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忘却的能力
人们往往习惯于忘记生活中那些让自己高兴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而常常将那些痛苦牢牢地记在心里。就像吃过了糖会马上忘记它的甜味,而吃过了苦药却常常觉得那苦涩长留唇舌间。生活需要我们做的却与此相反:忘记苦涩,回味甘甜。因此,忘却是一种能力,忘却苦涩是一种更高的能力。我们需要培养这种能力,让自己的快乐比痛苦多一点。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勇敢而又活泼的小女孩儿,她喜欢体育,常常一个人倒吊在单杠上直到鼻子流出血来。她喜欢上语文课,国文课本一发下来,她只要大声朗读一遍,便能够熟练地掌握其中的内容。有一次她甚至跑到老师那里,很轻蔑地批评说:“国文课本编得太浅,怎么能把小学生当傻瓜一样对待呢?”
三毛12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台北最好的女子中学——台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初一时,三毛的学习成绩还行;到了初二,数学成绩一直滑坡,几次小考中最高分才得50分,三毛开始觉得自卑。
然而一向好强的三毛发现了一个考高分的窍门。她发现每次老师出小考题,都是从课本后面的习题中选出来的。于是三毛每到临考,都把后面的习题背过。因为三毛记忆力好,所以她能将那些习题背得滚瓜烂熟。这样,一连六次小考,三毛都得了100分。老师对此很是怀疑,他决定要单独测试一下三毛。
一天,老师将三毛叫进办公室,将一张准备好的数学卷子交给三毛,限她十分钟内完成。由于题目难度很大,三毛得了零分,老师对她很是不满。
接着,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羞辱三毛。这位数学老师拿起饱蘸着墨汁的毛笔,叫她立正,非常恶毒地说:“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老师用毛笔在三毛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因为墨汁太多,它们流下来,顺着三毛紧紧抿住的嘴唇,渗到她的嘴巴里。
老师又让三毛转过身去面对全班同学,全班同学哄笑不止。然而老师并没有就此罢手,他又命令三毛到教室外面,在大楼的走廊里走一圈再回来。三毛不敢违背,只有一步一步艰难地将漫长的走廊走完。
这件事情使三毛丢了丑,但她没有及时忘却的能力,于是开始逃学。当父母鼓励她正视现实鼓起勇气再去学校时,她坚决地说“不”,并且自此开始休学在家。
休学在家的日子里,三毛仍然不能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当家里人一起吃饭时,姐姐弟弟不免要说些学校的事。这令她极其痛苦,以后连吃饭都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不肯出来见人了。就这样,三毛患上了少年自闭症。
可以说少年自闭症影响了三毛一生,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甚至在她长大成人之后,她的性格始终以脆弱、偏颇、执拗、情绪化为主导。这样的性格对于她的职业可能没有太多的负面影响,却严重影响了她人生的幸福。1991年1月,三毛在台北自杀身亡,这与她的性格弱点有重要关联,正是因为三毛的性格,才导致了她那最终可悲的命运。
对于12岁时的丢丑事件的念念不忘,使三毛产生了不良的性格倾向,长大成人的三毛深知这样的性格会是自己成功路上的拦路虎。为此,她独自一人远赴欧洲,游历非洲,主动创造条件改变自己不健康的个性。正是因为她对自己个性的主动改造,才使她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成功。
忘却也是一种能力。对于一些不愉快的事,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一些没有意义的琐事,我们应该及时地忘掉。对于丢丑的事件,我们更要及时遗忘,把它放在心上,只会影响自己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我们难免被生活的暗流冲击,留下累累的伤痕,以见证我们所遭受的种种磨难。但这磨难是教会我们成熟和坚强的,不是让我们牢记并痛苦的。忘却的能力也许比记忆的能力更难培养,但我们需要有这种能力让自己潇洒地活着。
分清真正的困难
生活中我们确实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有些大事确实常常令我们痛苦不堪,而有些小事也会经常来纠缠我们本来可以愉快的心情。细细想来,即使是我们降低要求去享受一下平静的心情都成了一种奢望。
可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许多人脸上挂着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意。这是为什么?
他们不是没有人生的创痛,而是能分清什么是小挫折、什么是真正的痛苦和困难,并能正确对待。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约翰·斯罗德在一个小客栈找到一份在柜台值夜班和给马厩添饲料的工作。每晚当班时,总见即将回家的老板不客气地告诫他:“不可马虎,我会天天查的!”那时斯罗德22岁,刚从大学毕业,血气方刚,对这位从无笑容的老板大为不满。
一星期过去了,雇员们每天一顿的午餐一成不变:两片牛肉熏肠,一点泡菜和粗糙的面包卷。午餐的钱竟还是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的。“简直是法西斯分子!”
他变得难以忍受了。
斯罗德确实被激怒了。没有发泄的对象,他只能向来接他夜班的斯曼大发牢骚,宣称:“总有一天,我要端一盘牛肉熏肠和泡菜去找老板,把这些东西一古脑儿朝他脸上扔去。”“这地方真见鬼,我马上卷铺盖离开这里!”
斯罗德越讲火气越大,滔滔不绝地嚷嚷了近20分钟,中间还夹杂着拍桌子声和下流的辱骂声。此刻,他忽然注意到斯曼一直不动声色地坐在那儿,用他那悲伤、忧郁的眼神看着他。斯曼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悲伤、忧郁,因为他是犹太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瘦弱,不停地咳嗽整整伴随了他三年。他似乎特别喜欢夜晚的工作,这样他感到安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回忆可怕的过去。对斯曼来说,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没有人再强迫他该干什么。在奥斯威辛,他就梦想着这个时光。
“听着,斯罗德听我说,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不是熏肠,不是泡菜,不是老板,不是厨师也不是这份工作。”
“我有什么不对?”
