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这一章估计是老子怕我们在追寻道的路上走得太艰苦以至于半途而废,所以跟我们交交心,帮我们调整一下预期,让我们坚持住。
庄重承诺与曲意逢迎,相差多远?美好和丑恶,能差多少?这句话有的版本里面是“唯之与呵”,翻译过来就是“恭敬与倨傲”,也能说得通,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就是好坏之间的差异其实没多大。但是要表示这个意思,还是“唯之与阿”更好一些。阿,就是阿谀奉承的阿,也是刚正不阿的阿。大多时候承诺与逢迎看起来都是承诺,表面确实没什么区别,关键就在于心里的念头。
别看都是承诺,但“唯”就是美好的,“阿”就是丑恶的,两者就是一念之差。我们的心正,承诺的时候,心中只想着去努力达成,那就是“唯”;我们的心不正,承诺的时候心中想的就是先应承下来,哄着对方高兴,至于能不能做,以后再想办法,那就是“阿”。这种事想必所有人都遇到过,自己也都做过,就是俗话说的“先应承着”。而我们究竟怎么想的,虽然人心隔肚皮,别人不知道,但自己却骗不了自己。
如此一来,后面这句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人之所畏”,就好理解了吧?人畏惧的是什么呢?畏惧的正是“善恶只在一念间”。一念就是唯,一念就是阿,一念就是善,一念就是恶。难道这还不值得我们畏惧吗?
不光是我们应该畏惧,“一念之间”这种东西不论在哪里、不管什么时间、不论什么人都是需要畏惧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永远不会改变。这个“荒”字用得非常精妙,忍不住深究一下。荒,上面是草,下面那个字就是水流的流字的右半边,也读“荒”的音,表音的同时,也与时间有关。所以荒字是会意字,表示用不了多久,到处就会长满野草。对比一下“念”这个东西,是不是也像野草一样,如果不管,很快就会长得到处都是、千奇百怪、杂乱无章?形象吧?
那“未央”用得也很妙,表示“漫漫无尽”,就是《诗经》中的“夜如何其?夜未央”的“未央”。妙在哪里呢?妙在不仅充满诗意,还与“荒”押韵。我们仔细品读,《道德经》有很多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句子。
“众人熙熙”,“熙”字,下面是火,上面是人的脸颊,指篝火照得脸颊光亮、温暖,引申为欢乐,犹如开篝火晚会一般。你没看错,篝火晚会这玩意,从古至今,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太牢,是最盛大的祭祀,有猪牛羊三牲,祭祀之后是宴会。春登台,就是我们现在的春游,我们喜欢的,古人也喜欢,这就是人性,千百年来,一点都没变。
这句什么意思呢?就是其他人都想参加篝火晚会、想参加盛大祭祀宴会、像春游一样喜不自胜。只有我,淡泊宁静,无动于衷,像个还不会笑的婴儿一样。大家看最后这句“儽儽兮,若无所归”,一副疲惫不知所归的样子,能想到什么?是不是跟《史记》中《孔子世家》里面“东门有人”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一模一样?孔子怎么回复的呢?“然哉!然哉!”
为什么两大宗师不约而同用到了同一个意象?因为他们都在茫茫人世间追寻着“道”,而“道”又是如此的精微,善恶一念之间便是天渊之别,令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至于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何等的苍凉?而在追寻“道”的路上,每个人都无依无靠,自己茫然不知方向,东一头西一头地误打误撞,四处碰壁,撞得灰头土脸、头破血流,可仍然不停地四处寻找,看不到尽头,不正如疲惫不堪的丧家之犬吗?
众人都心满意足,只有我若有所失。我的心可真是愚蠢啊。一般人彰显自己、光彩照人的时候,只有我暗淡无光;一般人精明干练、明察秋毫的时候,只有我沉默寡言。如海一般没有尽头;如风一般无休无止。众人都有一技之长,只有我这个山野村夫冥顽不灵。只有我与众不同,因为众人只活在万物之中,而我却崇尚万物之母,万物之母是什么?当然是“道”了。
这段老子真是掏心窝子了,大家在修行的路上,苦了累了,回来听听老子的心声。人家宗师尚且如此,我辈怎敢不披肝沥胆、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