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这一章用孟子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凡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善于揣度别人心思、能摸清别人心理的叫作智巧,能够了解自己的才叫高明。这句话真可谓一针见血、鞭辟入里!看看现在有多少人在问,“怎么看透人的心理”“如何能够快速看透一个人”,问这种问题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幻想有一种读心术,能够瞬间摸清楚对方的想法,这样不就可以投其所好或者制其要害了吗?
投其所好的想法也还好,无非就是想投机取巧罢了,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倒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试图摆布他人就其心当诛了。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被别人摸透了心理,只能任人摆布,我们怎么想?又会如何做?是不是必欲杀之而后快?夺人自由,更甚于取人性命。在自己做事之前,要换位思考,古时候把这种能力叫作“恻”,即心之通则,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共情。共情的过程,叫作“恕”,即心之如也,此心如彼心,便是恕。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是可以终身去践行的?孔子说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子这里所说的正是一个意思,既然我们自己不希望被他人看穿、受其摆布,那推己及人,当然也不应该去钻营这些智巧,想方设法地影响或者控制他人。这么做,不过是偷鸡摸狗,不走正路。不走正路,最终反而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不高明,反而是真愚蠢。
什么才叫高明呢?自知的人才叫高明。揣度他人、控制他人,就是与他人争夺控制权。既然我们去争,人家必然会反击,人家是控制自己,我是去控制别人,而且名不正言不顺,你觉得谁会赢?简直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可是别人我们管不了,却可以管自己。了解自己、控制自己,名正言顺,想怎么了解就怎么了解,想怎么控制就怎么控制,对不对?
你看,我们连自己都还没有了解,就想去了解他人,这跟羽毛球初学者上来就想单挑林丹有什么区别?不可能实现!浪费时间不说,以卵击石还容易自取其辱。那要如何自知呢?
《道德经》实在太凝练了,这五千字大多讲的还是“是什么”的问题,最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引出了一些“为什么”,但是至于“如何做”,老子并没有详细讲。其实,这是《道德经》的一个问题,就是过于追求综合,追求意境,归纳、类比做得好,可演绎做得并不好。给人的感受就是,作者写出这些经典,压根就不是给大众看的,而是谁爱看谁看,至于看懂看不懂,一切随缘。当然了,很大一个原因确实就是因为老子没想到自己的著作在几千年后会被如此广泛地传播,《道德经》这部书非常明显就是写给天子、诸侯的,连士大夫可能都不是作者的目标读者。所以,后世没有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当然理解不了。虽然理解不了,但是意境在那里,就会让人有一种模模糊糊觉得它就是真理的感觉,所以就出现了各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神秘主义。老子真要是看到了,估计能被气乐了。
对于“如何做”的问题,倒是儒家继承下来并加以展开,提出了“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出自《大学》,而《大学》是《礼记》的一篇,《礼记》又是西汉时戴圣依据典籍整理编撰的,自己创作的成分很少。尤其“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作为《大学》开宗明义的纲领,不大可能是戴圣原创的,其来源应该还要往前追溯。就语言形式而言,应该不会早于春秋,因为用字已经很有春秋时期的风格了。但是,就算这个表达形成于春秋时期,其内涵的形成却未必那么晚,很可能是要继续向上追溯的,到周公、文王是有很大概率的,到尧舜禹汤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尚书》中舜禅让给禹的《禹谟》中就记载了中华文明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格物致知,正是对“惟精惟一”的展开。既然这种含义在舜的时代已经成文,那就说明其思想还需要继续向上追溯。是不是能追溯到炎黄、伏羲?现在的线索有限,就不得而知了。
很多人问我什么是格物?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概念,其内涵现在几乎失传了?其实还是上面讲的那个问题,中国哲学太强调综合,过于追求意境,甚至发展出了不立文字的“禅宗”,这对用户而言是极其不友好的。好比我们想打乒乓球,教练说照着马龙、张继科练就好了,你说这让初学者怎么练?所以,我建议初学者,还是要从科学入手,因为路径清晰可以循序渐进。而且,科学实际上就是形式逻辑加上实验检验,对于了解客观世界而言,这是目前已知的最优解。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最容易被理解,同时也最可靠,所以非常适合初学者打基础。
有了科学学习的基础,熟练掌握了形式逻辑,具备了科学精神之后,再去钻研中国哲学。其中科学能接手的就交给科学去解决,剩下的科学接不住了,我们再求诸中国哲学。还剩下哪些呢?主要就是美学、伦理学、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等领域,对应的中国概念就是德(美学与伦理学)和道(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
