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遥寄稚子 (14)(1 / 1)

寄小读者 冰心 2326 字 1个月前

英国——大不列颠,是由大不列颠岛北部的苏格兰,中南部的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和爱尔兰岛北部一角组成的。这个位置在欧洲西北部大西洋中的岛国,面积不过二十四万多平方公里,而它却占有着比本土大过一百五十倍的殖民地!原因是:在它十七世纪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十八世纪,苏格兰工人瓦特又完成了蒸汽机的制造,从此英国进入工业革命后的大生产时期,林立的工厂,纵横交错的铁路,往来如梭的船只,使得“英国成了世界的工厂,世界成了英国的市场”!工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发达,殖民地的侵占,资本的积累,使它掌握了海上的霸权。三百年中,它巧取豪夺,从殖民地榨取了无限的财富,来建设和供养它的本土。因此在英国土地上,到处可以看见外面被烟雾熏得灰暗而里面富丽堂皇的宫室、教堂、银行等石头建筑;碧绿辽阔的,贵族地主的花园;近代化的华丽舒适的旅馆、俱乐部……“大英帝国”的统治者,在这里过着不劳而获,穷奢极欲的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海上霸权,逐渐转移到美国手里,它的经济实力就开始动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更是风起云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一个一个地独立起来了。“大英帝国”在衰落解体之中,而英国广大劳动人民和进步人士,却坚持着在保卫和平、保卫劳动人民权利的斗争中,寻求正确而光明的出路!

以上是英国现在社会状况的一个轮廓,如今我带着小朋友,从伦敦起,游览一番吧!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位置在泰晤士河入海处的两岸,人口将近九百万。这里有许多高大的建筑,平整的街道,但是我最欣赏的,是城里散布着的几个阔大的公园!西方的公园设计是:亭台楼阁少(或者没有),而树木花卉多。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一大堆一大堆葱郁的树木,草地边缘种着各种各色鲜艳的花,这时正是春天,花园里盛开着黄色的迎春,紫色的丁香,红色的杜鹃……最爽心悦目的是红紫黄白各色的郁金香,一朵朵像玲珑的宝石制成的杯盏一样,在朝阳下承接着清露。树下和路旁,都安放着长椅,老人们在椅子上休息、看报、织活,小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走游戏。中午下班的时候,更有许多职工人员,在草地上坐、卧、吃干粮、晒太阳——这当然是在春天有阳光的日子,一般说来,伦敦的晴天比北京是少多了。

从伦敦一路往北走,坐汽车、坐火车,一路看见的也都是一绿无际的牧场和田野。英国虽然在纬度上和我们的黑龙江同一方位——北纬五十至六十度之间,只因它是海洋气候,潮湿多雨,宜于绿化,积雪化后,下面露出的却是绿绒绒的青草,因此在学校里、乡村中,到处都有一片一片的大草地,旁边种些杂花。这种花园或草场,对于居民的游息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苏格兰是田地少,牧场多。我们到了两个城市,就是格拉斯哥和爱丁堡。我很喜欢爱丁堡!这座城依山傍海,人口不过五十万,大街的设计是一边楼屋,一边花园,这样显得清旷而幽静,郊外的山间有许多小湖。我们看见故宫山后的广场上,张起几十个彩色的帐幕,旗帜飘扬。据说苏格兰的矿工,照例在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在这里庆祝自己的节日。庆祝的节目中有游行、跳舞,各种工人体育竞赛、工人铜乐队和管乐队的竞赛等等。可惜我们昨天晚上就走了,没有能够参加。

苏格兰的管乐队是有名的,演奏者穿着民族服装——多褶的方格子短裙和长袜,长袜口上斜插一把小刀,腰间挂一个刻花的皮袋。他们演奏的常常是苏格兰最动人的民歌。谈到苏格兰民歌,昨天晚上在格拉斯哥城,英中友好协会的欢迎会上,听到许多首多半是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勃恩斯写的。勃恩斯是农民的儿子,苏格兰人民所最喜爱的诗人。他的诗都是用方言写的,富于人民性、正义感,淳朴、美丽,音乐性也极强。当手风琴拉起,短笛吹起,歌唱家唱起,刚唱过一两句,观众就会情不自禁地,眉飞色舞地和将起来,全场欢动,就这样一首又一首地几乎唱到夜半!今天晚上,有几位苏格兰诗人约我在一个小酒馆聚谈,又谈到民歌,正好隔座有几个青年学生,正在低声合唱,诗人们把其中一位少女,簇拥到我面前来请她为我这远客歌唱。她很羞涩地望着我,一面放开她的清脆柔婉的歌喉,不到一会儿,那几个男女学生,以及许多客人,都围了上来,有的高声合唱,有的含笑静听,直到酒馆关门的时间——夜里十点钟——我们还从门内移到门外,踏着皎洁的月光,在马路边的树下,唱到半夜……

