西,应该也是考虑了读者因素。但是,又不能一点道都不讲,因为不讲道,德从哪来呢?体系不完善,说服力就不够。现在告诉我们,德就是模仿道,这底气就足了吧?一次性满格了,所以读者就不用再纠结理论依据够不够强的问题了。
例如这一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看似说的是道,但后面马上“王侯”就出场了吧?所以,这还是教人怎么模仿道,那不还是德嘛!
前面批判过好多次好吃懒做之辈总是喜欢歪曲老子的意思,打着大宗师的旗帜混吃等死,说老子让大家“无为”,所以自己就真的躺平,什么都不做了。可能也正因为太懒了,所以他连一句话都懒得看完,后边的“无不为”就被吃了。否则看到的话,倒是请他解释解释,躺平之后是怎么“无不为”的?
之前讲过,所谓的“无为”,指的是不刻意而为,不急功近利而为。老子主张追寻着道去做事,可道“善利万物而不争”,人家只是“不争”,可不是什么都没做,人家是把所有事都做了。所以,这才叫“无为而无不为”。
为什么又描述了道?因为管理者修炼德还是要对着道的样子照做嘛。守住了道,万物自己就逐渐转向归附于我了。化,甲骨文的字形是两个人,一正一反,指一个人自己慢慢地调了个个。化与变是对应的,变,指通过外力使事物发生转变。化是自发的,变是外力使然;化的过程长,不易察觉,变的过程短,效果明显。所以,按照道行事,使万物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转变,而不是突变。
在顺其自然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贪欲,那么我就用“无名之朴”来镇住。镇,其字形是以金属压在一旁使其稳定。现在镇压一同使用,但是压其实和镇是相对的,指的是完全覆盖地压住。之所以用镇而不用压,是因为镇不是一种强力,而是一种旁敲侧击的柔力。这种柔力就来自于“无名之朴”,什么无名?什么未经雕琢?只有道了。
我用道的无形之力把那些贪欲镇住,它们就会逐渐消散。当贪欲消散殆尽,人心便归于宁静。人心归于宁静,天下便可以自己运行于正轨了。
还是有点抽象哈,我们放到生活中看。例如管孩子,希望他多读书,多学习,怎么办呢?天天逼着他读书,然后自己玩手机吗?你放心,他就算去读书了,也是装模作样而已,心里没准就在抱怨:你自己都不读书在那玩手机,凭什么让我看书?正确做法是,我们把手机放下,自己去读书。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样学样,自发自觉地学着我们读书,这就叫“自化”。
作为老板,最烦的是什么?是员工争功甩锅对不对?怎么才能把他们凝聚起来,让他们不要争功也不要甩锅呢?首先,有功我们自己就不能自居,把功劳给团队,尽可能地奖励,物质的、精神的都要有。尤其精神奖励没什么成本,要给足,发自内心地、不吝溢美之词地赞美他们。我们自己不争名夺利,反而把功劳全部让出来,在这种人格的感召之下,还有人好意思去争功吗?
甩锅这种事,总是需要一个锅的,这个锅从哪来?最初当然是从老板这里来。如果我们把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了,团队还有必要甩锅吗?以上说的是我的心,也就是儒家说“诚意正心”的“正心”。把心摆正之后,当然还是要赏罚分明的。但是一旦自己的心正了,把自己应该承担的承担下来,其余不得已去处罚团队,挥泪斩马谡,才能让人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