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钱人(1 / 1)

只因生命曾如此待我以诚,容我以一桌素真滋味报答。

Sophie:

亲爱的姐姐,你匆匆地来到北京,又匆匆地回去,我们还没能好好地坐下来聊聊你辞职后的新生活呢。你在微信上跟我说,现在不比之前,花钱需要更有规划了,曾经被宠坏的自己,需要开始学习自律。其实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收入没有更多,时间没有更宽裕,有没有可能让自己过上“更富有”的生活?

先说衣物。因为并不富裕,我决定不再买廉价的衣服。是的,你没有看错,我要戒掉的是廉价的衣物,因为廉价,会让我去买下很多原本并不需要的东西——你以为自己并没有太奢侈,你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廉价的重复购买,既占用了选购的时间,又占用了存储的空间。我住的地界,房价已经接近九万,拿出三平米来放衣服,那就是二十七万呐!而且,廉价的衣物往往使用率并不高,对它失去兴趣也快,与其买十件两百块的衣服,不如买一件两千块的,品质好,又因为是精心选购的结果,所以使用率也高,即便是日子久了,衣物褪色、破损,也因为其矜贵,而愿意用心去修复。最近我学会了植物染,那些因为穿久了而发黄的白丝衣,我熬了姜黄、石榴、苏木、茜草、五倍子和荔枝,将它们染成了彩衣。与随手抛弃相比,修复自然是费时、费事、费思量,但这惜物之心,就是对地球的供养呀,也是使内心变得富足的善因缘。

说到这,让我想起了在印度看到的情形,那里的女性所穿的纱丽,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过样式,而正因为款式单一,极致的用心都落在了材质与手工上面。直到现在,还能在古衣店里买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镶着珠宝的贵妇人的衣服,竟然完好如初,鲜艳如初!我们又何必为了短暂无常的流行,不断购入廉价的新衣呢?而且最近我开始意识到,自己那种上瘾式的购物,其实是一种下意识的对自己的安抚——在我们的内心一直有一种隐秘的、难以自觉的小痛苦、小不适,我们总是需要不断给自己买礼物,哄自己开心。而购物带来的小快感,不仅稀薄而短暂,更会不断地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找不到不快乐的根源。也许心里的那些小洞洞,就是我们一直难以感到富足的原因吧。我要勇敢地把它们找出来,而不是轻易地被分心。

再来说说吃。我住在北京,而你在上海,我们应该都深有体会,若是能少几次外出用餐,光是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就会很可观,更不用说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好处了。以北京为例吧,有机蔬菜送货上门,一个月的消费六百块,可以有六十斤的时令有机蔬菜。六百块,在北京的餐馆,就算AA制也最多只能吃十顿地沟油饭而已吧。而我的一个北京朋友,她在郊外的农村租了一小块只有几平米的农地,租地和请当地农民帮忙种地的钱,一年才三千块,她跟我说:“现在才知道,土地给予我们的竟是那么的多,我的那一小块土地上出产的蔬菜水果,我们全家根本受用不完,还需要到处去找朋友送掉。”

此外还有赴约的时间,住在大城市里的我们,要跟朋友吃顿饭光路上来回就是一两个小时,再吃上两个小时的饭,六分之一天就没有了。而这种社交聚餐,到底有多少是高质量的情感交流,又有多少是在消费彼此的时间以填充自己的无聊呢?真的不好说。

记得在不丹的时候,十几天行程下来,我吃到的几乎都是同样的菜品。问当地的朋友,不丹人是不是很不讲究吃?朋友回答:“是啊,我们从来不会为了三寸的快感而费思虑。”我疑惑什么是“三寸的快感”,朋友解释道:“就是我们的舌头啊,再美味的食物,能享用的也只有那三寸的距离,过了喉咙,就没感觉了,又何必追求那么多过分的味觉刺激呢?”这种轻而易举的满足感,大概就是富有的感觉吧。

所以我现在已经开始每天自己买菜做饭啦,虽然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可是在做饭这件事上,真的是一个人也过得像一支队伍。而且买菜、洗菜、配菜、切菜、做菜这个过程,有时候竟然比打坐禅修还要专注跟让人安心。将简单的素食做得营养又可口,将自己的身体料理得妥帖又不过分娇惯,慢慢地,还真是会生出一种真切的幸福感呢。

回想起来,客居北京,也有十多年了,头七八年基本都是在外用餐或者依赖外卖,整个生活都是过客的状态。如今只想要好好地做一回这个城市的黄脸婆、凡庸的妇人。它给过我的幻梦与浮华,我就用一碗白饭奉它;它见过的我的那些青春与年华,我用一杯清茶祭它;它陪过我的那些窘困与仓皇,我用一钵满满的炖冬瓜煨它。只因生命曾如此待我以诚,容我以一桌素真滋味报答。

不过,跟衣物、食物相比,我觉得我们如今最贫瘠的,还是时间。虽然你我现在都是自由职业者,不需要每天打卡上班下班,可是感觉时间的品质却越来越不如往年。

在还需要打卡上班的那些日子,每天上下班坐地铁需要两个小时,那个时候都还会每天在包里放一本书,每天能有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如今我的时间却被微博、微信、微视频分割得支离破碎。一开始,我们以为那些消遣,只是为了填补零碎的无聊时间。渐渐地发现,它们其实占用了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我们不再写经过深思熟虑的长文章,我们不再读经过精挑细选的好书籍,我们不再投入地看一部寓意深刻的好电影。我们的生活变得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汤横流。

想念在泰国森林寺庙里闭关的日子,没有手机、电脑等任何电子设备。细算下来,一天竟然可以有十个小时禅修,七个小时睡觉,两个小时静心吃饭,一个小时清洁,一个小时读书,一个小时交谈、分享,还有很多富余的时间用来无所事事!那个时候甚至没有精进的感觉,因为每日都过得自然而闲适,并不觉得自己有在奋力做着什么,不过是依天时而生息罢了。

所以,我决定要给自己一个艰难的功课,规定自己每天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例如晚上八点到十点,坚决不碰手机、不上网,为自己准备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可以用来阅读,写作,看一部完整的电影,或者只是去专心地发呆。我要学习不僵硬也不散乱,放松的同时一心一用。可是老实说,在日常生活里要做到不散乱,真的比在寺庙里闭关,在佛堂里念经打坐挑战得多呢!啊,我的手机仁波切,请加持我戒掉你!

希望我能够真正地富有而知足地生活,从朝圣的异乡带到现前当下,从那些“落后”的国家带回高速发展的北京。亲爱的,我希望,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希望我们都有断舍离的力量。

希望下次的见面不要再太匆匆,保重!

多多

2015年9月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