听人家唱民歌,使我亲切地回忆起许多我们自己的民歌,尤其是兄弟民族同胞所唱的,翻身的和歌颂的热情奔放的民歌!回来一路在浓密的树影中穿行,月亮大得很,街上是一片静寂。今天又是五一节,这里没有放假,也没有游行,遥想祖国北京的前,今夜正是灯月交辉,焰火烛天。小朋友,尽情地欢乐吧,你们是幸福的!

在脑海里音乐浪潮的澎湃声中,我向我的小朋友说一句热情的晚安!

你的朋友 冰心

一九五八年五月二日,英国,爱丁堡

通讯九

亲爱的小朋友:

我给你们寄的“通讯八”,是在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写的,如今我又从苏联的首都莫斯科,给你们写信。中间我曾访问过英国南部的威尔斯和几个大学,又到过瑞士,六月初回到祖国。十月初,我又参加了亚非国家作家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来到了苏联的乌兹别克共和国的首都塔什干。在塔什干开会的几天,有许多很激动人心的事情,应该向小朋友报道一下,我想你们一定会喜欢听的。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民在一千多年以前,已经和亚非两洲的人民,有了很亲密的来往。两洲的商人们彼此交易着精美的货物,我们送出去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纸张……接受进来的是:象牙、香料、珠宝……这条横穿过亚洲的交通大路,因为运送过大量的中国的美丽的丝绸,而被称为丝绸大路。在这条丝绸大路上,一千多年来曾经走过来往不绝的车马和一串一串的昂头缓步的骆驼。在东来西去的马蹄声、车轮声和骆驼的铃铎声中,我们亚非各国的人民在路上相逢,在路边歇马凉亭里,喝茶休息,高兴地互相握手,互相问讯,交换着双方国家里一切贸易和文化的消息。这些人里面,更有我们的学者、教徒和各行业的专家,他们把中国造指南针、造火药、造纸和印刷等等技术,传到亚非各国去,也把亚非各国的算术、医学、天文学等介绍到中国来。我们也交换着动植物的优良品种,像马匹、葡萄、马铃薯、棉花……这频繁广泛的文化交流,大大地促进了我们双方的文化的发展和友谊的巩固。因此,我们绝不能容忍,在最近一百年来,帝国主义者以强暴的武力,来切断我们的交流,破坏我们的文化!

作家们是替人民说话的,是把人民的心思写出来给人民看的。亚非各国的作家们代表着人民的愿望,在塔什干城欢聚畅谈,是亚非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和意义是很大的。

我们开会的地点,苏联的乌兹别克共和国,是在中亚细亚地区,它的首都塔什干城,本是丝绸大路边的一个城市。我们是在十月四日,刚下过雨的一个黄昏到达的。从飞机上往下看,我们发现一个近代的城市,许多高大的楼屋和工厂的烟囱,矗立在浓密的树林之中。下了飞机,我们立刻被引进了一个童话般的美丽的世界!这时太阳已经藏在阴云的后面,塔什干的林荫大道上,放出千千万万的五色的灯光,这一串一串的灯彩,有的横挂在大道的上空,有的排成各国的文字——“和平”。街市的广场上,有用五色电灯照射的喷泉,路边树下种着各种各色的鲜花,玫瑰的花香,在清新的空气中,更显得强烈。塔什干的人民,笑容满面,穿着节日的盛装,戴着绣花的小帽,在路上和旅馆门前,拍手欢迎着从远方来的客人。

