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总会死的,那活着为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
道是什么?道是一切真理在人心中的投影,也就是一种模型,这种模型完美到可以解释宇宙万事万物的一切历史,并且预测它们的未来。
为什么是人心中的投影,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本体呢?因为我们连投影都还搞不清楚,去研究本体有意义吗?包子要一个一个地吃,我们一个都还没吃到,就说自己要吃第十个,可怎么吃呢?而且,对于客观世界的本体而言,根本是可不可知的问题。
大家都见过太阳,太阳晒着很热对不对?所以我们脑补了太阳很热。但是有多热呢?没人说得清楚。哦,书上说太阳表面温度几千度?可几千度是多热呢?我们能说得清楚吗?别说几千度了,500 度有多热,谁感受过吗?
是不是有人以为我想宣扬虚无主义?恰恰相反,我想说的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去认知客观世界,只是这种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第一个门槛就是我们的感官。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一切认知都来自于“感”:听到、看到、触摸到,等等,这叫作感性能力。这种感性能力是目前(注意是目前,将来人类没准可以用脑机接口)人类从客观世界获取信息的唯一通道。不信?我们可以试着找找反例,看看有什么认知是可以不通过感性能力而直接获得的,恐怕找不到吧?
有了“感”之后我们就认知了吗?不是,还需要一个叫作“觉”的过程。例如我们发呆的时候,虽然睁着眼,有人在我们周围走动,他们反射的光到达了我们的视网膜,我们的大脑也接收到了信号,可自己就是没看见,这叫“视而不见”,也就是没有“觉”。
如何才能“觉”?我们需要一个“注意”的过程,也就是把一种叫“意”的东西注入“感”上面,只有这样才能“觉”。好比手机开着摄像头,但是没有点拍摄键,虽然屏幕上也会出现影像,但是过后不留,想回看是看不到的,这个拍摄键控制的就是我们的“意”。
那么是不是“觉”了之后就“知”呢?仍然不是,这之后,“意”会开始“动”,它能且仅能被导向三个维度。
第一个,导向“欲”。例如我们肚子咕咕叫,肚子有了“感”,我们“注意”了,这个感也就“觉”了,然后马上就会想吃饭,想吃饭就是我们的“欲”,食欲,它是求生欲的一种。如果我们无所事事,任由自己的“意”继续游走,它会自然而然地流向“情”,于是我们便有了情绪。如果可以马上吃到饭,就会感觉“喜”;如果不能马上吃到饭,则会感觉“怨”。如果我们仍然放纵“意”,他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念”,就是“去找吃的”。这条线路最短,也是人们最熟悉的线路,所以大多数人一旦“感觉”之后,通常沿着这条线走下去,小孩子最明显,饿了就哭,吃饱就笑。
第二个,导向“恻”。现在叫同情心,这个过程叫作“恕”,恕,即共情。如果我们的“意”关注到了“恻”,那么接下去它会把我们导向“义”,告诉我们什么是“应该”。这个过程叫作“忠”,不偏不倚心之中也。如果再往深处分析,为什么就应该这么做呢?我们会发现,支撑“义”的是“仁”,仁者爱人,即大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过程叫作“成”,即完全。而如果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践行、训练这条路径,终有一日融会贯通,把它固化到自己的潜意识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时候我们就有了“德”,言直心直行直也,这个过程叫作“品”,即不断筛选不断累积。用现代话说,这个能力叫作价值理性,“德”就是加强版的“价值观”。这条路径很长,需要注入大量的“意”,因此一般人很难走得通,绝大多数人,甚至压根儿就没意识到它的存在。这就是《道德经》中的“德”,当然这里我们还是先讲“道”,遇到了“德”我们再讲。
第三个,导向“名”。也就是概念,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名。这个过程叫作“认”,认原来写作“認”,从言从忍,也就是以语言去切割、分类。至此,我们终于关联到第一句。“名”就是把“感”的信息抽象出来而形成的那个概念。这种抽象程度之高,必然会损失掉很多细节。例如,苹果是一个概念,但是我们能够完全描述清楚苹果是什么吗?圆的、拳头大小、红色,甜的?红色石榴也符合这个特征,它是苹果吗?青苹果不红,它不是苹果吗?刚长出来的苹果又小又涩,它不是苹果吗?所以,我们甚至连苹果都没办法用“名”来定义清楚,就更别说其他更复杂的概念了。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用现代话说,这个能力叫作“知性”,即形成“名”即概念的能力,因为它是一切“知”的开始。