至于格物的格,指分门别类;物,即万事万物,只要能格的,都叫物。什么叫作能格?有“名”的才能格。换句话说,所谓格物,就是在整理概念,给它们做分类和聚类。例如把欲望分解成“生性知美”四种基本欲望,这样一来,所有的欲望就是这四种基本欲望的综合,这种分类没有遗漏,子类之间彼此不重叠,而且每种欲望的影响相仿,子类的划分是均衡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分类。这个过程就叫格物,说白了就是通过不断地问“是什么”,来给概念总结出一个清晰的定义。
什么是知呢?其实就是基于各种概念,通过演绎、归纳、类比三种方法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的概念树。
了解了格物致知,“自知”应该就好理解了吧?就是格自己嘛!格自己的什么呢?之前我们讲过,格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又有三个维度,一是“欲情念”,二是“恻仁德”,三是“名理知”,我叫它“道心三维”。我们格自己,就是要在这三个维度去问自己“是什么”的问题,不停地去分类和聚类。需要到什么程度呢?向下要到最小颗粒度,以至于这个概念本身就可以解答“如何做”的问题;向上要到混沌系统,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去解析它,不得不暂停下来。
之前也讲过,我们最常见的格物对象就是自己的“欲、情、念”。例如,文章读到这里,我们觉得豁然开朗,于是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这么格物的话,是不是我就可以发财了呀?”于是就有了格物的素材,马上格一下这个念头,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念头呢?就要从情绪上找。
有两种基本情绪,“恐”和“慰”,就是恐惧和安慰。这个念头的情绪根源显然就是知晓了格物的方法,开心了,“慰”占了大部分因素,但同时又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保障,需要钱,所以“恐”占了小部分因素,二者一综合便产生了“情”,也就是情绪。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情绪呢?就要从欲望上找。“恐”主要是因为求生欲、繁殖欲无法得到满足,问问自己,想赚钱是不是跟这两者有关?私欲一定不好吗?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没有人没有私欲,所以我们不能说它不好。饿了吃饭,到了年龄结婚生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什么不对吗?没有。但是,如果饿了非要吃山珍海味,成人了一定要娶三妻四妾,私欲追求过度,就会出问题。出什么问题呢?过度了就会与人争利,与人争利人就会与我们争利,结果往往就会两败俱伤。欲望得到满足便有了“慰”,饮食男女容易得到满足,两个馒头一夜鱼水也就差不多了,这种“慰”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与之形成对比的,通过满足求知欲和美欲所得到的“慰”则要强烈得多,也持久得多,而这两种欲不是私欲,而是可以为所有人创造价值的“通欲”,因此我们可以尽情地追求,把“意”从私欲引导到通欲上面来,至此我们也便知道该“如何做”了。
排比句,讲透了一句,后面的也就好理解了。战胜别人,可以说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可以称为强。是不是有人要问,有力量不是挺好吗?为什么非要强呢?一是因为力量是相对的,总有比我们还有力量的人会战胜我们;二是因为力量是会变化的,我们不可能从生到死力量恒强不变,有强的时候就有弱的时候。强的时候我们战胜别人,弱的时候别人就会战胜我们,这叫“天道好还”。既然这样,战胜别人只是一时的,不能算作强。强,甲骨文的字形是一个“弘”字,右下角加了一条虫。弘,左边一张弓右边一条曲臂,表示有力。再加一条虫什么意思呢?据说这种虫指的是米里生的米虫,只要有一条就会快速繁殖出无数条,指持续增加。
之所以说“自胜者强”,就是因为“自胜”是可以持续增强的,不会败,反正都是自己的事,自己说了就算,只要我们想,不停地格物,就可以不停地“自胜”。朱子就说,“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你看,这不又是给老子的“弱者道之用”做注解了吗?
“知足者富”,字面意思好理解。我们要是专心品尝过馒头的甜美和面香,一天吃两个馒头也会很满足,那样的话我们现在的存款可能足够吃一辈子了吧?吃喝不愁,难道不是富吗?但是,我们要结合上下文看,老子前半句说的“智”“有力”可都不是他提倡的,后半句“明”“强”才是他提倡的。所以,“强行者有志”中的“强”字刚才讲了,是力量持续增加。志,心之止,即心最终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有坚持不懈去实践,我们的心才能有所归宿。言外之意就是,小富即安没什么出息,持续努力才叫有志气。
不失去自己的处所,那么就可以长久。这个久,最早就是针灸的“灸”字,后来引申为持续的时间长。但是大家要注意,这是一个中性略偏贬义的词,指的不是自然的延续,而是需要外力加以辅助才能维持,所谓“持久”就是要“扶持”才能久。对应的后面那个“寿”字则是个褒义词,意思就是老年人无灾无病,生命绵长。那什么叫死而不亡呢?死,字形是一个人跪在尸体旁哀悼,字义到现在没什么变化。亡,是一把刀折断了,指失去了作用。所以,死是一个中性词,亡则带有贬义了。后来死亡往往连起来说,就是死了同时也没有用了。但是,死了却未必就会没有用,像老子这样死了几千年我们不还是在学习他的思想?我们能说老子没有用了吗?当然不能,所以这就叫“死而不亡”,这就不是需要维持的那种“久”了,而是自然而然、绵延不绝的“寿”了。
整篇总结起来,还是孟子那四个字,“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