代表们居住的新塔什干旅馆,是特为亚非作家会议而赶建起来的一座八层楼的建筑,它正对着我们的会场——那伐伊剧场。这两处门前,日夜聚集着许多人,尤其是塔什干的小朋友们。他们总是笑嘻嘻地拥上前来,拿着小本请我们签名,或是送给我们一件小小的礼物。从非洲来的,穿着鲜丽的服装的代表们,更是常常受他们的包围,在这时,这些代表们黝黑的脸上,就不自主地发出了喜爱的微笑和快乐的光辉。

开会的情形,在此不能细说了。这一次会议包括将近四十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八十多个代表,还有许多从世界各国来的观察员。亚非作家们的愿望是一致的,他们都代表着人民谴责了战争根源的殖民主义者,呼吁着亚非人民要更深地互相了解与团结,大家都表示要在自己创作的岗位上,为这一个崇高的目的而努力。

会议开幕的这一天,塔什干的小学生们和少先队员们,曾排队给主席台上的代表们献花,他们在台上朗诵着他们的祝贺和愿望,当中有一句话说:“希望各国的作家叔叔和阿姨们,多多地给我们写些故事,一些好的故事。”他们特别响亮地念出那个“好”字,台上台下的作家们都高兴地笑了起来。是的,我们一定要写些故事,尤其要写得“好”,好来帮助我们渴望的热情的小朋友们,精神百倍地去建设和平幸福的新社会。

这封信到此为止吧,祝小朋友们快乐进步!

你的朋友 冰心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九日,莫斯科

通讯十

亲爱的小朋友:

在塔什干开过亚非国家作家会议以后,我们曾到乌兹别克共和国各地去参观。我们参观了三个集体农庄,一处油田,几个工厂——纺织厂、茶叶包装厂等;还有几个学校,从幼儿园直到大学。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我们心中总是十分惊喜,十分激动!这里本是有名的“饥饿的草原”,在社会主义革命以前,这里还是一眼看不见边的茫茫的黄沙,没有青草,也没有树林。春天,山顶的积雪,融化成浑浊的山洪,沿着秃山危崖,翻滚而下,潜没在流沙地里,一会儿就看不见了,一阵风起,烈日下的黄沙,又在天空飞扬。在这里,从前住着几乎全部是文盲的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奴隶式的生活。这些悲惨的景象和故事,几乎不会使人相信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一幅图画呵!

我们在乌兹别克境内的参观旅行,都是飞机来往。这里的天空,永远是晴朗的,从飞机上向下望,看见的是:在丘陵和黄沙之间,不时有一簇一簇的绿树和一大片一大片的棉田,闪闪发光的河流,在棉田里蜿蜒穿行。村庄和城市都是半现在葱郁的树林之中,街市像尺划的一样,极其齐整。飞机着地,我们坐着最新式的小卧车,进入城市,塔什干城不必说了,就像撒玛尔汗、安集延、费尔加纳,也都不亚于我所看过的欧洲的城市,整个城建筑在绿洲之中,浓密的树荫,覆盖着宽广的柏油路,覆盖着高大的层楼,其中有公共机关、有书店、有剧场、有旅馆,还有陈列着精美货物的百货商店。马路中间种着各样的繁花,最普通的是浮动着清香的各色的玫瑰。马路上走着服装整洁的男女老幼,上班的、上学的,各个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向着远方来客,投射着亲切的眼光!这便是从前的“饥饿的草原”和它的落后困苦的人民,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他们带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他们整个地翻了身了!

乌兹别克的人民,自豪地告诉我们说:“我们这里,地上布满了白金——棉花,地下布满了乌金——石油。”我们参观过安集延的自动化的油井,产量是每天五百吨。油区有十二公里长,十四公里宽,由七百公尺以外的调度室里操纵的吸油机,一上一下地,散布在这广大的丘陵上的二百五十个井口上,不停地操作。这“饥饿的草原”不但驯服地向勇敢的乌兹别克劳动人民,献上丰富的石油,它也献上了每年三百万公担的棉花(占苏联全国棉花产量的百分之六十)。谈到棉花,我们看到的真是太多了,不但在绵延无际的棉田里,而且在城市的广场上,甚至于公路上,都铺着一层厚厚的白雪一般的棉花!这正是晒棉花的季节,丰富的产量,使得广大的晒棉场地都不够用的了,快乐的农民只好借用了平坦而阔大的广场和公路,我们的汽车也就快乐地让出公路,而在土路上飞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