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的德国(1 / 1)

心中的桃花源 梁衡 1730 字 1个月前

在德国旅行我真嫉妒这里的环境。在北京拥挤的自行车、汽车和人的洪流里钻惯了,一在法兰克福降落,就如春天里突然脱了棉袄一样的轻松。宽阔的莱茵河当城静静地流过,草坪、樱花、梧桐,还有古老肃穆的教堂,构成一幅有色无声的图画。我们像回到了遥远的中世纪或者到了一个僻静的小镇,心也静得像掉进了一把玉壶里。

首句就饱含情感,突出了对德国环境之好的羡慕钦佩,定下全文基调。

在几个大城市间的旅行,是自己开车走的。这种野外的长途跋涉,却总像是在一个人工牧场里,或者谁家的私人园林里散步。公路像飘带一样上下左右起伏地摆动。路边一会儿是缓缓的绿地,一会儿是望不尽的森林。隔不远,高速公路的栏杆上就画着一个可爱的小鹿,那是提醒司机,不要撞着野生动物。这时你会真切地感到你终于回到了大自然,在与自然对话,在自然的怀抱里旅行。我努力瞪大眼睛,想看清楚那绿色起伏的坡地上是牧草还是麦苗,主人说,不用看了那全是牧场。这样的地在中国早已开成农田,怎么能让它长草呢?可是一路上也没看到一头牛,说明这草地的负担很轻,大约也是过几天来几头牛,有一搭没一搭地啃几口。它只不过顶了一个牧场的名,其实是自由自在的草原,是蓝天下一层吸收阳光水分、释放着氧气的绿色的欢乐的生命,是一块托举着我们的绿毯。

“公路像飘带一样上下左右起伏地摆动”,运用比喻传神地刻画了驾车出游看到的公路的视觉感和动感。

当森林在绿毯的远处冒出时,它是一块整齐的蛋糕,或者是一块被孩子们遗忘的积木。初春,树还没有完全发绿,透着深褐色。分明是为了衬托草地的平缓轻软,才生出这庄严和凝重。这种强烈的装饰美真像冥冥中有谁所为,欧洲人多数信教,怕是上帝的安排吧。要是赶上森林紧靠着公路,你可以把头贴到玻璃上去数那一根根的树。树很密,树种很杂,松、柏、杨、柳、枫等交织在一起,而且粗细相间,强弱相扶,柔枝连理,浓阴四蔽。这说明很长时间没有人去动它、碰它、打扰它。它在自由自在地编织着自己的生命之网。你会感到,你也在网中与它交流着生命的信息。从科隆到法兰克福,再到柏林,我们就这样一直在草坪上、在树林间穿梭。

用蛋糕和积木来比喻森林在地平线上刚冒出的样子,形象贴切,并且有童话般的美感。

当车子驶进柏林市区时,天啊,我们反而一头扎进森林里,是真正的大森林,车子时而穿过楼房,时而又钻进森林,两边草木森森,我努力想通过树缝去找人、找车或找房子,但是看不到,这林子太深了太广了,和在深山老林里看到的一样,只不过树细了一些。主人说这林子大着呢,过去这里面都可以打猎。我突然想起一种汽车就名“城市猎人”,看来有一点根据。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这怎么可以想象呢?后来在商店里买到柏林城的鸟瞰图,看到市中心的胜利女神如一根定海神针,而周围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一句“天啊”的感叹,一句“这怎么可以想象”的反问,直抒胸臆,盛赞了柏林市区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优美。

在这到处是绿草绿树的环境中,自然要造些漂亮的房子,要不实在委屈了它。在德国看房子也成了一大享受,欧洲人的房子决不肯如我们那样四方四正。虽则大体风格一致,但各自总还要变出个样子。比如屋顶,有的是尖的,尖得像把锥子,直指天穹,你仰望一眼它就会领你走进神圣的王国。有的是大屋顶,稚气得像一个大头娃娃,屋顶像一块大布几乎要盖住整座房子,你得细心到屋顶下去找窗户、门。较多的是盔形顶,威武结实像一个中世纪的武士。还有一种仿古的草皮屋顶,在蓝天下隐隐透出一种远古的呼唤,据说是所有屋顶中造价最高的。屋顶多用红瓦,微风一吹,绿树梢上就飘起一块块红布。德国人仿佛把盖房当成一种游戏,必得玩出一个味儿来。要是大型建筑,他们就更有耐心去盖,就像全世界屈指可数的科隆大教堂,千顶簇拥,逶迤起伏,简直就是一座千峰山。从1284年一直盖到1880年才盖好,至今也没有停止过加工养护,我们去时于“山”缝间还挂着许多脚手架。至于一般的私家住房,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必定要摆弄出个新样子。德国人常常买一块地,邀几个朋友,自己动手盖房子。他们在充分地享受生活。

