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分析》是梅兰妮·克莱因早期研究成果中的巅峰之作。最重要的是,它是儿童分析方面的优秀著作。这本书描述了梅兰妮·克莱因在心理分析中的游戏策略,这是她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柏林率先开创出来的一种策略,而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胡贺慕斯博士(《儿童分析策略,1921》)及安娜·弗洛伊德(《儿童分析策略的入门》,1927)创立了另一种发展路线。梅兰妮·克莱因在《儿童分析专题论文集》(1927)中对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在《儿童分析中的游玩策略》(1955)中介绍了这个策略的早期历史。
梅兰妮·克莱因从未改变她在《儿童精神分析》中奠定的技术原理,这个原理也一直是她儿童分析工作的基础。那个时候,她已经针对个体心理机能形成了自有特色的普通概念。她认为,自我形成了一个内化形象的内在世界,并通过投射和内射的过程与真实客体发生互动。由于它对客体的施虐特质,自我受到了焦虑的困扰。它早期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成功克服焦虑。这个时候的焦虑已经带有精神病特质;随着发展的深入,它渐渐转变成神经质焦虑。
这些观点来源于她的早期论文,它们也会在本书进行充分地、更系统化地阐述。她的总体论点是,假设焦虑没有过度,那它就会成为发展的动力。而且,最初克服的焦虑通常具有精神病特质,如果它没有得到缓解的话,它能使个体在童年期就患上精神病,或在成年后产生心理疾病。在本书中,她还针对超我和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提出了一些假设性观点;这些现象原本只能通过心理分析得到了解,而且也只能了解到它们晚期的表现形式。她认为,苛刻的超我形成于正常良知之前,并在前性器期中对恋母情境中的多变性关系表现出了嫉妒和焦虑。恋母情境包含了儿童对母亲身体的施虐幻想、两性中的女性位置及女性性特征中女性特质的真实由来。总体上,她认为我们不能从孤立的角度看待客体关系、自我、超我、性特征的发展及意象上的改变等;任意一个因素都会对其他因素造成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最初在1919和1939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有所陈述(《克莱因文集Ⅰ》)。
此外,这本书还涵盖了许多新的发现。对未来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是,梅兰妮·克莱因在这本书上首次基于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开展了研究工作。这意味着,她现在已经掌握了两个重大发现的理论手段。这两大发现是抑郁位置及后来的偏执精神分裂位置;从概念上来讲,它们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存在爱和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冲动,以及这两个冲动之间是否会相互作用。然而在本书中,弗洛伊德的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他很早就认为,力比多会通过精神和性的阶段得到持续发展,亚伯拉罕还对此进行了补充。总体上,克莱因认同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心理机能的基本原则。除了这点之外,她仅仅是把这两个概念在一个新的基础上明确、并尽可能简洁地表达了出来。自1923年起,梅兰妮·克莱因一心扑在研究焦虑的现象上,并把焦虑归因到死亡本能之上(第132页):焦虑在本质上来源于死亡本能的出现及它所带来的危险。自那以后,梅兰妮·克莱因一直主张这个观点,并在《精神分裂机制的几点补充》(1946)中对此进行了最充分的说明。在这篇文章中,她把焦虑和死亡本能进行了关联,她还认为超我的起源跟死亡本能有关:超我从本我中分离出来,而且它还被自我用来防御仍存留在内的那部分死亡本能。吞并的过程一旦开始,被吞并的客体就承担了超我的功能。虽然如此,在超我的形成和内射恋母客体的关系上,梅兰妮·克莱因始终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并且,她还在本书中阐明了超我的作用,并且她还从运作方式上区分了焦虑和罪疚感:早期的超我被自我当成了焦虑,只不过后来随着超我的发展,罪疚感才随之产生。要想总体了解梅兰妮·克莱因针对超我的观点,读者可查阅《克莱因文集Ⅲ》中针对《儿童良知的早期发展》(1933)的说明部分。
此外,梅兰妮·克莱因在本书中也是首次围绕**和**提出了女性受虐症、恐惧症、愧疚和禁忌等,她还非常新颖又错综复杂地阐述了男孩和女孩的性发展。发表于本书之前的一篇论文《智力抑制理论》(1931)中,她还重新定义了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是后期肛门固着的一种回归,她的观点与此存在显著差异。在她看来,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是对约束早期精神焦虑的一种尝试。梅兰妮·克莱因的思想体系中还没有涉及补偿的概念,她在本书中把全能补偿倾向视为缓解早期焦虑的其中一种手段。而且,尽管这跟自恋期有关,她自始至终都明确地把这看作一种非常早期的客体关系。
纵观她所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该如何评价这本《儿童精神分析》呢?它有着何种分量呢?这本书最全面地记录了她早期所有的研究成果和概念,但着手写作时,她已处于转型期。它提出的一些观点只部分吻合了主要的理论基础,因此它的参考价值很快就落后于弗洛伊德和亚伯拉罕在精神和性阶段上提出的力比多理论。再者,她又很少引用弗洛伊德关于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的理论,这本书在内容上稍稍显得错综复杂了点,有时还它还会前后矛盾。在这个起步阶段的所有研究成果中,梅兰妮·克莱因都过度强调了攻击行为;这本书也不例外,因为她的多数新作都会讨论到攻击性问题。此外,在这个起步阶段,各系列的发现层出不穷,梅兰妮·克莱因虽受到各种发现的刺激,但还是忽视了理论上的一致性。
无论如何,在这以后,她在三年的时间内改变了本书当中对儿童人格发展的这种描述性叙述,转而针对生命的头几个月发展出了一套完整且有影响力的理论。其中有三篇代表性的论文,它们分别是《论躁郁症状态的心理动因》(1935),《服丧和躁郁症状态的关系》(1940)和《精神分裂机制的几点补充》(1946)。正如梅兰妮·克莱因在本书第三版的序言中所说明的,这些是她对研究成果的回顾,她还修改了部分观点;毕竟,在本书中,爱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虽然她没有承认这一点。
编辑委员会
梅兰妮·克莱因信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