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需要知识(1 / 1)

别让观念毁了你 方军 1581 字 1个月前

学习是竞争的需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靠“胆子”,八九十年代靠“点子”,那么从此以后则必须靠“脑子”。伟大的苏格拉底有句话非常正确:“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

对于已经跨入21世纪的我们而言,竞争意味着什么,相信没有一个人会糊涂到找不出答案。但在竞争中靠什么取胜,有的人的观念可能仍然会滞留在20世纪,这种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的就是人生的落后。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就是珍宝。21世纪光凭“胆子”和“点子”是无法走通竞争之路的。知识才是制胜的法宝。

而且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平均寿命也随之延长,但知识的寿命却在日渐缩短。知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让我们在体验着科技快感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正视这种速度所带来的压力。如果我们不重视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就极易在竞争中落败。

何颜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但在一次面试中被一家外企录用。好朋友劝她,在外企就职,对于她这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本来就很艰难了,又要面对两个不同国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老总,工作难度简直不敢想像。但外柔内刚的何颜,越是不可思议的事,她越是觉得富有挑战性,越是有兴趣。

刚进公司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总经理们只把她当成个干杂事的小职员,不停地派些零七八碎的事情让她做,同事们也当她是个毛孩子,何颜委屈得不知流了多少泪水。但她忍耐着,抓紧一切机会去学习,学外语、学业务知识,寻找着让别人认识自己的机会。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细致外,她还把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文件,全部都抢到自己的工作台上,只要有空就去认真翻阅琢磨,了解研究公司的业务。对于外文文件的文字障碍,就不厌其烦地去翻看她的那两本无声先生——英文字典、法文字典。一年多以后,她对公司的业务可以说了如指掌,为自己进入通畅的良性工作循环状况做了坚实的准备。

外文水平在不断提高,这种速度令她自己都吃惊不小——业务方面的外文文件看起来盲区少多了。

而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职员,没有足够的现代知识武装头脑,失去生存机遇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在她的时间表里,休息日的概念早已模糊,在正常的五天工作日,她必须像其他的职员一样坚守工作岗位,又需要她为总经理们的活动做好一切安排。为此,她常常加班,时间在她那儿已被挤压得没有什么空隙,经常是别人都快下课了,她才急匆匆地赶到,抱歉地向老师打个招呼,就全神贯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就是这样,她还是风雨无阻地坚持着。她常说,等我有了钱,我会给自己选择一个安稳的、理想的学习环境。

社会的竞争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残酷的,对于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柔弱女孩子,你可以想见她所遇到的种种挫折并非我们用文字可以尽诉的。但是她成功地立住了脚跟,就是因为她很清楚知识对于她的作用,并努力地吸取知识来充实自己。当你看到她成功的时候,你是否也看到了她超前的观念?

成功离不开知识

积累知识能力的提高对你的成功之路有莫大的影响,没有见过见识短浅的人能成大事的。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注重自己的学习能力,必须能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点古人早已有所察觉,曾国藩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证。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他的父亲竹亭老人曾经长期苦学,但却为科举考试所困,43岁时才补为县学生员。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壮年悔过,因此对竹亭公督责最严,往往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大声地呵斥儿子。至于竹亭老人,他的才能既然得不到施展,就发愤教育儿子们。曾国藩曾经在信中提到过这样的事:“先父……平生苦学,他教授学生,有20多年。国藩愚笨,从8岁起跟父亲在家中私塾学习,早晚讲授,十分精心,不懂就再讲一遍,还不行再讲一遍。有时带我在路上,有时把我从**唤起,反复问我平常不懂之处,一定要我搞通为止。他对待其他的学童也是这样,后来他教我的弟弟们也是这样。他曾经说:‘我本来就很愚钝,教育你们当中愚笨的,也不觉得麻烦、艰难。’”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曾国藩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他一生的成就还是源于他自己的苦读,正是他一生的学习不倦,才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

对曾国藩来说,美服可以没有,佳肴可以没有,华宅乃至女人也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书,不能不读书,读书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曾国藩从小就特别喜爱读书,1836年的那次会试落第后,他自知功力欠深,便立即收拾行装,怅然回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归。虽然会试落榜,但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这时曾国藩身边所剩的盘缠已经无几。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睢宁知县易作梅。易作梅也是湖南人,与曾国藩家是世交,也认得曾国藩。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上几天。在交谈中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曾国藩的言谈举止中,便知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自然无量。他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几,有心帮助曾国藩。于是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知县借钱作路费时,易作梅立刻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在临别时还给了他几两散银。经过金陵时,他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留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更是爱不忍释,自己太需要这么一部史书了。一问价格,使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而那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钱也不能少。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俭用。虽然银两很有限,但自己随身所带的冬季衣物在这初夏季节也用不着,还可以拿去当了换点盘缠。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此时,他如获至宝,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平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购置财物,这就是书籍。此一举动,足见曾国藩青年时代志趣的高雅。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他不爱钱,不聚财,但却爱书,爱聚书。

家中的老父得知他用上百两银子换回一大堆书的消息后,不怒反喜:“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还债),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父亲的话对曾国藩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胸。

曾国藩不仅书读得多,而且读得极深,他是这样看待“专”字的:“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不久;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览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则见异思迁,此眩彼寺,则大不可。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治学贵专,不专则广览而不精,博阅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其本质,知其形而忽其实,懂其表而不识其内涵。专一是治学的标尺,越专则标度越深。比如数学,仅仅知道公式,而不加以运用,只要题目稍加变化,便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束手无策。

曾国藩还善作札记,他说:“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之者,即有一人摘抄之法。”做札记的笔、纸要准备好,读书不动笔,等于白读;读书不作记,读也白读。

曾国藩读书还讲究一个“恒”字,读书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日日读书,日日写作,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勤奋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