一个“玩”字,突出了德国人盖房子追求花样,赞扬了德国人的“充分享受生活”。

和树多房美相对应的是人少。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两边看不到人,就是在城里也很少看见人。有几次我有意地目测一下人数,放眼街面,数不到几个人。这是如中国的长安街、东西单一样的街道啊。一次在市中心广场停车,要向路边的收费机里喂几个硬币,兜里没有,想找人换,等了半天才从街角转出三个散步的老妇人。一次开车从高高的停车场上下来,到出口处自动栏杆挡着,不喂硬币它不弹起。我踩住刹车,旁边会德语的同志就赶快去找人换钱。这是车库门口,不能总挡人家的路。但是大概有十分钟,任我们怎么着急,就像在一个幽静的山坡下,怎么也唤不出一个人影。那条挡板无言地伸着它的长臂,我抱着方向盘,透过车窗,眼前闪出了当年朱自清写的游欧洲的情景:火车爬到半山,一头牛挡住路,车就只好停下来,等着它慢悠悠地走开。欧洲人竟是这样的舒服啊。就像在牧场上不见牛羊,只见绿绿的草;在城里不见人,只见空空的街,生存的空间是这样大,感到心里很宽,身上很轻。

“和树多房美相对应的是人少”,文段之首多设置过渡句,层次清晰,衔接自然。

运用幻觉描写,用朱自清看到的欧洲情境,来对比眼前欧洲人生存空间之大和生活的舒服悠闲。

人越少就服务得越周到。在汉堡,大约六七十米就有一个人行过街路口,我们乘坐的庞然钢铁大物不时谦让地驻足给行人让路。有的路口电杆上画一个手掌印,你要过路时按它一下,红灯就会亮起挡住车流,人过后红灯自灭。虽然车行如海,但人在车海里是这样的从容,如同受到自然恩惠,人受到社会完好的关照。反过来如同对自然的保护,人也十分遵守社会秩序,表现出自觉的纪律性。纪律是社会共同的利益。在国内早听说过,德国人就是半夜过路口,附近无一车一人也要等红灯,这次真是亲身体验。汽车也是这样礼貌,尤其是如执行弯道让直行、辅道让主道之类的规则时,经常谦让得让你发急。而在北京街头汽车常常要挤着自行车,拨着人的屁股抢路走。是环境的从容养成人性的谦让,当他谦让时不是对哪一个人,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满意和尊重。

“经常谦让得让你发急”,夸张地写出了德国人驾车的礼貌与纪律性。

总之,在德国无论是在乡间,在城里,都感受到一种被缓解、被稀释和被冲淡了的环境。我们为什么愿意到草原、到海边去旅游,就是因为那宽松的环境,那里空间极大,大到可以尽力去望,没有什么东西会阻挡你的视线。你可以尽力去听,没有什么人为的声音会来干扰你的听觉,只有天籁之音。这时你才感到人的存在,人的主宰。人们为什么要寻找山水,就是为了释放那些在市井中被压缩许久的视力、听力和胸中的浊气。所以当一个城市二十四小时都能给我们一汪绿色一片安宁时,这是何等的幸福啊。

篇末点题,赞扬柏林人生活在绿色中的安宁和幸福。

阅读指导

本文是作者在德国旅游时的所见、所感、所想。

莱茵河风光如有色无声的图画,开车在野外跋涉如同在牧场或私人园林散步,公路、坡地、牧场、森林全是绿,全是欢乐的生命信息。柏林市区竟“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子如此深广,市中心的胜利女神竟如大海里的定海神针。

由绿草绿树写到了房子,屋顶形态各异,盖房子成了他们的生活享受。树多房美却人少,在车库门口等十分钟竟不见人影。那里社会服务周到,人们遵守社会秩序,守纪律,有礼貌,是环境的从容养成了人性的谦让。百闻不如一见,作者深切感受到了德国环境的优雅和生活的从容幸福。

作者行文中总是不自觉地联系国内情况。在北京拥挤的自行车、汽车和人的洪流,中国公路边的牧场早已变成农田了,我们的房子一直是那么方方正正,北京街头汽车常挤自行车、与人抢路,我们总是寻找山水,为了释放在市井中被压缩许久的视力、听力和胸中的浊气,这些国内生活的感受,被作者不自觉地拿来与德国对比,从而给读者以更深的印象。

行千里路,是为了丰富自己,镜子是用来照的。文中的对比,也激发读者反思我们的现状和问题。对比的视角往往更能看清问题,这是应该学习的观察方法。

文章综合使用比喻、比拟、夸张、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写景抒情更逼真传神、鲜明生动。

如“在这到处是绿草绿树的环境中,自然要造些漂亮的房子,要不实在委屈了它”, “委屈”一词,采用拟人手法,把市政建设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草绿树和漂亮房子的映衬和谐之美,写得富有情趣。