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何避免(1 / 1)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

需要治人、事天的人是谁?除了君主还能有别人吗?所以,这一章又是老子在教育君主了。

顺应天道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比“啬”更好的了。这里的啬是指收敛私欲,也可以叫对自己吝啬。

收敛私欲,就可以尽早降服它。服,指降服。尽早降服私欲就是在积累厚重的德行,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构建自己的价值观。有了厚重的德行,也就是有了完整的价值观。有了完整的价值观,就没有不能胜任的工作。没有不能胜任的工作,就拥有了不可估量的能力。拥有了不可估量的能力,才可以去做一国之君。不但可以治理国家,而且可以掌握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根深蒂固,也才能做到长治久安。“柢”,就是土下面的根,指植物的根埋在土下的部分。也有版本用的“蒂”这个字,指瓜果与植物的茎相连的部分。不论是哪个字,都不影响理解。

整个这一章,老子讲的是如何才能避免德不配位。德不配位这个词,现在好像已经提得很少了,因为大家觉得,德是比较虚的东西。现在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谁还关心价值观呢?于是,很多公司升职都只认业绩,不管价值观,倒是有点“唯才是举”的意思。

但是,人家曹孟德施行“唯才是举”可是在东汉末年,是个乱世啊。乱还不说,两汉的世家门阀积累了四百年,已经烂到根了。孝廉孝廉,比的是孝和廉,举的也都是豪门大族的子弟。这些人里面,很多人不孝和不廉,对治国理政一窍不通。不过这也不能怪人家,当时选拔标准就是这样,还能指望考生怎么办?那种选拔标准下,当然就不会有人去读四书五经,读了也考不上不是?所以,那个时候唯才是举,是拨乱反正,最多算是矫枉过正。

现在可是太平盛世,也早就打破了门第观念,这时候不提倡德才兼备,就会出问题了。看看网上有多少骂老板的?如果我们当老板,被那么多员工背地里骂,这个老板能当得安稳吗?

有些人抱怨,公司为什么不给自己升职?要我说,如果这么想升职,私欲还是重了些,不让我升职长远来看对我反而未必是坏事。我们追求权力,追求利益,而一旦又被打开了方便之门,自己更会变本加厉,这就是作死的节奏了。反而自己先把私欲调整好,做到对自己吝啬,不贪功不图利,一心只想把事情做好,做到这个程度,价值观基本完善了,“德”也差不多够重了,那时候再当老板也不迟。

当老板,大家以为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如果有这个心态,那就做不好老板。位置越高,汇集的焦点就越多,心态越是应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至少下面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随便一点闪失,就会被人戳脊梁骨,那滋味我们确定自己受得了?

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靠谨小慎微,是没办法避免错误的。唯一的办法,还是修炼自己的价值观,这是基本功、笨办法,但却是唯一的正道。我们的价值观修炼到多高,位置才配坐到多高。如果想做老板,起码得把自己的价值观构建完整,不能有覆盖不到的领域,更不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样的价值观,会生发出一个使命,而完成使命的路径才是我们的创业方向。

如果想更上一层楼,那就要奔着“随心所欲不逾矩”去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