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宝妈宝爸当然着急,想方设法尽快退烧。但大多数年轻父母对退烧药的副作用不了解,以为退烧药都可以用,用起药来胆儿还特别肥。有些父母以为退烧药剂量大退烧就快,往往容易多给点药,一不小心就可能用过量,甚至超过成人的用量;还有的家长交替使用几种退烧药,甚至合用几种退烧药,特别容易踩频繁用药、重复用药这个雷,引起许多不良后果,有的非常严重。
退烧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退烧,退烧药最大的坏处是只能退烧,不治病。许多家长知其一并不知其二,总以为烧退了宝宝就应该好了,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宝宝的烧退了又起来。用药后烧是退下去了,过一会儿又起来,反反复复,把宝妈们弄急了,就同时使用多种退热药,或者短时间内重复使用退热药,恨不得用退热药把体温压住不让起来。殊不知,退烧药是不能多用的,过量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要么伤肝,引起肝细胞坏死、肝衰竭,甚至死亡,如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要么伤胃,引起胃出血,如布洛芬。还有,降温过快并不能表明病情的好转,若用药不当,还可能引起小儿大汗淋漓,出现虚脱。
特别要注意,普通发热不需要用退烧药,只有在高热(38.5℃以上)时才用,用也只能用一种退烧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对于婴幼儿和儿童,安全性最高的退烧药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当一天只需要服2~3次退烧药就能缓解时,最好只用一种药。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一倍。
退烧药切忌重复使用!退烧药一般都对肝肾等器官有一定的损伤,这就是它的副作用。
退烧药剂量越大,对脏器的伤害也就越严重,因此我们在使用退烧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服用的剂量,绝不能重复用药,也不能频繁使用。2008年我就遇到一个用退烧药引起肝衰竭的宝宝,当时才八个月大,就因为用退烧药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
案例三:八个月小宝,退烧药致肝昏迷
问诊时间:2008年夏天
自行用药:泰诺林口服液、百服宁口服液
抢救用药:谷胱甘肽注射液
2008年夏天,我还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读博士的时候,一朋友的朋友打来越洋电话,火急火燎地咨询,想看看澳大利亚有没有抢救用的新药。原来,他八个月大的儿子正在北京儿童医院抢救,夫妇俩心急如焚地等在ICU门外,不知所措地来回踱步。后来得知我是北京医院的,现在在澳大利亚,虽不认识,因为是寄希望于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想问问有没有新的抢救用药,所以从国内给我打了这次咨询电话。
原来,他家小宝一周前因为高烧不退,用了几次退烧药。第一次用的是泰诺林口服液(按照说明书的剂量),用了以后烧很快退了下去,但不到半天又烧起来,于是他们又给喂了一次泰诺林,烧还是退了不一会儿又起来。第三次在泰诺林的基础上又加上百服宁口服液,希望双管齐下能把体温降下来。然而事与愿违,小宝体温下去后还是上来了,而且烧得更高了!
更麻烦的是,孩子开始呼吸急促,皮肤和眼睛都变黄了,身上还出了好多红疹子。小两口见状有些六神无主,但还没有乱了方寸,于是抱着孩子赶到北京儿童医院。医院大夫见状直接送孩子进了ICU——抢救。在ICU门外百爪挠心的父亲给我打了这个越洋电话。
我仔细询问了孩子用退烧药的情况(如上所述)后,告诉孩子父亲,这可能是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引起的肝毒性。因为泰诺林和百服宁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而且只含有这个成分。小宝在发烧后,一天之内用了三次泰诺林和一次百服宁——用药频繁,宝妈一再说是在说明书的最大用量上限(一天3克)之内,即对乙酰氨基酚的总量加起来没有超过3克。虽然如此,我仍然认为是退烧药引起的肝毒性。据加拿大药物禁戒委员会报道,在该药相关的肝损害报告案例中,有1/5的病例用量都在推荐剂量的范围内。病因清楚了,解药也就有了。
当时我的建议是大剂量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是一种抗氧化剂,必须用大剂量才能消除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的肝毒性。谷胱甘肽在国内医院都是常备药,无须从国外找新药。
所幸的是,经北京儿童医院ICU及时正确的抢救,使用了大剂量的谷胱甘肽进行抗氧化治疗,孩子最终转危为安,痊愈出院。
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15mL∶1500mg)说明书中,根据年龄给出了不同用量,如1~3岁体重在10~15千克的宝宝,每次用量在1~1.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