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恰当的激励手段激发出业务骨干的工作能量(1 / 1)

每个管理者都要手下有些骨干,来替自己顶大梁。如何调动呵护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手段,管理者要巧妙地利用各种方法手段,来刺激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否则,事倍功半,缺乏成效,还会使彼此之间关系恶劣。

对于管理者来说,所用之人如能全力以赴,完成工作任务,甚至激发无限潜力,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儿,是最理想不过的了。这不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要你善于励志,充分调动起业务骨干的热情和干劲,便能做到这一步。激发“尖兵”的积极性,手段多种多样:

(1)工作激励。工作激励主要指工作的丰富化。工作丰富化之所以能起到激励作用,是因为它可以使“尖兵”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工作丰富化的主要形式有:一是在工作中扩展个人成就,增加表彰机会,加入更多必须负责任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提供个人晋升或成长的机会;二是让“尖兵”执行更加有趣而困难的工作,这可让“尖兵”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学着做更难做的工作。可以鼓励业务骨干上夜校去提高自己的技能,从而能胜任更重要的工作。做更困难的工作,给他展示本领的机会,这会增强他的才能,使他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尖兵”。如果一位“尖兵”在工作中不断得到发展,那么他往往是一位奋发、愉快的下属,其创造力、聪明才智会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给予真诚的表扬。当“尖兵”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时,要恰如其分地给予真诚的表扬,不要笼统地用“谢谢你做出了努力”这样的评语,而应具体、有针对性,“你管你那帮人的方法真妙,我真不明白你怎么能让那帮人干得这么出色,接着好好干吧!”这将有助于满足“尖兵”受人尊重的需要,增加干好本职工作的自信心。

(2)工资激励。所有“尖兵”都希望自己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工资待遇是满足其生存需要的重要手段。有了工资收入,不仅感到生活有保障,而且又是社会地位、角色扮演和个人成就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

(3)奖金激励。奖金是超额劳动的报酬,设立奖金是为了激励“尖兵”超额劳动的积极性。在发挥奖金激励作用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必须信守诺言,不能失信于“尖兵”。失信一次,会造成千百次重新激励的困难;②不能搞平均主义。奖金激励一定要使工作表现最好的“尖兵”成为最满意的人,这样会使其他人明白奖金的实际意义;③使奖金的增长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相联,让“尖兵”体会到,只有公司兴旺发达,才有自己奖金的不断提高,而“尖兵”的这种认识会收到同舟共济的效果。

(4)竞争激励。人们总有一种在竞争中成为优胜者的心理。组织各种形式的竞争比赛,可以激发人们的热情。比如,各技术工种之间的操作表演赛,各种考察业务骨干个人的技能、智能、专长的比赛,以及围绕业务骨干的学习、工作等开展的各项竞争比赛。这些竞争比赛,对业务骨干个体的发展有较大的激励作用,其表现在两方面:①能充分调动业务骨干个体的积极性,克服依赖心理。由于竞争以个体为单位,胜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没有产生依赖心理的条件,因此,能激励业务骨干个人更加努力;②能充分发挥“尖兵”个体的聪明才智,促使“尖兵”个体充分发展。“尖兵”在竞争过程中,要完成各种任务,克服各种困难,这就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

(5)强化激励。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方式。对于人们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巩固与保持,这就叫正强化。对“尖兵”正确的行为、有成绩的工作,就应表扬和奖励,表扬与奖励就是正强化。相反,对一些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它减弱、消退,这叫负强化。强化激励,可归纳为如下四字口诀:

奖罚有据,力戒平均;

目标明确,小步渐进;

标准合理,奖惩适量;

投其所好,有的放矢;

混合运用,奖励为主;

趁热打铁,反馈及时;

一视同仁,公允不偏;

言而有信,诺比千金。

(6)支持激励。在公司的人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对一个职工来说“我批准你怎样做”与“我支持你怎样去做”,两者的效果是不同的。一个好的公司管理者,应善于启发“尖兵”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善于支持“尖兵”的创造性建议,善于集中“尖兵”的智慧,把“尖兵”头脑中蕴藏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使人人开动脑筋,勇于创造。管理者要爱护“尖兵”的进取精神和独特见解,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比如信任“尖兵”,让他们参与管理,没有什么能比参与做出一项决定更有助于满足人们对社交和受人尊重的需要。因此,出色的管理者,应让“尖兵”参与制定目标和标准,这样他们会更加努力,发挥出最大潜能。

(7)关怀激励。得到关心和爱护,是人的精神需要。它可以沟通人们的心灵,增进人们的感情,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挖掘人们的潜力。作为一个管理者,对全体员工应关怀备至,创造一个和睦、友爱、温馨的环境。管理者和下属生活在团结友爱的集体里,相互关心、理解、尊重,会产生兴奋、愉快的感情,有利于开展工作。

总之,激励的具体手段可以不拘一格,重要的是,要明白“拉”的目的和意义,拿捏好“拉”的分寸,这样,就能以四两之力拨动千钧,把一个个能力超强的骨干人才管得服服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