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效应
许多人在交友过程中都在不自觉地犯着一个错误,那就是与人靠得太紧,走得太近。因而常常会在一段时间的持续高温之后,急速转冷,甚至降至冰点。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忽略了一个“度”的问题。其实,仔细想想,个中道理应是我们都该明白的。况且古人也一再告诫我们“物极必反。”人际关系的建立同样在遵循着这个道理,即使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再亲密也该在彼此之间留下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这样,亲密的关系才能维持得长久。
对人际距离的把握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定的心理空间。人们总以为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要尊重隐私。
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
其次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最后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距离效应是指由于时间的阻隔,彼此间有了距离;一旦把距离缩短,重新相聚,双方的感情得到最充分的宣泄。
在这里,距离成了情感的添加剂。因此,应当培养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内心没有隐秘足显自己的坦**,但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人际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矛盾种下祸根,这就不是明智之举。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76厘米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122厘米端。
(3)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4)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约3??7~7??6米,远范围在7??6米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步步逼近,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同是欧洲人,交往时,法国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我国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均要弯腰低头,眼睛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还要背朝外出。所有这些,都表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当人们接触到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时,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量坐到远一点儿的地方,这都是为了避免因侵犯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生气。
人们确定相互空间距离的远近不仅取决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还有性格和具体情境等因素。
因经,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的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亲密需适度
“度”是一种很难把握的无形概念,而适度就更难把握,但在与人交往时我们还是必须去把握。这个“适度”真可谓是一个人际交往中的难题!与人走得远了,别人会觉得你难以接近,高傲怠慢;与人走得近了,别人会觉得你故意亲热,黏腻无趣。总之,近了也不好,远了也不对。不远不近,不疏不亲才是“适度”。那么,这个度该如何衡量和把握,就要视你和对方的条件而定了。而且,这个适度的问题需要你在生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积累经验。尤其是在与你关系至亲的朋友和爱人之间,“适度”是更加重要的一个概念。如果你掌握不好这个度,再亲密的友情和爱情都会在“高温”之后,分崩离析。
虽然朋友失去了还可以再交,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朋友好;爱人失去了也可以再找,但新人未必比旧人更适合你。失去任何一份珍贵的感情都是人生的损失。为了避免失去朋友,避免让多年的友情随风而散,有一个原则值得考虑——保持距离!
这话似乎有些矛盾,既然是好朋友,亲密爱人那为何还要保持距离?这样不就彼此疏远、缺乏诚意了吗?而现实中很多人感情疏散,问题就恰恰出在这种形影不离之中。
人为什么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就是因为被彼此的气质所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在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一样。但两个人不管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有多大,他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彼此所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没有差异那就是两个同一体了,就不存在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了。一对处于“蜜月期”的新婚男女,当蜜月期一过,便不可避免地触碰彼此的差异和缺点,并且这种差异表现得越来越多。结婚之前,他们一直在求同,眼里闪烁的总是对方的优点。而经过一个阶段后,求同的动力变小,差异就显露出来。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直至最后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挑剔、批评,然后人离情散。
密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夫妻之间相处的艺术有些共同之处。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与其因为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适度保持距离,以免碰撞,而且还能增进双方的感情。
所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过于亲密,一天到晚形影不离。也就是说,心灵应贴近,但形体应该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能使双方产生一种“礼”,有了这种“礼”,就会相互尊重,避免碰撞而产生矛盾。但运用这一技巧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如果距离过大,就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现代社会,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事业奔波,实在挤不出时间,这样很容易忘了对方。因此一对好朋友也要经常打个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碰面吃吃饭,聊一聊。否则就会从好朋友变成一般的朋友,最后变成仅仅是一个熟人,两人的友情等级会逐渐递减!
林颖把王怡看成比一日三餐还重要的朋友,两人同在一个合资公司做公关小姐,公司的工作纪律非常严格,交谈机会很少。但她们总能找到空闲时间聊上几句。
星期天,林颖总有理由把王怡叫出来,陪她去买菜、购物、逛公园。王怡每次也能勉强同意。林颖每次都兴高采烈,不玩一整天是不回家的。
有一次,林颖说有人给她介绍了男朋友,要王怡一起去相看,王怡说:“不行,我得去学习。”林颖怕王怡偷偷溜走,一大早就赶到王怡家死缠活磨,王怡因此没有上成电脑班。
从那之后王怡开始有意疏远林颖,她们的聚会少了,可是林颖却惊奇地发现,她们的友谊反而更加深厚了。
与朋友交往,适当保持一点距离对双方都有益无害。而且多数人都不愿被别人紧追不放,失去该有的心理空间和自由。所谓不即不离才有吸引力也就是这个原因。而且,你一旦对朋友总是黏着不放,很容易让他觉得你是在有意讨好他。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你大可不必去做。
给自己留一点缝隙
“热胀冷缩”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所以,在任何实际运用中,人们都在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一规律,以免靠得太紧或离得太远而出问题。在人际关系中,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同样离不开这一规律的运用,那就是为防止“热胀冷缩”造成的伤害,与人适当保持距离,给自己留一点缝隙。
人与人之间,如果还没到亲密无间的地步,便是一条射线,前面的路地久天长;一旦亲密无间了,就成了一条线段,那份交情就要进入倒计时了。
拿破仑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之所以不能永久,是因为我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把好事做尽,没有给友谊留下必要的生长空间。
两个人有如两条铁轨,平行着才能走远。真正的快乐是无法分享的,真正的痛苦也无法分担。与一个不幸的人分享幸福,只能使他的内心更加凄凉。心灵和情感上的某些东西是无法替代的,正如两条铁轨不能相交。
心扉完全敞开,容易伤风着凉。将内心的隐秘昭示于恶人,那会成为他手上的把柄;昭示于善人,会成为他精神上的负担,因为要为你恪尽守口如瓶的责任。所以,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会自找麻烦,也不会让别人为难。
出门旅游,我们在某个景点留影,总要用门匾作背景,并千方百计突出其特点。这是要把距离拉近,表明我们和那个景点之间的关联。假如这个景点就在自家门口,我们反而忽略了门匾,忽略了特点突出的那一部分。这是要把距离推远,太熟悉了,审美的角度就要变换一下。
照相要把握好距离,人际交往也如此。
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女士短暂的婚姻史,离婚的原因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用她丈夫的话说:“你对我们太好了,我们都觉得受不了了。”原来这位女士非常喜欢关心照顾别人(母性自我强的人都有这种特点),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所有的家务,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等等,都由她一个人包办,别人决不能插手,弄得丈夫、公公、婆婆觉得像住在别人家里一样。好事几乎都被她做尽了。久而久之,全家人对其忍无可忍,终于提出要让她离开这个家庭,因为他们都感到心理不平衡。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坐享其成不好么?其实,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正常的生活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一提到人际交往,卡耐基几乎成了一个“成功人际交往”的代名词。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内容)的基础上,即人际交往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
心理学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中国古语有“交友强于己”,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何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开头的那个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抱怨自己为孩子付出很多,结果孩子却不领情,其实是孩子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所致。
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令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中国人讲究回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如何做以及其中包含的心理学的道理未必都知道。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在乡下,乡亲们对于给过他们帮助的人总是好酒好肉的招待。好酒好肉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只有拿最好的东西才能回报别人的帮助。也只有这样,在下一次有求于人时他们才会觉得自己不欠别人的,才不会心有愧疚。假如别人不接受他们的招待,那么乡亲们也许再也不会求助于他。这是淳朴的本心,但也的确是正确的交往之道。所以,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