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四十七章)
看到这几句,宅男们终于找到知音了。“不出户,不窥牖”,这不就是宅男的理想嘛!实际上,老子那个年代,是绝对不会出现宅男的。一个人一天不出门,左邻右舍估计就上门来了,因为他们一定会以为这个人病得不轻。因为,按照《周礼》的规矩,除非生病,否则白天是不能待在家里的。为什么古人连待在家里都不让,还写到官方文件里面?因为,那时候生产力不发达,养不起闲人。一个成年男人几天不出去种地,田地可能就杂草丛生、害虫横行了,今年收成没了,全家没准都得饿死。古代在家宅着可不是闹着玩的,是要出人命的。
既然不鼓励宅,那老子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呢?前面不是讲了“道生一”吗?老子这两章就是要给我们讲,如何达到那个一。
与概念分类对应的是概念的聚类,也就是归纳。当我们熟练掌握了概念分类之后,会习惯性地追求不遗漏、不重叠、相均衡这三个优秀分类的特征。为什么分类可以具备这三个特征?因为,这是概念本身就具备的特征,也就是之所以能演化出今天被我们广泛认可的概念,正是因为这些概念本身具备了可以被拆解为优秀分类的属性,否则这个概念本身存在缺陷,就会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被淘汰掉。所以,这是概念系统本身具备的形式,这种系统也被叫作形式逻辑。由于形式逻辑研究的是概念自身的形式,所以形式逻辑是“绝对正确”的。为什么要打引号?因为“绝对正确”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被形式逻辑定义的。换句话说,之所以一个概念的分类符合形式逻辑,就是因为形式逻辑就是这样定义这个概念的,否则它就不属于形式逻辑这个系统,所以形式逻辑不可能错。
但是形式逻辑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既然所有形式均来自系统内概念本身,那么这套系统就无法产生本系统中不存在的新概念,也就是凡是形式逻辑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废话,它对于一个已经掌握形式逻辑的人而言毫无意义。而恰恰是形式逻辑以外的那些,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新的、未知的、有价值的。于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凡是形式逻辑说了的,都是废话,凡是有用的,形式逻辑都不说。
所以,我们才需要类比和归纳。类比之前讲过很多了,下面讲讲归纳。归纳的优势显而易见,它可以告诉我们原本不知道的。例如,我们自己饿了就想吃好吃的,所以就归纳出:基本上所有人饿了都想吃好吃的;单身了,就想找个人陪,所以就归纳出:基本上所有单身的人都想找个人陪。难吗?不难,我们用不着接触多少人,就能归纳出这个道理。所以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反而有些人,自己不静下心来归纳,总是一味地贪多求新,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扔一穗。看着倒是忙得够呛,到头来可能还是只有一穗。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不是老子反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是反对贪多嚼不烂。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著名的“学而不思则罔”。它们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去求新求奇,而是要静下心来对已有的东西进行归纳。如果不归纳,怎么能做到“吾道一以贯之”?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句话老子说得有点夸张了,但我们结合前文读,也能理解老子的意思,还是强调归纳的重要性嘛!估计当时的君主们有这个毛病,就是凡事图新鲜、爱看热闹,但就是不走心,看过就忘,下次差不多的事,他还当作新鲜事儿一样,吃一百个豆不嫌腥。老子应该就是对症下药,极言归纳的重要性,希望君主们引以为戒。
我们也别嘲笑古代君主,以为人家不开窍,我们现代人不开窍的程度比人家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看那些埋头苦学的“好学生”,为什么起早贪黑地学习,成绩就是提高不了?因为同样的题型,稍微变换一下形式他就不会了。就算做了一万道题,第一万零一道还是不会,这就是不归纳,学而不思的后果。
工作中有多少人操作Excel还是“一指禅”?用鼠标点点点,最简单的公式、快捷键都不会用?我曾经就带过这么一位,工作是真“努力”,加班到很晚,我的大会都开完了,出来看她还在加班。我当时好奇给她的小活也不复杂,怎么干到这么晚?于是就过去看看,发现还真就是我担心的那样,她在用鼠标一个单元格一个单元格的复制粘贴呢。我忍不住教她用了几个简单公式,10分钟搞定了。她也挺惊讶,还拍手叫好,说还是老板厉害……结果,过了几天我看她操作Excel还是“一指禅”,她不加班,谁加班呢?
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不行而知,但是老子讲的归纳,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当然了,强调归强调,但老子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我需要把另一半补上。归纳虽然有它的优势,但是缺陷也是显著的,那就是不可靠。就算我们遇到的所有人饿了都想吃大餐,也不能证明,我们没遇到的人也是如此,甚至我们都没法证明遇到的这些人将来会不会变。以我自己为例,原来我也是这样以为,但是后来饿了就只想吃个馒头,因为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要做,哪有闲工夫吃山珍海味呢?
这也就是“经验主义”被“理性主义”攻击的软肋,经验主义就是盲人摸象,偶尔对了,可能还是瞎猫抓到了死耗子。就像“理性主义”同样也有软肋,正如上面讲的,说出来的都是废话,有用的却不说不出来。这又是人类认知方法的一体两面,矛盾对立的统一体。
虽然老子话说了一半,但我们也别急着批判人家,毕竟类似的事孔子也干过,而且干的比老子更离谱。有客人来问一年有几季,子贡告诉他有四季。那人信誓旦旦地说,一年只有三季。两人争执不下,便去问孔子。孔子看了那人一眼,就说一年有三季。那人听后,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地走了。可子贡不干了,说夫子你怎么胡说呢?一年能是三季吗?孔子说,你看看那个人,一身绿,分明就是蚱蜢成精,他春天出生,秋天就死了,你跟他说四季,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你没事闲的呀,跟他吵什么劲呢?子贡这才恍然大悟。这就是“夏虫语冰”的典故。
孔子和老子这种表达方式虽然不严谨,但论针砭时弊,恐怕效果要比咬文嚼字好得多吧?我们读书,要挑着对自己有用的读才好,有用的都还读不明白,就先别想着批判了。尤其历经几千年大浪淘沙的经典,读的时候心中起码要存着点敬畏,我们不大可能比几千年间的大儒都高明,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切忌出言不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