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不失单纯,不落世故(1 / 1)

年少时爱意萌动,往往寄情于人,暮年后多淡泊透彻,则寄情于山水,

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对现实的一种跳脱,对美好的一种描摹。

多多姐姐:

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我是一名初中女生,我在看一本历史书的时候发现了一张贵族的照片,其中有一个男子气质非常吸引我,然后我每天就想去看那本书上的照片。渐渐地我发现我好像喜欢上了他,每次一停下来就会想着他的样子和气质,这样做事就不专心了。但他是一战以前的人啊,我也见不到他,一想到这个我就很难受,我不知道时间久了能不能忘掉,可我不想让这件事影响我的生活,我该怎么办呢?

请您帮帮我!

啊呀呀

亲爱的啊呀呀小姐:

你好!大约十几年前,还是高中女生的我,偶然间看到半阕词“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竟爱上了这一份坚执的迷情,人生都似乎还没开始的我,竟也有了一种奇怪的“曾经沧海”“千帆过尽”的喟叹。因此,我也爱上了这首词的作者——清代词人纳兰性德。

那时候纳兰性德并不是中学生所熟悉的词人,他的作品或许因为多为个人情感的表达,又充满了对隐士的艳羡,对佛老的热爱和淡泊功名富贵的思想,大概并不适合鼓励年轻人心怀家国的中学教科书,而互联网那个时候是没有的。所以当我与同桌说起纳兰性德的时候,她只懵懵地回答我:“什么?谁?我只知道阿兰·德龙。”可我就是这样默默地爱上了一位古人。

你说,那时候的我是不是很傻呀,但是这份傻气,并不是什么罪过,更谈不上影响生活了。寄情,只不过是一种在现实之外的别处安放情感与热爱的抒发方式罢了。年少时爱意萌动,往往寄情于人,暮年后多淡泊透彻,则寄情于山水,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对现实的一种跳脱,对美好的一种描摹。唯一的“不应当”,只是“沉湎”而不是“幻想”本身——沉湎于幻想,和沉湎于现实,都是一种深陷和不可自拔,都同样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那才是真正的影响生活呢!

亲爱的啊呀呀小姐,也许当你长大后,你会发现人们沦陷于现实生活,失去了对美好的想象,但愿你还能够想起,你曾经那么真挚地爱过一个从未谋面的贵族男子,但愿你不失单纯,不落世故。

对了,十几年之后,我才再次找到纳兰性德的另外半阕词,我把它用自己的方式演绎成了一首现代诗,权当是对我的“初恋”的一种祭奠吧,分享于你——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纳兰性德

连叹息都只得轻轻

怕吹落心尖的尘埃啊

怕尘埃蒙住了疏落的白发

风雨未能沾染的灰蓝袈裟

今夜被一钵不期而至的思念淋透

我以为我早已经醒来的

原来不曾

听不得风的肆意

因为像极了我的任性

像极了你的无所用情

也许正因为如此

我们才是最契合的一双?

你的撤退成全了我的追赶

但风终于还是让满树的期许零落了

零落在我为你一次次放空的那口小小的井

怎么忘了

即便空空如此

还是无法承载你

如同深海的寂静

是我福薄

写于2009年8月3日深夜的北京

祝福你亲爱的啊呀呀!

扎西拉姆·多多

2014年月1月7日于北京

给自己的信

Dear Dorophy

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会去控制别人;

不了解自己的人,才会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