有了“名”,我们继续注“意”,就有了“理”,“理”本义是制玉的过程。这个过程叫作“识”,繁体是“識”,就是把语言组织起来,语言的最小表意单位就是概念,所以也就是把“名”组织起来。用现在的话说,“理”就是逻辑,包括了朴素逻辑、形式逻辑以及辩证法,统称工具理性。
继续注“意”往下走,终于到了“知”,从口从矢,即口传弓箭的使用经验,指有用的经验。这里一定要注意,非得是有用的经验才是“知”,如果这个经验没有用,或者我们了解之后不能用,那便还是不知,这就是后来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而这个过程就叫作“格”,枝条分叉,也就是把“理”像枝条一样全部关联起来,所以有“格物穷理”,而关联起来之后才能叫作“知”,所以叫“格物致知”。
如果再继续,那就可以望见“道”了,即一个首领带着大家行走在路上,这还是一个与人有关的字。所以,这个“道”指的不是宇宙的客观规律,而是这种规律在人心中的映射,是人心中的“道”。求“道”的过程需要占用“意”的全部“带宽”,这个过程叫作“悟”,即吾心之全部。“悟”这种能力的背后是一个混沌系统,单纯的理性能力已经于事无补,必须调动价值理性才能“悟道”。因为已经跳出了工具理性的能力范畴,也跳出了“情欲念”的直觉范畴,甚至跳出了价值理性的能力范畴,所以“道”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或者说自然语言这种工具不具备为“道”建模的能力,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和名,这两个核心概念理解了之后,后面的就好理解了。
我们给“天地之始”强行安了一个概念,叫作“无”;给“天地之母”再强行安一个概念,叫作“有”。为啥要用这两个字,因为最接近事实嘛!能用两个接近事实的字来命名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权且记住它们叫有和无就好,没有为什么,就是不可名、不可道。
为什么说“有”“无”这两个字接近我们要描述的对象呢?因为“天地之始”就是什么都没有嘛,没有能量,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虽然有个“奇点”,但是没有时间,所以也没办法说它是有吧?因为所谓有,总要先存在一个时刻,那个时刻有什么,这才是人类的认知过程,但是连时间都没有,还能有什么呢?所以叫它“无”最合适。在大爆炸之后的一个普朗克时间,也就是一个物理上最小单位的时间、这个瞬间之后,能量、空间、时间产生了,即便还是高度扭曲的,但是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所有的基础概念在那一刻就已经产生了,所以叫它“有”也很合适。
当然,我们可以说,以上这些物理理论都只是在我们自己心中,只有当我们认同它是正确的,它对于我们来说才存在,否则它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存在。这就是心物二元论的争议所在,而这种最底层的争议恰恰既不可证实,又不可证伪。所以,我们不应该陷入这种注定没有结果的争论之中,我们可以理解成自己的心之始才是自己的天地之始,这对实践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
我们要如何去“悟”道呢?刚才讲到不能依靠工具理性,适用工具理性的前提是“有”,只有“有”了之后,才会有客观存在,才能有“名”,才能有“理”,才能有“知”,这些东西都是用来给客观存在进行分类划界的,也就是文中说的那个“徼”。但是,“道”是个混沌系统,工具理性对它无能为力,所以我们要把工具理性这个维度舍弃掉,当它不存在,当所有的维度都不存在,进入“无”的状态,不分维度,不分工具,把整个心彻底贯通,全力以赴地去“观”,才能“观其妙”。
“观其徼”是分析,用的是工具理性能力;“观其妙”是综合,用的是价值理性能力。好比仰望星空,观银河之壮美,难道有人会去一颗一颗数着星星看吗?当然也可以,但是那样就只能“观其徼”,最后得出个数字,但错过了整个银河的壮美。
不过呢,这话老子又说回来了,不管是“有”还是“无”,它们的本源是一样的,都是客观存在于人心上的映射,这就叫“同出而异名”。
“有”可以用工具理性去分析,但是工具理性的基础“名”却定义不清楚;“无”可以用价值理性去审美,但“美”是什么也说不清楚。既然都说不清楚,那就叫“玄”吧。什么是玄?就是缫丝之后、染色之前悬挂着的一束束丝。这个字简直用得太妙了,千丝万缕,连绵不绝,无色但又有着无限可能,悬挂起来上不及天,下不及地,老子真是语言艺术的大师。
然后呢?我们就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一会儿摆弄摆弄这个,一会儿摆弄摆弄那个,“玄之又玄”,这就是了解奥妙的“门”吧。这扇门通向道:去建立一个能够预测一切未来的完美宇宙模型,就是我们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