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高不要超过树高(1 / 1)

心中的桃花源 梁衡 775 字 1个月前

偶读杂志,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我代表团到印度洋岛国塞舌尔访问,见当地有一规定:房高不得超过树高。

引入材料,用冒号,引起读者关注,激发兴趣。

我方人员奇之,问诸主人,答曰:此岛本荒凉,经树木慢慢滋生方得以有生态改善,有雨水、阴凉及各种植物,气候适宜,生态平衡,人们乐居其间。还说,因为他们是岛国,生存空间狭小,一旦生态变坏,人便无处可逃,所以特别小心翼翼地求之于树,依赖于天。

运用文言句式,增添书卷色彩,使句义表达得郑重典雅,更强调了树对岛国的生态意义。

人生活在地球上,第一离不开的是水和氧,而这两者都得力于树。树可造氧这是人人皆知的,记得二十年前我就看过一则报道,说一棵大树靠着它的根系和树冠,一昼夜可以调节四吨水,吸纳、蒸发循环不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像睡觉盖着一层棉被,这棉被就是水和氧,而制造调节水和氧的就是绿树。一个人如果大冬天赤条条地被扔到室外,会是什么样子?地球上没有了树,人的难堪大致如此。小时候在村里听故事,说项羽力气大,能抓着头发将自身提离地面,孩童无知,很是惊奇而向往。后来学了物理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也曾犯过这种傻,以为不必借助生态,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最典型的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我们抓着头发,想把自己提离地面。现在才明白,这不可能。

以人冬天赤条条地被扔到室外,来类比树对地球的作用,新颖生动。

这几年砍树之风是基本刹住了,西北地区也大搞退耕还林。但是在城里却拼命地盖高楼,楼房和树比赛着往高长,在人为因素下,树当然比不过楼。于是满城都是证明人的伟大的水泥纪念碑。三十多年前,在北京上学,四合院的墙头不时伸出枣树枝或柿子树枝,那时真是住在树阴下,走在绿阴里。城市要发展,当然不能总是四合院。我仔细观察过,一棵大树可长到六七层楼高,欧洲许多城市的房高也多是六七层,我们却非要高过树,挤走树才甘心。每次我登香山,远眺京城插着的一座座水泥楼,灰蒙蒙一大片,总联想到一片墓碑之林。在和树比高低的竞赛中,我们迟早要葬送自己。

“楼房和树比赛着往高长”,运用拟人,生动形象。

“插”,以讽刺的语气,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京城水泥楼高耸的形态,使漫画式刻画的“墓碑之林”更有视觉效果。

阅读指导

这是一篇议论性随笔,发表于2002年4月16日的《人民日报》上。

议论性随笔,又称随感、杂感。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以求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开篇引述材料作为议论的由头:我代表团好奇塞舌尔的“房高不得超过树高”的规定,主人解释是因为岛国荒凉和狭小,需要依靠树木改善生态。文章顺承材料,先议论树在造氧和储水方面的功能,然后联系现实生活,批评脱离生态和基本条件而盲目发展的心态和史实。接着进一步联系当前城建方面的问题,批评城里拼命盖高楼、与树高低比赛的荒唐,指出了不顾环境生态而盲目建高楼的危害。文章采用“引——议——联——析——警”的结构方式,调度和穿插古今中外的事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可谓纵横恣肆,挥洒自如。

文章讲述故事、运用数据,联系生活体验,勾连传说,指斥史实,结合个人阅历与旅途观察,涉及古今中外,写得如话家常,可亲可信。“我们抓着头发,想把自己提离地面”“京城插着的一座座水泥楼,灰蒙蒙一大片,总联想到一片墓碑之林”,漫画笔法的勾勒,形象地表达了深刻的看法,令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