“斯罗德,你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但你却连小小的挫折与真正的困难都分不清。假如你摔断了脖子,假如你整日填不饱肚子,假如你家的房子着火了,那才是遇到了难以对付的困难哩。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尽如人意,生活本身就充满矛盾,它像大海的彼涛一样起伏不平。学会区分什么是小小的挫折,什么是大的困难,不为小事而发火,你就会长生不老。祝你晚安。”
斯罗德觉得在自己的一生中,很少有人这样看透自己。在漫长的黑夜中,斯曼的当头棒喝,在他脑子里打开了一扇窗户。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斯罗德面临困境,遇到挫折,想大发其火,怨天尤人时,一张悲痛而又忧伤的脸庞就出现在他面前并问他:“这是难以克服的困难,还是小小的挫折?”
生活之海波浪起伏。麦片粥结块了,或者胸腔里出现肿块,这当然完全不同,但是有人却似乎分辨不清,动辄发火,干出蠢事。
只有分清了什么是难以克服的困难,什么是小小的挫折,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心灵遭受巨大的挫折。
让自己充实一点
有时候,人的不快乐是因为空虚和无聊。所以才有时间去想那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事,而且越烦越想,越想越烦,到最后只能是找不到快乐起来的理由。
人只有在忙碌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和心灵的充实。如果你觉得无聊和空虚了,就不要再让自己继续这样地生活,让自己的身体快速地跟上生活的节奏,创造一些因你的存在才会变生出来的价值。你就会在一瞬间变得快乐起来。
一位成人教育学校的老师说,他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教过无数的学生,对很多学生都没有印象了,却永远也忘不了一个叫玛瑞安的学生。
玛瑞安在几年前,家里遭遇不幸,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的不幸发生不止一次,而是两次。第一次他失去了他五岁大的女儿,一个他特别喜欢的孩子。他的朋友都为他遭受的打击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可是,命运是那么不公平,正如他所讲的,10个月之后,上帝又赐给他们另外一个小女儿——而她只活了五天就死了。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使他几乎没有勇气继续生存下去。“我简直绝望了,”这位父亲说。他睡不着,吃不下,也无法休息或是放松。他的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最后,他去看了医生。一个医生建议他吃安眠药,另外一个则建议他去旅行。他两个方法都试过了,可是没有一样能够对他有所帮助。他说:“我的身体好像被夹在一把巨大的钳子里,而这把钳子正变得愈夹愈紧,愈夹愈紧。”那种悲哀给他的压力几乎使他忘了自己还是一个活着的人。
“不过感谢上帝,我还有一个孩子——一个4岁大的儿子,他教我们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天下午,我呆坐在那里为自己感到难过的时候,他问我:‘爸爸,你能不能为我造一条船啊!’我实在没有兴致去造条船。事实上,我根本没有兴致做任何事情。可是我的孩子是个很会缠人的小家伙,我不得不顺从他的意思。”
“造那条玩具船大概花了我三个钟头,等到船弄好之后,我发现用来造船的那三个小时,是我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有机会放松我的心情的时间。”
“这个大发现使我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惊醒过来。它使我想了很多——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开始想悲痛以外的问题。我发现,如果你忙着去做一些需要计划和思想的事情的话,就很难再去忧虑了。对我而言,造那条船就把我的忧虑整个吹散了,所以我决定让自己不断地忙碌。这也是我想到的治疗忧虑的惟一方法了。”
“第二天晚上,我巡视屋子里的每个房间,把所有该做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写完我才发现,家里还有好些小东西需要修理,比方说书架、楼梯、窗帘、门钮、门锁、漏水的龙头等等。更叫人想不到的是,在两个星期以内,我列出了240件需要做的事情。”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一直做着琐碎的事情。如今,那些事情大部分都已经完成。此外,我也尽力计划一些家庭以外的事情,使我的生活里充满了启发性的活动:每个星期,有两天晚上我来这个成人教育班学习知识,并参加了一些小镇上的活动。我现在是校董事会的主席,每周要参加很多的会议,并协助红十字会和其他的机构募捐。我现在简直忙得没有时间去忧虑。”
为什么“让自己忙着”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能够把忧虑赶出去呢?因为有这么一个定理——这是心理学上所发现的最基本的一条定理。这条定理就是:不论这个人多么聪明,人类的思想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想一件以上的事情。
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假定你现在靠坐在一张藤椅上,闭起两眼,试着在同一个时间去想:自由女神,你明天早上打算做什么事情?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只能轮流地想其中一件事,而不能同时想两件事,从你的情感上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不可能既激动、热忱地想去做一些很令人兴奋的事情,又同时因为忧虑而拖累下来。在同一时间里,一种感觉会把另一种感觉赶出去。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和玛瑞安有相似遭遇的人,但他们之所以获得新生,就在于他们找到了生命的原动力,“让自己忙着”不仅是人发泄苦痛的窗口,也是喷涌快乐的源泉。
“让自己忙着”实际上是治疗疾病的最好方法,尤其是心理方面的病症。因为只有在劳动中一个人才可以运行起生命的动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满足人的内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