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小朋友深受情困,与我倾诉。我爱充情感医生和知心大姐,有呼必应,以为安慰是杯温暖的水。没想对方逆向思维,一天夜里发来消息说:“我好想死!”我吓得六神无主,给她爱得死去活来又要分手的男朋友打电话,说要出事了,赶紧关心下。结果还好,虚惊一场,小朋友只是情绪宣泄,没动真格,我也没惹上“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这个罪名是我在最近的深航空姐自杀被曝潜规则的新闻事件中学习到的,也发觉不能参与他人的情感纠纷,更不能煽情生死,如收到任何朋友的自杀信号,无论真伪,定要第一时间“抢救”。这个新闻事件的男主角,潜规则了也罢,欺骗感情了也罢,竟导演一出“教唆殉情”的人间悲剧。以中年男人的虚伪和残忍,把一个如花似玉大好前程的姑娘送到天堂里去。他玩过火了吧?他心理阴暗吧?在最后的几小时,是否优哉游哉叹着一杯咖啡,嘴角微翘地等待对方死讯,而沉醉在莫大的爱情成就感中。
虽然有所谓成功男人匹配的对象是小他十七岁的女性的说法,在世俗社会也不乏权力地位与年轻美貌交易双赢的案例,但每当有年近不惑的朋友找差不多可以当他女儿的小女孩做情人,我就不由地担心阅历和感情的不对等,是否给她们造成伤害。因为她们即使是成年人,与你的年龄差异也足以构成“未成年”,而如果你对爱情中的“未成年人”无法负起一切责任,请不要接近她们。
空姐自杀事件中的男主角的原配,颇有《蜗居》中宋思明夫人的风范,劝说起来苦口婆心,比如曝光的短信内容:“他说他爱你,同样的话他对我以外的很多女人说过,我想你也明白,这是男人惯用的伎俩……谁都有年轻漂亮的时候,谁都想利用这些来达到某些目的。你的一些期望想寄托在陈身上,姐姐告诉你,实现的可能性渺茫。”这也是“真正成年”女性的不可爱之处,教唆她们殉情是没可能的,只有很傻很天真的小女生会是游戏杀手的目标。
带她游园,教她学车,教她学会很多东西,谁想到“教父”还会教她去自杀。在教唆犯罪中,却偏偏没有教唆殉情这样一项罪。可你竟全盘接受了。本来只是营造了遮天大树假象而又败退企图脱身的自私男人的煽情伎俩,你竟会相信真的相约上天堂。
至于潜规则的真相,再搭上父亲一条老命也说不清,因为那些模糊的旁证不足以说明胁迫,摆上台面的短信证据,反而像极了为情自杀。在这过程中,空姐的家人和分手男友该作为的都作为了,可再多的作为也抵不过一个感情教唆犯的**。
爱比死更冷,如果可以,宁可教会她们不去爱,而请不要教她们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