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
仇怨是无法消解的。大的仇怨看似被调和了,其实它只是变成了其他形式暂时被掩盖了而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祸根”,所以又有了一个词,叫斩草除根。可是,偏偏越想斩草除根,就越除不了根,反而会因为把事情做得太绝而引起更多的反抗,到最后变成了“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我们的团队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人?讨论问题,自己发现别人一个漏洞,便开始攻击。哪怕人家已经认错开始寻求意见,可这位还是不依不饶,最后把对方气得咬牙切齿,那时对错已经不重要了,既然你非要赶尽杀绝,那我们就只能“狭路相逢勇者胜”了。于是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倒是又多了一对冤家。这时候想缓和情绪已经晚了,就算暂时安抚住了,你放心,以后这两位都别想再合作了,一定是有你没我、势同水火。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吗?自己生一肚子气不说,还多了一个冤家,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圣人的做法是,占据优势,但却不责难别人。契,古人通常是在木简、竹简上刻字,把合约内容一式两份写在两边,中间刻上记号。然后把简从记号中间剖开,一人一份进行保管。两片半简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记号,这就是“合同”的由来,中间那个记号相当于现在的骑缝章。古人以左为阳、为上,所以“执左契”就相当于今天的“甲方”,也就是比较强势的一方。
但是签署了契约,就可以凡事拿契约照章办事得理不饶人了吗?也不是,契约只是一个底线,是一种威慑,就好像核武器,只有在没有发射的时候才能吓唬人,发射出去了谁还怕你呢?大不了同归于尽嘛!所以,圣人是不会按照契约苛责于人的。有理让三分,对方本来就理亏,又看到人家如此宽宏,自然就会心服口服,努力去完成契约。这样就不会产生怨,只有预防了怨,才不会留有余怨,这叫“为之于未有”。
古代如此,现在难道不一样吗?所谓合同,只有在法庭上才有意义。不上法庭,就没有办法强制对方执行。就算我们占理,可把对方逼急了,人家就来一句“你去告我好了”,然后怎么办?真的去告他吗?很多时候,告赢了损失反而更大。因为彼此彻底撕破了脸,对方样样都不配合,事事跟我作对,一个案件拖个三年五载也是常事。有争议的业务肯定没法继续了,没争议的难道还能继续吗?我都把人家告上法庭了,还想跟人家合作?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要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去协商解决问题。真到了万般无奈,要对簿公堂的时候,双方的损失就都已经无可避免了。这就是“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的做法是,依据契约进行合作,用契约进行道德上的威慑,但轻易不付诸实际行动。无德的做法是,得理不饶人,每件事都去抠契约里面的条款,找毛病挑刺,甚至故意引诱对方违反条款,然后去诉诸法律。这就变成了碰瓷、讼棍。彻,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只手拿着一个器皿,指付诸行动。
说到底,这是在另一个侧面来解释德的应用,心直、眼直、行直。想清楚双方合作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共赢的,如果损人利己那说明心眼歪了,心都不直后面就都直不了,《大学》里面说“诚心正意”就是这个意思。起跑姿势不对,别说跑第一,能跑下来不摔跤都算不错。既然是合作共赢,那就盯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别去挑三拣四,找茬挑毛病,专挑毛病眼就斜了,眼斜了还能行得直吗?跑步的时候扭头看观众,能跑到终点?眼睛看着前面却横着跑,免不了与人家直行的撞个人仰马翻,不进医院就不错,更不要说跑到终点了。设定好目标、眼里只有目标,脚下的行动也要朝向目标。
“道”没有亲疏远近,对谁都一样。谁善于追寻道、符合道,谁自然就会无往而不利。怎么才能符合道呢?靠的还是修德,构建价值观,不断的迭代,使之完备、自洽。边修德,边践行德,或者应该说,践行德才是修德,光凭脑子想而不去做,最后只能“思而不学则殆”。想要知行合一,还要事上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